ZAKER陕西 03-13
【秦医卫·疾病透视】肢体麻木 酸胀难忍?可能是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在作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日,34 岁的张先生在过去三年中持续遭受双下肢麻木的困扰,感觉双腿总有异物感,仿佛穿着紧身袜一般。长时间坐着或站立后,他的腰背部还会感到酸胀不适。张先生为此多次前往不同医院就诊,并完成了多项相关检查,最终被诊断为患有 " 强直性脊柱炎 "。尽管接受了包括口服依托考昔及中药在内的多种治疗方案,但其症状并未得到显著改善。随后,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张先生的起病情况比较隐匿,之前并没有明显的诱因,3 年来肢体麻木持续存在,神经系统查体仅双下肢轻度痛觉过敏,双踝震动觉减退。血化验检查发现抗 SSA 抗体、抗核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 B27 测定 ( HLA-B27)均有异常,完善肌电图检查发现双下肢周围神经感觉纤维受累为主。

神经内科胡晓辉主任带领全科医生,经过全面讨论分析,考虑该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下肢周围神经受累与免疫系统有关,很快完善腰椎穿刺术检查,外周静脉血及脑脊液的神经节苷脂抗体结果显示血清 " 抗 GM1 抗体 IgM、抗 GD1b 抗体 IgM" 双抗体阳性。拨开云雾见月明,明确困扰张先生几年的问题其实是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给予激素冲击治疗、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后,张先生肢体麻木明显改善,异物感明显消失,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胡晓辉主任表示,门诊就诊的患者中以肢体麻木、无力患者常见,大多数患者以为自己是颈椎病、腰椎病,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是由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周围神经髓鞘或轴索损害,分为单纯周围神经病变和系统性病变累及周围神经系统两种情况。在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病因中,免疫介导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期诊断、早起治疗可以阻止疾病的进展,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状。

来源 / 西安市红会医院

相关标签

免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