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这科技圈,每到年初就展会扎堆。
这边前脚刚忙完 CES 2025 和 MWC25,接着 AWE 2025 就来了,厂商们都像约好了一样,要给媒体老师们上点成色。
到头来,这参加 AWE 展会的苦差,还是落到了小雷我的头上。
俗话说,干活累,边出差边干活更累,不仅要现场记录所见所闻,偶尔还要靠自己的三脚猫英语和国外展区人员交流;到处出差跑活动之余,还要随时和同事同步进度,时不时还来个电话会议,让体力本就一般的我焦虑感满满。
如此讨厌出差的人,可不止小雷一个。
对大部分行业的人来说,出差都是一件身心俱疲的苦差。无关男女,不分老少,出差会无差别地攻击每一个打工人。
不是我说,就 AI 技术都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了,难道就没有什么设备能缓解一下我的焦虑感吗?
你别说,我还真就在 AWE 展会上瞅到了这样一款产品。
这个,是讯飞 AI 会议耳机 Pro 2。
乍一看,这就是个普通耳机对吧,平常人见到最多就说说这个哑光黑色磨砂漆面看着挺高级的,银色镜面 Logo 还挺有质感的,是旗舰耳机该有的水平。
但事实上,它的 " 花活 " 可不是一般的多。
推开耳机舱盖,看到这个小红点了吗?这是未来智能首创的全新闪录功能「红点录」。
比如,在展台前,你想记录工作人员的讲解内容,或者现场偶遇品牌高管,聊到关键信息。这时,无需掏出手机,只需滑开耳机,轻轻一按,无需取下,讯飞 AI 会议耳机 Pro 2 便会立刻开始录音,精准捕捉周围的声音。
就这样一滑一摁,真的超丝滑超顺手。
而且不同于那些必须连到手机才能用的所谓 "AI" 耳机,讯飞 AI 会议耳机 Pro 2 自己就可以录音,我拿到的这款普通版,左右耳机分别可保存 2 小时的录音内容,一共可以记录 4 个小时,跑一天展会下来都绰绰有余了。
光能录音还不算什么,厉害的是它支持 " 多场景录音转写 "。不仅能实时转写现场录音,接听电话时也能同步转文字,甚至你正在收听或观看的音视频内容,都能直接实时转写,一键留存重要信息。
耳机中的录音保存下来后,只需要连接手机打开 App,录音就可以立马协同到手机 APP 上,自动进行录音转写。
我也曾是个学生,很清楚上课时难免走神,有了这款产品,平时上课时打开就能录,那些要听的播客、要看的网课自然也可以录,而且录完之后不仅可以实时转成文字,还能交给 viaim AI 生成 " 摘要总结 "。
这若干分钟的视频,一下子 " 大脱水 ",只留下最精华的部分。
这不,学习效率自然上来了。
帮你提取记录中的关键任务的同时,还能生成 " 待办事项 ",让你对接下来要做些啥有个概念。
要真是连这点摘要都懒得看的话……其实你也能直接对它进行提问就是了,甚至可以调用 DeepSeek-R1,来个深度思考,总不能说连 " 提问 " 这个最能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东西也给你省掉吧。
没有太多外语基础,又想看懂美剧、油管视频,或者是在现场听外语讲座和课程?打开 " 同传听译 ",耳机就会播放翻译后的声音,同时文字也会以字幕形式展示出来。
我试了一下,延迟低,而且翻译挺准,这下冲浪误入深水区了。
春意盎然,天气渐暖,估计也有不少人打上了出国游的主意,但是语言不通确实是个障碍。这时,只要打开 " 面对面翻译 ",中文用户戴耳机,外语用户使用手机,双方就可以实时获取翻译后的语音,实现无障碍的双向翻译沟通。
这还没完呢,开启 " 通话翻译 " 后,无论是打电话还是线上语音通话,都能保证通话双方能够听到属于自己的母语译声;在过于嘈杂的环境里,讯飞 AI 会议耳机 Pro 2 甚至可以充当你的 " 嘴替 ",将文字转化成你自己的声音,替你清晰作答。
当 AI 走入现实并切实解决了用户痛点,语言障碍仿佛不再存在了。
现如今,每个人都在深刻地感受到,AI 正在从我们脑中走向现实。
两年前,除了对话聊天,大家或许还想象不到 AI 到底能为人类做什么。两年后的今天,DeepSeek 成为民众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办公楼里,白领们拿它查找资料,制作 PPT;大街小巷里,拍照爱好者们使用着各种风靡的 AI 换脸特效;马路上,它正逐渐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大脑和眼睛……
受此影响,AI 办公设备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
在我看来,如今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这些产品,基本可以总结出三大发展趋势:
首先是" 更专注,更垂直 "。
正因为手机可以覆盖大部分的通用 AI 场景,目前 AI 办公设备已然呈现出专注于垂直领域的趋势。
以讯飞 AI 会议耳机 Pro 2,这正是一款深入垂类场景,围绕音视频转录和会议办公这一具体的应用场景做研发的产品,正所谓垂直领域的 AI 越用越精准,用户使用的频次越多,收集的数据越多,后续 AI 办公设备提供的服务内容也会更加精准。
然后是" 高效协同办公 "。
作为生产力工具,AI 办公设备绝对不能成为一座孤岛,除了帮助用户与同事间进行高效协同办公,更应该和手机、电脑等常用办公设备进行协同作业。
其中,提升办公效率并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确实是目前大部分 AI 办公设备都在尽力实现的,通过简化会议流程、记录沟通要点和记录行动规划,让各项工作安排得更加井井有条,团队成员也可以更高效地沟通和合作。
但目前来说,大部分 AI 办公硬件还处在借助 App 和其他设备保持同步的状态,而没有进入到真正无缝协同的状态,AI 办公硬件厂商需与软件平台(如 WPS、Microsoft Teams)深度整合,构建 " 端 - 边 - 云 " 一体化协同网络,才能更好地实现跨设备互联。
最后是" 成为私人助理 "。
事实上,几乎每一款 AI 产品都希望成为持有者的私人助理,他们也都会将快速呼出 AI 能力作为宣传的主要重点。
在我看来,AI 耳机在这方面其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耳机本就是一款可穿戴产品,不仅随身长时间佩戴,又提供了更合理的信息交互方式,在启动功能的便捷性上,远比掏出手机开启软件应用来得方便。
事实也是如此,根据洛图科技最新公布的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 AI 耳机耳麦传统主流电商市场的销量已达 31.5 万副,销售额为 3.4 亿元,同比 2023 年分别增长了 260.9% 和 405.9%,搭载 AI 技术的耳机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随着多模态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个人预计 AI 办公产品将会朝着融合文本、图像、语音输入实现一站式处理的方向发展。
届时,未来智能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确实很让人期待。
布局海外,未来智能信心满满
作为新兴人工智能硬件公司,未来智能这段时间可谓动作频频。
就在今年年初,他们才以 viaim 品牌名参加了 CES 2025,给现场的老外带来了讯飞 AI 会议耳机 Pro 2 和会议狗 Kit2 等展品,当时我们雷科技也派出了现场报道团,可以看到现场关注的参展人员还是不少的,其中老外的占比更是尤其多。
在我看来,这次参展,不仅是展示技术实力的机会,更是 viaim 品牌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为 viaim 提供了与全球市场接轨的平台,未来智能宣布正式进军北美市场,后续也在同步推进欧洲、日本等关键市场的布局。
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们在起步不久的这个时间点,毅然决然地选择进军海外市场呢?
个人认为,原因可能是以下两点:
其一,或许你想不到,AI 耳机这个细分品类,已经在北美跨境电商平台迅速走红。数据显示,带有 AI 功能标签的耳机产品销量普遍表现更优,而国产品牌正是其中的主力军。作为国内 AI 耳机的先行者,未来智能自然不会缺席这场全球化浪潮。
其二,目前海外市场在会议记录这一块还是相对空白的,viaim 的到来,正好切入了这一市场空档,不仅带来了高质量的录音转写体验,还整合翻译、摘要及任务提取等 AI 功能,解决了职场用户记录、整理、追踪的问题。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利的工作生活体验,这也是 CES 现场众多参会者在体验后眼前一亮的原因。
毕竟对打工人来说,提高工作效率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在今年一月的访谈中,未来智能 CEO 马啸认为:" 中国的科技企业,还是要到更广阔的海域遨游,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未来智能的产品可以做到海内外同时发售,让海外的用户也可以体验到来自中国的产品和技术。"
不难看出,一条新的增长曲线,正在未来智能的蓝图中徐徐展开。
En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