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今的互联网来说,显然广告已经是无处不在,无论是从事何种服务的互联网厂商,只要实现了流量的聚集,几乎就一定会考虑通过广告来变现。而用看广告换取免费使用互联网服务,这也是二十年余年以来用户与厂商形成的默契,即使是到了 AI 时代,似乎也依然牢不可破。
日前有消息显示,微软方面在为 Copilot AI 助手设计新的广告样式,从而为广告商提供更具活力的方式来接触更多用户,并展示了名为 " 展示厅广告 "(Advertising Showroom ads)和 " 动态筛选广告 "(Dynamic filters)的两种广告形态。
其中,展示厅广告的具体形态,是在用户查询时 Copilot 会提供相关产品的大尺寸图片和详细的文案介绍,例如图片和购买选项,从而简化用户的购买决策过程。微软方面称,这种广告形式允许用户在 Copilot 中直接与产品互动,并提供身临其境的购物体验,最终引导更多用户购买产品,来为广告商带来更多流量、提高转化率。
而动态筛选广告则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推荐,这种广告将会实时适应用户的查询,从而根据用户偏好提供个性化推荐、来提高转化率。微软方面举例称,当用户正在查询具有特定功能的笔记本电脑时,动态筛选广告可以定制搜索结果,以突出用户查询的特定功能,从而提高广告的相关性。
在 AI 产品中加入广告无疑堪称是神来之笔,微软大概率是洞察到了当下许多用户对于 AI 的盲目信任,选择将广告以 AI 回答的形式包装起来。以往影响广告效果的最大挑战,是绝大多数用户对于广告本身持有反感、讨厌等负面态度,以至于厂商会选择用弹窗、开屏、摇一摇广告等方式,强迫用户观看。
由于用户不得不被动地接受广告信息,自然就进一步加剧了大家对于广告的抵触,使得对抗情绪弥漫在整个互联网广告市场。如果化解了这样的情绪,广告的投放效率必然就会迎来质的飞跃。幸运的是,许多用户真的更信任自己无法理解的 AI。
《科学美国人》在去年 6 月发表了一篇题为《对 AI 的过度信任》的文章,其中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的专家,指出了人类倾向于盲目赋予机器权威和可信度这一现象。随后在今年年初,《营销学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的最新研究更是指出,那些对 AI 了解不多的人反而更容易接受 AI,研究人员将这种接受倾向的差异称为 " 低认知 - 高接受度 " 关联。
研究人员发现,对于人工智能的原理和实现过程不太了解的人,往往会觉得 AI 具有神奇的能力。尤其是当 AI 做那些看起来需要人类独特能力的工作时,他们更容易产生信赖。但这与大家的固有认知截然不同,毕竟通常情况下,人类更倾向于接受自己可以理解的东西的指导。
既然普通人对 AI 有近乎盲目的信任,那么在 AI 输出的内容中加入广告元素,让 AI 回答变成更加难以分辨的软文也就有理论基础了。事实上,微软的 " 展示厅广告 " 理论上更像是一个威力加强版的知乎 " 知 +",并且相比强制让用户观看的传统广告,微软将广告融入 AI 输出内容的玩法,还需要用户主动互动才会呈现,也更具隐蔽性。
简而言之,微软的 " 展示厅广告 "、" 动态筛选广告 " 本身其实并不特别,只是 Copilot+ 广告的组合在说服用户上迎来了质的飞跃,而用户对于 AI 的盲目信任,也会导致他们全盘接受 AI 输出的广告。在许多用户的认知中,一旦在 AI 输出的内容中提及某款产品,就是 AI 遍历互联网、并货比三家的结果,根本不会想到原来 AI 也可能会被 " 充值 "。
事实上,用 AI 技术来赋能广告,与在 AI 产品中出现广告完全是两码事。如果说 AI 搜索独角兽 Perplexity 宣称正在着手引入广告,还只是投石问路,那么这一次微软的下场,则标志着广告必然会成为 AI 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更代表着微软方面也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回收在 AI 业务中的前期投入。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无疑是当下 AI 行业最真实的写照,DeepSeek 这个 " 低成本 AI 大模型算力范式 " 的出现,更是强化了一众巨头大规模投资 AI 基础设施的决心。可 AI 行业要如何将数以千亿美元的投资转化为实际收益,却是一个大家讳莫如深的话题。
尽管大厂的高管拍着胸脯表示," 我们在今天的投资都会在未来换取高额回报 ",可 AI 业务到底如何赚钱,究竟需要多久才能产生回报,大家就都语焉不详。到目前为止,AI 行业的商业化落地其实只走通了向个人用户出售付费增值服务,以及向企业级用户兜售 API。
可问题在于,无论销售 API、还是付费订阅,带来的收入与这些公司拿到的投资是不成比例的。抛开已经被提过无数次的 OpenAI,同为 AI 独角兽的 Anthropic 至今也依然在为实现盈亏平衡而挣扎。尽管 Anthropic 的年化营收在 2024 年是 10 亿美元,可单单 2024 年,他们就拿到了亚马逊 40 亿美元的投资。
如果有了广告的介入,这些 AI 厂商的日子想必会好过不少。毕竟相比于 " 抠门 " 的普通消费者,广告主可是真的大方。而且一连串的科学研究,也证明了普通用户对于 AI 的信任度之高,所以 AI 广告降维打击传统广告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所以微软既然愿意当这个始作俑者,OpenAI、Anthropic、Perplexity 等厂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良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