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每日经济新闻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 "2025 中国酒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 TOP30"(以下简称酒业 TOP30)。作为国内首个针对酒业上市公司的品牌研究成果,榜单已连续 7 年发布。
酒业 TOP30 上榜酒企的总品牌价值已高达 16578 亿元,较 2024 年增长 1378 亿元。其中,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位居前三。同时,2025 年上榜企业增长与下降各有 15 家。正增长中,古越龙山、山西汾酒、金徽酒品牌价值增幅位居前三,分别达到 28.7%、24.4% 和 19.4%。负增长中,洋河股份品牌价值下降最多,缩水 111.01 亿元;酒鬼酒降幅最大,减少 25.6%。
瞻胜传播创始合伙人庞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酒业已形成资源向头部品牌高度集中的市场特征,这种格局的稳定性短期内难以改变,除非出现重大技术突破,或是市场观念、行业政策发生重大转变。对于部分酒企品牌价值下降,他认为市场营销的创新滞后,可能是影响酒企品牌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
啤酒品类呈现下滑趋势
榜单显示,酒业 TOP30 的上榜企业合计品牌价值已达到 16578 亿元,较 2024 年增长 1378 亿元,增长率为 9.1%。
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分别以 6626 亿元、3060 亿元和 1077 亿元位列前三。从榜单的集中度分析,前六名酒企(占榜单前 20%)合计品牌价值为 13136 亿元,占 TOP30 的比重为 79.2%,将近 80%。
从变动情况分析 2025 年的榜单,上榜的所有酒企中,有 15 家品牌价值是上升的,有 15 家品牌价值是下降的;对比 2024 年的榜单排名,排名上升的酒企有 6 家,排名下降的酒企有 7 家,有 17 家酒企排名保持不变。
具体来看 2025 年榜单的增长情况,按照上榜酒企的品牌价值增长率排序,可分成 4 个梯队。品牌价值增长率大于 20% 的上榜酒企有 2 家,增长率位于 10% 到 20% 之间的上榜酒企有 9 家,增长率位于 0 到 10% 之间的上榜酒企有 4 家,增长率小于 0 的上榜酒企有 15 家。
值得关注的是,榜单内部分化趋势显著,2025 年上榜企业品牌价值增长与下降的企业各有 15 家,数量各占一半。在品牌价值增长的 15 家企业中,贵州茅台以 843.65 亿元的增量位居增长榜首,五粮液和山西汾酒分别以 455.75 亿元和 187.15 亿元位居第二和第三。增速方面,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古越龙山,增长率为 28.7%;山西汾酒,增长率为 24.4%;金徽酒,增长率为 19.4%。
在品牌价值下降的 15 家企业中,从绝对数值来看,下降数额前三的酒企是洋河股份、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分别下降 111.01 亿元、78.97 亿元和 55.72 亿元;从下降幅度来看,下降幅度前三的酒企是酒鬼酒、顺鑫农业和金枫酒业,分别下降 25.6%、24.2% 和 23.2%。
" 尽管部分上榜企业的品牌价值出现下滑,但头部企业的强劲增长主导了整体格局。数据显示,茅台与五粮液共同构成行业 58.42% 的头部价值占比。" 庞瑞表示," 在技术迭代趋缓的消费领域,品牌价值聚合是必然规律。当前白酒行业的格局重塑,本质是高端消费场景的品牌叙事能力较量,以及商务市场对头部品牌的路径依赖。"
庞瑞强调,现阶段酒业已形成资源向头部品牌高度集中的市场特征,这种格局的稳定性短期内难以改变,除非出现重大技术突破,或是市场观念、行业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经统计,在 2025 年上榜企业中,啤酒品类品牌价值整体呈现下滑趋势,行业总价值同比下降 5%。其中,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等头部企业品牌价值缩水尤为显著。市场分析指出,高端产品增长乏力是近年来啤酒行业的主要特征。
在庞瑞看来,啤酒行业当前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受到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整体消费需求减弱;另一方面,年轻消费群体对啤酒产品的需求正呈现多元化趋势,低度、无醇及果味啤酒等新兴品类受到青睐。" 多数高端啤酒厂商对市场变化的响应相对滞后,产品结构调整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销量下滑。"
高端白酒竞争更加激烈
作为品牌价值下降幅度最大的酒企,酒鬼酒也在 2024 年业绩预告中解释称,业绩暴跌的主要原因是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周期,竞争加剧,渠道合作伙伴的经营行为偏保守,客户的回款意愿降低。
此外,酒鬼酒还表示,因行业调整对公司高端产品的影响,以及内参甲辰版仍处于市场拓展阶段,未形成销量支撑,导致公司高端产品收入在收入结构中占比下降。" 由于以上原因,公司净利润同比降幅更大。"
同时,洋河股份发布的 2024 年三季度财报显示,2024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为 275.16 亿元,同比下降 9.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 85.79 亿元,同比下降 15.92%。此外,多年来 " 茅五洋 " 的格局也随着洋河股份业绩下滑被打破,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在市值方面均超越洋河股份。这或许能够从中看出洋河品牌价值下降的一些端倪。
在庞瑞看来,洋河股份 2024 年实施的 " 保量控价 " 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量表现。当前白酒市场呈现明显的 " 马太效应 ",高端白酒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他认为,洋河股份真正的问题在于其市场定位正面临新挑战。" 作为行业内较早推行品牌年轻化战略的白酒企业,洋河股份通过海之蓝、梦之蓝等产品矩阵成功塑造了现代化品牌形象。但随着新兴品牌的崛起,其营销创新方面似乎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