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财经 昨天
联想控股2024扭亏为盈,但金融野心正在消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AI 转型能否破局?

  作者 | 伍玥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这是野马财经的第 4355 篇原创

本文约 3578 字,阅读时长约 8 分钟

资本周期潮起潮落。联想控股(3396.HK)悉心培育的金融图谱正在瓦解,转而搭建起自己的 AI 帝国。

近日,联想控股交出一份扭亏为盈的财报。2024 年营收 5128.06 亿元,同比上升 18%,净利润 76.83 亿元,同比暴增 1119.52%。其中,联想集团作为产业运营板块的重要附属公司,其业绩的同比大幅增长是联想控股整体业绩的 " 顶梁柱 "。

不过,联想控股的投资业务依旧没有 " 支棱 " 起来。产业孵化与投资板块全年净亏损 22.16 亿元,虽同比亏损已大幅减少,但仍拖累整体利润。

曾积极推动汉口银行 IPO 的联想控股,今年 3 月份刚刚让出了雄踞 15 年的第一大股东之位。而在此前,联想控股早已逐步脱手曾经炙手可热的金融板块。

2002 年,联想控股就开始在金融领域开疆拓土,到 2018 年,其金融业务一度贡献出 69.6 亿元的利润,成为联想控股的利润支柱。2020 年,联想控股最后一次单独公布金融业务利润,为 18.74 亿元,与 2018 年的高光时刻相比,已下降 73%。

作为昔日传统 PC 巨头,如今联想控股正在构建自己的 AI 领土,聚焦科技、AI、新兴领域。然而,科技投资是一场与未来不确定性的博弈,联想控股的转型之路能否顺利?

  2024 年扭亏为盈

投资业务亏损 22 亿

2024 年,联想控股实现了 5128.06 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 17.61%,净利润更是达到了 76.83 亿元,同比增长 1119.52%,且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的净利润实现了 1.33 亿元的扭亏为盈 ( 2023 年亏损 38.74 亿元 ) 。

来源:2024 年财报,单位:百万元

这主要得益于联想控股产业运营板块的强劲增长,该板块实现 5082.01 亿元的收入,同比上升 18%。财报显示,联想控股的 PC 业务市占率达 24.3%,第四季度出货量更是以 1688 万台坐稳全球第一。

联想集团的服务器业务受益于 AI 基建浪潮,ISG 板块营收同比暴涨 60%,带动非 PC 业务占比突破 46%。

不过,联想控股渠道库存高企也是隐忧。2024 年初库存 67.03 亿美元,存货周转率 5.5 次仍低于应收账款周转率 5.73 次。因此,尽管 2024 年第四季度全球 PC 出货量同比增长 26%,但厂商清库存竞争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

来源:罐头图库

另外,产业孵化与投资板块亏损同比减少 42%,实现归属于联想控股权益持有人净亏损 22.16 亿元,虽同比收窄但仍拖累整体利润。在财务投资板块,联想控股通过旗下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基金广泛布局新兴产业,旗下君联资本、弘毅投资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有所布局,新增投资项目超百个,覆盖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赛道。不过该板块收入仅 46.45 亿元,还未形成稳定利润源。

同时,联想控股存在债务压力。其总负债超 4000 亿元,短期偿债压力仍存。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虽改善,但研发投入 158 亿元,创出历史新高。

联想控股表示,2024 年资本市场呈现出较大波动,但整体向好态势明显;中国创投行业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一些暂时性的困难和挑战。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了公司的投资业务出现了亏损,但亏损金额同比大幅收窄。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虽然 2024 年联想控股财务投资板块仍亏损,但亏损幅度已大幅减少。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和投资策略的优化,联想在 AI 领域的布局逐渐显现成效,未来有望进一步改善财务投资板块的表现。不过,短期内该板块仍可能对整体业绩造成一定压力。

联想控股表示,投资业务将继续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目标,大力支持中国科技创新,扶植专精特新、独角兽和瞪羚企业成长,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的同时,也在资本市场获得良好财务回报。

消失的 " 金融野心 "  

说起联想控股的投资战绩,金融版图是其最高光的历史。

联想控股 2002 年就开始涉足金融领域,到 2018 年,一枝独秀的金融板块一度贡献出 69.6 亿元的利润,超越其 IT 主业,鼎盛时期,联想控股手握银行、保险、证券、信托 4 类机构牌照。

2018 年 7 月,联想控股以 15.3 亿欧元现金收购卢森堡国际银行 89.9% 的股权,进入欧洲市场;2019 年 6 月,联想控股拟出资 7.65 亿元与拉卡拉等共同发起设立联信证券,但联信证券仍在审批流程中;2020 年,联想控股与滴滴出行合作共同完成增资现代财险,分别获得其 32% 股份。 

然而,联想庞大的金融版图到了退潮的时刻。2020 年报中,联想控股最后一次单独披露金融业务业绩状况,收入 77.67 亿元,同比下滑 12%;净利润 18.74 亿元,同比下滑 10%。对比 2018 年的净利润,已经下跌超 7 成。  自 2021 年起,金融板块已不再在其年报中单独列项。

来源:罐头图库

近年来,联想控股不断收缩金融业务,包括转让、转型等。 

最近,汉口银行定增结果出炉,11 家湖北当地国企股东认购了 87353 万股新股,价格为 5.25 元 / 股,共募集资金 45.86 亿元。原单一最大股东联想投资此前持股比例为 13.11%,本次未参与增资,持股比例被稀释至 11.1%,成为单一第二大股东,总体持股比例仍要低于武汉金控及其关联方。

针对联想控股对汉口银行持股比例下降,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认为,这不等同于其收缩金融业务。汉口银行增资扩股的对象均为地方国企,联想控股不在此范围内。不过近年来地方中小银行盈利并不稳定,投资回报有限,这也可能是联想控股未参与增资的原因之一。

联想控股的业务划分为产业运营及产业孵化与投资两大板块。 具体来看,产业运营板块包括联想集团、联泓集团、佳沃集团、卢森堡国际银行。

联想控股投资板块投资的公司包括君联资本、联想之星、富瀚微(300613.SZ)、 拉卡拉、东航物流(601156.SH)、正奇能科、君创租赁、弘毅投资、德济医院、汉口银行、拜博口腔、融科物业投资及融科股份,其中多家开展金融业务。

另外,2021 年,联想控股的产业孵化与投资利润同比缩水 39%,次年更是由盈转亏,且亏损额后续持续扩大。

与此同时,联想控股自身也在收缩金融版图。2020 年末,联想控股出清苏州信托 10% 股权;2 年后,又退出高华证券股东行列,结束长达 18 年的持股历程。

此外,联想控股旗下光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24 年 8 月拟注销,注销原因是决议解散。2025 年 2 月 28 日光道资产进行一系列工商变更,名称变更为北京光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 1 亿元减至 1000 万元。根据中基协信息,该公司登记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目前在职员工少于 5 人,基金管理规模在 0-5 亿元之间,而 2024 年 9 月其管理规模在 5-10 亿元之间。

对此,中国企业资本联盟理事长柏文喜认为," 联想控股的金融业务在前几年经历了快速增长,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金融监管政策的加强,公司可能需要对金融业务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市场要求。"

" 此外,公司可能也在寻求更加聚焦核心业务和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领域,因此在非核心或利润率较低的金融业务上进行收缩,以优化资产配置和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柏文喜表示。

对于未来的战略规划,联想控股表示,公司会持续对资产组合进行动态调整,聚焦资源于 " 科技创新 " 的战略方向上。

  AI 转型能否破局?

2020 年,联想控股通过君联资本,入股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硬件、汽车电子领域芯片设计开发的富瀚微,完成其在半导体、集成电路赛道上的布局。

2024 年登陆美股的小马智行,递表港股的地平线、黑芝麻等 " 独角兽 " 背后,也有联想控股的身影。

张孝荣认为,近年来,联想逐步从传统硬件制造商向智能科技企业转型,尤其在 AI 和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联想推出了全球首款 AI PC,并在企业智能领域实现了基础设施业务的快速增长。此外,联想还计划通过混合式 AI 加速中国智能化转型,进一步推动 AI 技术的普及。

根据财报,2024 年,联想控股围绕 " 人工智能 +" 战略,入局包括 AI+ 教育、AI+ 医疗、AI+ 制造等领域。联想控股表示,在 AI 领域的布局已经超过了 20 年,形成了超过 270 家的 AI 企业投资版图,实现了 AI" 基础层 - 技术层 - 模型层 - 平台层 - 应用层 " 的全栈布局,是目前在 AI 投资领域体系最完整、企业数目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投资机构。

张孝荣表示,联想控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显示出其对 AI 技术的长期战略规划。根据 2024 年的财报,联想集团构建了覆盖 " 端 - 边 - 云 - 网 - 智 " 的全栈智能技术体系,并推出了 AIPC 产品,重构了计算架构,带来全新交互体验。此外,联想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加大研发投入,聚焦 AI 驱动的个人体验与产品差异化,构建混合式 AI 生态系统。这些举措表明,联想的 AI 投入并非短期行为,而是基于对未来技术趋势的深刻理解和长期战略规划。

然而,联想的转型是一种跟随潮流而非引领潮流的转型,也面临一些挑战。张孝荣指出,AI 技术没有进入产业上游,影响力有限。这会导致一系列挑战:首先,产品商业化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化收入和现金流。其次,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联想需要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方面持续发力,以保持领先地位。此外,联想在 AI 领域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如何平衡短期盈利与长期战略目标,将是其面临的重要课题。

尽管 2024 年联想控股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但传统业务的 PC 行业利润率持续压缩,新业务 " 人工智能 +" 更需下血本,投资板块有待止血。你用过联想的产品吗?感受如何?留言聊聊吧!

© 野马财经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联想 ai 出货量 野马 破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