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17小时前
M4 MacBook Air适合谁买?用了一阵子后我有了答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来源:雷科技 AI 硬件组 |   编辑:天星

2021 年,小雷把 2018 年款 MacBook Pro 升级成了 16 英寸的 M1 Pro MacBook Pro,开启了带着两公斤笔记本出差写稿修图的日子。在不考虑重量的情况下,16 寸屏幕的体验确实相当惊艳。但随着这几年出差频率的提高,16 寸 MacBook Pro 的重量确实有些难以接受,将其换掉的想法也逐渐成形。

终于,搭载 M4 芯片的 MacBook Air 正式发布,为了给未来苹果 AI 铺路,苹果「大发慈悲」给 MacBook Air 标配了 16GB 内存,四舍五入我「薅」了苹果 1500 块的黄金内存。为了给出差时的自己「减负」,小雷决定给自己来一次「消费降级」,从 M1 Pro MacBook Pro 16 换成了 M4 MacBook Air 13。

图片来源:雷科技

那么这场「消费降级」的体验,究竟值不值得呢?

尽管账面上只差了不到 900 克,但从 2.1 公斤的 MacBook Pro 16 换成 1.24 公斤的 MacBook Air 13,减负效果极为显著:无论拿在手里还是放在包里,MacBook Air 13 都算得上是「轻若无物」,甚至连平时对 Mac 嗤之以鼻的同事,都对 MacBook Air 13 的重量赞赏有加。

要知道因为 MacBook Pro 16 实在太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雷出差时只愿意带 iPad Pro,但就算是 iPad Pro 搭配妙控键盘,整套组合的重量也超过了 1.3 公斤;而 MacBook Air 甚至比 iPad Pro 带键盘还要轻,体验极佳。

图片来源:雷科技

当然,在 Windows 阵营里,与 MacBook Air 13 定位相同但重量更轻的电脑也有不少,比如小雷改用 Mac 之前的首选—— Dell XPS 13,其最新款就只有 1.18 公斤重;2025 年款的 ThinkPad X1 Carbon 更是只有 986 克。但同样是 32GB+1TB 的配置,无论 XPS 13 还是 X1C,售价都超过了 16000 元(XPS13 更是标价 16999 元),而 MacBook Air「只要」14000 元,相比之下连 MacBook Air 都有了性价比。

除此之外,和 MacBook Pro 16 相比,MacBook Air 13 的机身厚度也薄了不少,整机厚度比 MacBook Pro 的机身(不带屏幕)都要薄。不要说出差放在双肩包里了,就算平时上下班的小包也能完整放下。

图片来源:雷科技

另外,因苹果只有「一款键盘」,MacBook Air 13 和 MacBook Pro 16 的键盘大小完全一致,不会因机身变小而缩小键盘的大小,输入手感完全不变。但受机身尺寸限制,MacBook Air 13 的触控板还是明显小了一圈。

性能有增有减,

但 AI 潜力更大了?

说完外观的部分,我们来聊聊硬件方面的「降级」:小雷原本的 MacBook Pro 16 采用 M1 Pro 芯片,配备 10 核处理器(8P+2E)、16 核心 GPU 和 16 核心 NPU,搭配 16GB 统一内存和 512GB 固态;而新买的 MacBook Air 采用 M4 芯片,配备 10 核处理器(4P+6E)、10 核心 GPU 和 16 核心 NPU,搭配 24GB 统一内存和 512GB 固态。

我们先说说 CPU 的部分。尽管 M1 Pro 和 M4 在「10 核处理器」的搭配上有所差异,但从测试结果来看,M4 处理器(4E+6P)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弱:在 GeekBench 6 的单核、双核与 Cinebench 单核心(单线程)测试中,M4 的表现都胜于 M1 Pro。至于这个 CPU 优势有何意义,我们稍后再说。

图片来源:雷科技

但因 GPU 数量上的差距,M1 Pro 在图形性能方面依旧领先于 M4 芯片。此外,M1 Pro 在 R23 测试中的表现较 M4 也有着 34% 的提升。

图片来源:雷科技

这一优势也体现在了模拟小雷日常工作的 Lightroom 照片导出测试中:以相同预设导出 60 张 RAW,M1 Pro 耗时几乎只有 M4 芯片的 50%,差距相当明显。看来 M4 的产品依旧是日常级芯片,对大规模图片导出这种重度认为,还得用更高级的 M4 Pro。

M1 Pro「遥遥领先」的还有硬盘读写性能。在顺序读取测试中,M1 Pro 的速度几乎是 M4 芯片的 200%,即使写入速度也拉开了一大截。

图片来源:雷科技

不过 M4 也没有「输干净」。在 GeekBench AI(NPU)测试中,M4 的半精度和量化分数都将 M1 Pro 远远甩在身后,其量化分数更是拉开了 220% 的差距。

图片来源:雷科技

此外,M4 芯片也有自己的独占功能—— M4 芯片不仅支持更高效的 AV1 视频编码,甚至还支持硬件光线追踪。

什么?你说 Mac 的光追没有用?那就不得不提 Mac 的游戏表现了。有一说一,在 Mac 上玩游戏是一个纯属给自己找麻烦,但并非不可能的事情。在 CSGO 升级为 CS2 之前,小雷就常在出差时用 MacBook Pro 打 CSGO 官匹;macOS 版的 Steam 客户端也有一个 Mac 分区,可以一键筛选提供 macOS 版本的游戏(饥荒、过山车之星、咩咩启示录)。

但因 macOS 自身兼容性的问题,即使某个游戏提供 Mac 版本,也不代表能正常运行,比如火箭联盟在 macOS 上就会直接闪退。

这里,小雷选择用两款代表性测试来展示 M1 Pro 和 M4 的性能差距——更依赖 CPU 能力的全面战争模拟器(Steam)和更考验 GPU 性能的控制终极版(AppStore)。

图片来源:雷科技

在全面战争模拟器中运行 200 VS 200 的沙盒,M1 Pro 在开始时帧率只有 17fps,要快结束时才升上到 25fps;而 M4 在一开始时就有 23fps,快结束时升上扰 28fps。

至于控制终极版,在低预设 1080P 实渲的情况下,M1 Pro 的 GPU 优势得以体现:游戏帧率能稳定在 50fps、战斗时帧率也能保持在 45fps 以上,和 PS5 的帧率类似。而以 M4 MacBook Air 运行相同的场景,帧率只能稳定在 32fps,战斗时更是会降低至 25fps。

图片来源:雷科技

如果我们稍微调低渲染分辨率(上采样),整体表现就好多了:M4 帧率翻倍来到 78fps,M1 Pro 更是超过了 140fps。至于光追,很遗憾,进一步降低渲染分辨率是 M4 MacBook Air「流畅」运行游戏的唯一可能;而 M1 Pro 更是无缘光追。

图片来源:雷科技

为了看看 M4 的光追性能究竟如何,小雷也试着在 5K 显示器上把画质和光追效果全部拉满,画面效果可以说「相当惊艳」,就是画面从「28 帧每秒」降低至「5 秒每帧」,成为了真正的「PPT」。

图片来源:雷科技

在这里,我们先总结一下 M4 MacBook Air 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 重量轻;

2. 续航长;

3. 比同定位的 Windows 笔记本更便宜。

缺点:

1. 没有高刷新率屏幕;

2. 接口少;

3. 不支持 HDR;

4. 不支持后期硬件升级(保内);

5. 内存、固态定制价格极高。

既然性能体验的降级比升级多,那这是否意味着 M1 MacBook Pro 用户其实根本没有必要「降级」成 M4 MacBook Air 呢?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要分类讨论。

首先是性能方面的降级。

可以肯定,在苹果 AI 登场之前,从 M1 Pro 到 M4 是实打实的性能降级:无论 CPU 还是 GPU,在大多数工作、游戏的实际场景对比中,M4 MacBook Air 的表现都弱于 M1 Pro MacBook Pro,跟不用说两者相差巨大的 SSD 读写速度了。这其实也意味着,不知何时才能上线的苹果智能,已成为 M4 芯片 MacBook Air 的最大翻盘机会。

图片来源:雷科技

其次是体验方面的降级。从 MacBook Pro 换到 MacBook Air,不仅电脑的散热能力(或者说性能释放空间)得到退化,就连最基本的视频体验也有了明显的退步——电脑屏幕从 1600nits 120Hz mini LED 屏变成了普通的 500nits 60Hz LCD 屏幕,甚至连 HDR 都不支持,屏幕边框也变粗了,就连音响也从 6 单元降级至 4 单元。

除此之外,从 MacBook Pro 降级到 MacBook Air 也意味着电脑接口从原本的 3C+HDMI+SDXC 变成了「精简」的 2C。

图片来源:雷科技

但就像我选择 Mac 而不是 XPS 13 的原因一样——购买电子产品本身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没 XX 就不买」,而是「为了优点 A,我是否愿意忍受缺点 B?」

以此次 M4 MacBook Air 为例,在 Windows 轻薄本需要「省着用也可以坚持 XX 小时」的时候了,我根本不需要考虑怎么用更省电——反正 MacBook Air 的插电性能和离电性能一样差,我只要正常用就行,根本不需要留意省电策略。在雷科技内,MacBook Air 从来都是「最佳出差笔记本」,至于屏幕亮度的「降级」,只不过是为了轻薄和续航时间作出的「选择」。

换一个角度讲,Macbook Pro 同样定制出 M4 芯片(4P+6E)搭配 24GB 统一内存和 512GB 固态的版本,而这个只在屏幕、电池、散热、接口方面有所升级的版本比同配置的 M4 MacBook Air 要贵 3500 元。如果这些配置对你来说非常重要,那你大可选择 14 英寸的 MacBook Air,其在重量上只比 MacBook Air 重 360g。

图片来源:雷科技

但如果只想要一台足够轻便,足够好用、续航足够长的 MacBook,对性能没有太强的需求,同时赶上 AI PC 的浪潮,或者已经有一台 M1 或更早的 MacBook Air 想要升级,那 M4 MacBook Air 我觉得依然值得考虑。

小雷建了几个粉丝群,欢迎扫码加入!

大家伙一块聊聊天,分享玩机技巧~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macbook pro ipad windows 芯片 效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