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公社 03-19
1晚3场发布会扎堆,智驾战又升级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导语

Introduction

没智驾上不了牌桌,迭代慢了就是落后。

3 月 18 日,智驾发布会又扎堆了,这次是奇瑞,极氪和广汽,而且这三家发布会,不仅是重量级的存在,且都是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不得不放在一起来说道说道。

首先看奇瑞,它是自主品牌三强之列的选手,其战略规划和行动,对行业和产业格局都会带去影响。在这之前,长安、比亚迪、吉利都抢先于奇瑞发布了智驾战略,那奇瑞会怎么应战?各家其实都看在眼里。

其实最终奇瑞选择了与比亚迪和吉利相同的思路,推出了猎鹰智驾系统,有 200/500/700/ 900 四个版本,该系统在 2025 年里奇瑞全系车型都将搭载,预计 30 多款,包括入门级 6 万元级的小蚂蚁。另外还有一个猎鹰智驾 Off-Road,是专属越野智驾技术。

四个版本的猎鹰智驾可以实现的能力,从下文的这张图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不过尹同跃给出的答案是油车电车都要同步智能化和智驾,而且还要实现全球的覆盖。

其实和比亚迪天神之眼 A/B/C,吉利千里浩瀚 H1-H9 的对比来看,大家可实现的功能大差不大,基本上都是高速的 NOA 开始,再到城市的 NOA,以及 D2D 车位到车位,然后是 L3-L4 的能力,最后再实现一些泊车的功能。当然 500 和 700 很快就能与消费者见面,而 900 大范围运用可能要等到 2026 年。

关于智驾能力,每家都会描述一个自己底层的逻辑。对于奇瑞来说,它在算力、数据、数字测评、全球验证五大方面有很强的技术支撑。

比如奇瑞的联合算力已经达到了 14EFLOPS,这是智驾的基本保证;奇瑞还有海量的数据,如全球用户 1500 万 +,全球数据中心 5 个,每年智驾里程 20 亿 + 公里,1000 万 + 全球的高价值训练数据(Clips),180 万 + 世界模型生成场景等,另外还有 2000 万公里 / 天模型学习里程,100 万公里 / 天数字验证能力,1 周 / 次算法迭代速度。

算法的话,基本上现阶段均为端到端大模型,多维感知,双系统协作,后续将升级融合式端到端 VLA(视觉动作语言模型)+WM(世界模型)。数字测评则侧重在仿真和生成式 AI 方面,按照奇瑞的说话,猎鹰智驾数字评测需运行 10 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 25000 圈。还有一个核心点则是奇瑞全球的验证体系,实车验证超 1000 万公里、全球用户智驾里程数超 45 亿公里、通过智驾主动安全防止碰撞事故超 300 万次。

接下来在战略发布之后,就要看奇瑞猎鹰智驾系列上车时候的具体表现了,毕竟体验才是检验智驾能力的唯一标准。

当这次奇瑞智驾战略落地之后,一方面如奇瑞、吉利、比亚迪这样头部企业都明牌了,关于智驾的竞争也就明朗了;另一方面也宣示着头部自主车企智驾战略,全面进入到落地期和见成效的期间,且各家宣扬的全民智驾、智驾平权等理念,势必会推动智能驾驶更快进入大众消费视野,成为汽车消费迭代更新的推动力量。

其次看极氪,这次千里浩瀚智驾发布会,其实是吉利半个月前智能化战略的一次升级和延伸。上一次吉利宣布了整个集团的智驾战略统归为千里浩瀚,极氪浩瀚智驾负责人升任了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智驾科学家,因此极氪浩瀚智驾理所当然成为大吉利千里浩瀚智驾系统火车头式的存在。

所以此次极氪千里浩瀚智驾带来的车位到车位的解决方案,以及即将发布的基于双英伟达 Thor 芯片 +5 激光雷达带来的 L3 级别的智驾解决方案,就代表了吉利智驾能力表现的上限,更为千里浩瀚智驾能力的表现,和智驾体系向全吉利集团延展带去了更多想象空间。

如果说奇瑞的猎鹰智驾还需要新产品升级上市后才能体验,那么极氪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已经在硬件预埋的基础上,让搭载基础硬件的老用户也可以实现 OTA 式的升级和体验,则代表了极氪千里浩瀚智驾系统的前瞻性和领先性。本次发布的车位到车位,可实现全程 0 接管的智驾能力,以及即将在下个月开启大规模的推送和使用,就代表着极氪乃至吉利在智驾上引领行业的水平。

实际上,支撑极氪智驾能力快速迭代的根源,与奇瑞的逻辑类似,也是靠硬件 + 算力 + 数据 + 算法的协作才达到的结果。如极氪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 双 Orin-X 芯片的顶级硬件水准,还有排名车企第一的 23.5 EFLOPS 可调用算力,以及千里浩瀚智驾拥有的,全行业最大体量的车辆优势,750 万辆搭载 L2 及以上辅助驾驶的车辆,以平均每天 2 亿公里以上的数据体量,为极氪智驾大模型提供基于真实工况的训练样本。

除此之外,极氪智驾大模型已完成 " 端到端 Plus 技术架构 " 的重大升级,一段式端到端,MLM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还有独创的数字先觉网络,可从人驾或智驾模式中积累时空记忆,提炼长期智驾经验,做到超视距的提前预判。

按照极氪智能科技 CEO 的说法,极氪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能力,已经进入到第一梯队,满血版的车位到车位,不仅全国都能去,还第一次都能用,在泊车方面更是全能泊车王,有位就能停(包括机械车位),另外还有全球首创 AI 终点领航功能,行业首个泊车代驾充电服务等能力,下一步还将在每月、每周迭代的基础上,实现第一梯队里的全面领先。

再看广汽,虽然此次核心是昊铂 HL 的预售,但其实智驾也是广汽重要锚定的点。这次除了将 ADiGO 升级成为星灵智行,推出覆盖 70-2000 TOPS 算力区间的五档智驾方案,定名为 G100 至 G1000 系列。这些方案将逐步覆盖传祺、昊铂、埃安三大品牌全系车型,即昊铂品牌 2025 年全系标配高阶智驾,新产品将搭载城区领航功能;埃安品牌则实现智驾与自动泊车全系覆盖,主力车型升级高阶方案,形成从基础辅助到高阶自动驾驶的完整产品矩阵。

作为汽车国企的代表,广汽智驾能力的战略落地和展现,将成为 " 国企也有技术 " 的一次证言,同时也是国企力求进入智驾主流市场的一次自我奋进和变革。而广汽给自己的目标是 2025 年智驾产品的水平稳居第一阵营,且将成为业内首家实现 L4 量产的车企。

毫无疑问,智驾已成为衡量当前车企能力的重要指标,也会直接影响其市场竞争力——消费者对自驾的认知很简单,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没有就是技术落后,而且各大车企在这场军备竞赛中,也时时刻刻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博世智能驾控系统负责人吴永桥在前不久的采访中就表示,现在各大车企的高层都比较着急,很多老总半夜睡不着,非常焦虑,如何在 10 万 -15 万元的产品中搭载上智驾,而且不仅是新能源要搭载,混动的纯油的都要有,全民智驾的趋势和理念已经板上钉钉。

但是关于智驾的能力,一方面看企业之间的数据、算力、算法方面的军备竞赛,但落在实际的产品上时,仍然需要用体验去论高低。而且不同的人对智驾能力的判断和接受阈值不太一样,对安全和接管的判断更不尽相同,这种千人千面的评价方式,对智驾能力的表现又会出现不一致的评价和态度。

从新势力引以为傲的智驾能力,到自主头部全面迎头赶超,再到国企乃至合资车企纷纷入局智驾赛道,智驾战的升级,正如火如荼地全面展开。由此就迎来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智驾成为一项大家都有的、都卷配置,而且各家的表现与消费者对智驾能力阈值接受度的不同而带来认知的差异,汽车智能化的竞争又转向哪里呢?

当广汽丰田铂智 3X 前脚刚把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的价格打到 15 万以下,当零跑后脚就把激光雷达拉到了 12 万的区间,再到以后长安肯定将激光雷达再下探至 10 万元级的细分市场,智驾的 PK,可能终将回归到最原始,也最残暴的价格战阵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猎鹰 吉利 比亚迪 奇瑞 自主品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