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何明俊
3 月 30 日晚,A 股锂电企业珠海冠宇(688772.SH)披露 2024 年年报。
财报数据显示,公司 2024 年度营业收入 115.41 亿元,同比增长 0.83%;归母净利润 4.30 亿元,同比增长 25.03%;扣非归母净利润 3.49 亿元,同比增长 51.01%。根据公告,珠海冠宇计划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3 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 3.36 亿元。
通联数据显示,此前分析师一致预期珠海冠宇净利润为 4.34 亿元,而年报披露的 4.30 亿元略低于分析师一致预期。
在动力及储能类业务尚未成为业绩支柱之际,珠海冠宇依然通过消费类业务苦苦支撑,原计划赋能动力及储能类业务的三大项目均宣布延期。
而珠海冠宇 IPO 前的股东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 " 小米长江 ")和杭州长潘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 " 杭州长潘 ")也纷纷减持,珠海冠宇员工持股主体也计划减持套现。
公开资料显示,小米长江为小米创始人雷军控制的企业。珠海冠宇曾在互动平台透露,小米是公司的重要客户,供应产品包括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等一系列产品。
业务调整,三大项目暂缓
从细分业务来看,珠海冠宇传统的消费电池业务已进入成熟期,呈现 " 量增价降 " 的局面。
财报显示,公司笔电类产品实现营收 63.44 亿元,同比下降 4.04%,销售量同比增长 13.28%;手机类产品实现营收 32.51 亿元,同比下降 5.17%,销售量同比增长 7.93%。报告期内,珠海冠宇消费类电芯 PACK 自供比例为 40.44%,同比上升 5 个百分点。
就消费类业务等问题,3 月 31 日,时代财经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珠海冠宇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价格下滑的原因是此前碳酸锂价格不稳定,目前碳酸锂价格已趋于稳定。笔电类业务占据 30% 多的市场份额,手机类业务市占比还在提升中。"
据时代财经了解,锂电企业的产品与碳酸锂价格高度挂钩。作为锂电产品的核心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的波动往往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施加较大影响。
" 由于公司原材料占营业成本比重较高,未来如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若公司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将原材料上涨的压力转移或者通过新产品、新技术创新来抵消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又或者在原材料价格下跌趋势中未能够做好存货管理,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 珠海冠宇在公告中表示。
而在动力和储能业务上,珠海冠宇出现了较大的业务方向调整。
珠海冠宇在年报中表示,将资源集中在汽车低压锂电池和无人机电池业务上,目标是成为汽车低压锂电池领域的头部企业。
根据财报,珠海冠宇 2024 年汽车低压锂电池出货量约 90 万套,先后获得了上汽、智己、理想、奇瑞、蔚来、奔驰等众多国内外头部车企的定点,并陆续量产供货;无人机电池业务上,营收同比增长 95.92%,同时公司与头部物流企业推进物流无人机的产品开发,并与大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厂商进行对接合作。
2024 年,珠海冠宇主营动力及储能类业务的子公司——浙江冠宇实现营业收入 9.82 亿元,同比增长 48.70%,其中汽车低压锂电池和行业无人机电池合计占收入比例为 80.38%。
但这并不意味着,珠海冠宇的动力及储能类业务已成为珠海冠宇的业绩支柱。
根据 2024 年年报,珠海冠宇动力及储能类业务毛利率为 -4.16%,同比增加 10.89 个百分点;消费类业务毛利率为 28.68%,同比增加 1.09 个百分点。
两大业务的营收对比,更能显示珠海冠宇动力及储能业务与消费类业务的差距。数据显示,2024 年其消费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02.65 亿元、动力及储能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9.17 亿元。换言之,消费类电池业务依然是珠海冠宇的主要业绩支柱。
" 报告期内,浙江年产 10GWh 锂离子动力电池、重庆年产 15GWh 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项目及德阳一期 25GWh 动力电池生产项目建设进度有所延缓。" 珠海冠宇在年报中表示。
前述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时代财经,重庆及德阳项目没有继续往下推进。据时代财经了解,总投资不超 40 亿元的浙江项目,一期已逐步投产,二期暂停;计划 2025 年建成投产、总投资 40 亿元的重庆项目,尚未启动后续规划建设工作;总投资不超过 103 亿元的德阳项目,目前项目土地摘牌及后续规划建设工作尚未启动。
海外项目推进,股东减持
相比起国内项目的延缓,珠海冠宇并未停止海外项目的建设。
目前,公司计划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不超过 20 亿元的马来西亚冠宇电池新能源项目,已处于前期工程建设阶段。这或许与珠海冠宇的收入结构有关。
财报数据显示,2024 年公司境内收入为 38.76 亿元,毛利率为 17.33%;境外收入为 73.06 亿元,毛利率为 30.58%,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 65.34%。珠海冠宇的境外业务收入表现好于境内,叠加外销产品以美元货币计价及结算,但境外业务能否维持较高毛利率仍然有待观察。
赛泊资本创始人马赛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珠海冠宇 2024 年年报看似 " 微增营收、高增利润 " 的财务表现下,暗藏消费与动力业务的战略分野与行业博弈。
" 首先是消费类业务,一旦终端需求波动,高毛利恐难持续。其次,动力及储能类业务 7.95% 的营收占比与全年 4 亿元权益亏损形成刺眼对比,看似布局未来,实则陷入‘以亏损换市场’的怪圈,还有动力业务毛利率仅 5%-10% 的预期,远低于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 20%+ 的水平。最后,笔电、手机市场增长见顶。" 他说。
东吴证券研报数据显示,珠海冠宇动力端 2024 年收入 9 亿元,同比增长 68%,出货 90 万台,同比增长 800%,权益亏损 4 亿元。该机构表示,从季度看,预计珠海冠宇动力端 2024 年第四季度出货近 40 万套,环比增长 33%,权益亏损约 1 亿元,环比微增。
分析机构 Canalys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约 2.02 亿台,同比增长 4%;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 12.2 亿台,同比增长 7%。两大消费电子市场的个位数增速,或难以再持续推动珠海冠宇消费类业务再上一个台阶。
不过,珠海冠宇在财报中表示,公司更大范围地拓展市场业务,如智能穿戴设备、消费级无人机、智能清洁电器、电动工具等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2024 年,珠海冠宇其他消费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6.71 亿元,同比增长 51.94%,销售量同比增长 83.20%。
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报中亦披露了珠海冠宇的股东变化。
2021 年上市时持有珠海冠宇 3.70% 股权的小米长江与持股 2.22% 的杭州长潘,纷纷减持珠海冠宇股份。
时代财经注意到,小米长江从 2023 年开始减持珠海冠宇股份,2023 半年报时持股比列已降低至 2.70%,截至 2024 年底,小米长江持有珠海冠宇 1.70% 股权。对比初期 3.70% 的股权比例,小米长江已抛售 2% 的股权;杭州长潘的持股比例则降至 1.81%。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 1 月 10 日 ~2 月 6 日,安义汇嘉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集中竞价清仓了珠海冠宇的股票,共减持 258.49 万股,减持总金额达 4215.90 万元。
此外,珠海冠宇也在 3 月 17 日公告称,因股东自身资金需求,其员工持股主体拟自公告披露之日起 15 个交易日后的 3 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 2255.14 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2.00%。
" 在动力电池赢家通吃的规则下,若不能再未来 3 年实现技术突围或绑定超级客户,公司未来未必会很光明。" 马赛分析称。
3 月 31 日,珠海冠宇报收 16.49 元 / 股,跌 1.26%。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