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空经济政策支持加速落地," 万亿级 " 市场蓝图徐徐展开,以电动化、国产化为特征的新型航空产业链正加速成型。低空经济产业也正从局部试点走向大规模商业化运营阶段。
近期,业内公司相继取得重要节点性进展。
亿航智能资料图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3 月 28 日,亿航智能称旗下公司已收到全国首批民用(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开启了无人驾驶载人飞行的商业化。
3 月 31 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简称零重力)获悉,该公司于 3 月 31 日正式交付首批用于商业运营的 " 锐翔 "RX1E-A 电动固定翼飞机(简称 RX1E-A)。
国元证券分析师认为,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低空经济正从 " 试点探索 " 阶段迈向 " 全域落地 " 新周期。可以预见,在政策、基建与市场合力推动下,低空经济将成为城市经济新增长极与全球消费市场新变量。
RX1E-A 图片来源:企业提供
三种产品对应航空器三个阶段
3 月 31 日下午,零重力相关人士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 本次(3 月 31 日)交付的客户是两家通航公司——苏州地必递通航、帛莱恩通航。首批交付 3 架,每架飞机(售价)128 万元,已取得近 60 架(飞机)确定订单,意向订单超千架,将开启中国新能源固定翼飞机批量交付元年。"
" 这是中国唯一已取得适航证、可开展商业化运营的电动轻型运动类飞机,也是中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轻型运动类飞机。相比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CTOL(电动常规起降飞行器)有成熟的规则,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就像上世纪 90 年代计算机进学校,‘ RX1E-A ’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教培机型。" 零重力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
零重力旗下共 3 款产品,除了 RX1E-A,也有两款 eVTOL ——多旋翼飞行器 ZG-ONE" 鹊飞 "(简称 ZG-ONE)以及倾转旋翼飞行器 ZG-T6。
3 款产品分别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公司认为这代表了低空飞行器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形态。据介绍,RX1E-A 等机型将率先承担市场培育重任,主要应用于初级飞行培训、娱乐飞行、低空观光、航空研学等场景。ZG-ONE 在低空飞行规模化到来前,会率先在旅游景区、航空营地等封闭场景内应用。ZG-T6 则是未来低空交通的主力机型,也是 " 终局 " 产品。
据了解,RX1E-A 实现了核心零部件 100% 国产化。这也是中国首款同时取得民航局型号合格证(TC)与生产许可证(PC)的电动轻型运动飞机,其研发始于 2017 年,适航审定历时 8 年。
" 这款机型⋯⋯(可)推动国内新能源航空产业链发展,如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的协同创新。" 零重力相关人士介绍,"(该机型)还标配整机弹射伞,保障飞行安全 "。
中国电动航空器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
伴随着 " 低空经济 " 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立体交通网络建设进入新阶段。国家和地方低空空域改革进程加快,多地相继开放低空空域试点,这为航空器的商业化应用打开政策方面的通道。城市空中交通市场已接近爆发前夜。
中国民航局此前预测,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到 2025 年将达到 1.5 万亿元。
根据国际咨询公司罗兰贝格预测,2025 — 2050 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载客无人机数量将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有望从 2025 年的 3000 架增长至 2030 年的 12000 架,到 2050 年预计将达到 98000 架。
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形成共振效应。3 月 28 日,亿航智能称旗下通航公司已获颁民用(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商业化开启。据悉,亿航智能核心机型 EH216-S 采用多旋翼电动垂直起降设计,可应用在城市空中观光、景区接驳等场景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零重力全倾转六旋翼验证机 ZG-T6 也已计划于今年 4 月完成首飞。
国元证券认为,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低空经济正从 " 试点探索 " 阶段迈向 " 全域落地 " 新周期。可以预见,在政策、基建与市场合力推动下,低空经济 " 万亿 " 级市场规模将加速成型,成为城市经济新增长极与全球消费市场新变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商业化浪潮到来之前,仍有关键瓶颈需攻克。电池能量密度制约续航表现,噪音控制影响城市空域适飞性,低空交通管制系统的完善性则关系到飞行安全。当技术迭代与基础设施完善共同推进时," 空中走廊 " 的建立才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