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猎云精选;文 / 邵延港
科创板,又将迎来一家射频芯片独角兽。
近日,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昂瑞微 ")IPO 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拟募集资金 20.67 亿元。这也是 2025 年,科创板受理的第二家企业。
昂瑞微是国产射频芯片赛道的老牌厂商,公司核心创始人杨清华和钱永学均出自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在集成电路行业拥有多年经验。公司创立于 2012 年,前身是 " 北京中科汉天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但在 2019 年,公司更名为昂瑞微,并完成管理层调整,杨清华退出股东序列,钱永学接任掌舵人。
在射频前端领域,国产厂商市场占有率仍相对较低,在关键技术领域仍有很大的国产化替代空间。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和追赶,昂瑞微目前是国内第三大射频前端芯片设计企业。
在国产智能手机走向全世界时,国产射频芯片行业也在资本、人才和政策的推动下前进。昂瑞微在上市前有过 13 次融资经历,华为、小米等产业资本也在列。
只是射频芯片行业的高投入,让业内绝大多数厂商都在面临亏损问题。昂瑞微冲刺科创板 IPO,是年内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而在未盈利的背后,又有哪些底气!
华为小米押注,估值达 85 亿,创始人之一已退出
时至今日,射频芯片市场都是境外企业霸占,国产厂商还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在国产芯片落后的 " 刺激 " 下,杨清华和钱永学等人决定投入芯片创业之路。
2012 年 7 月份,杨清华和钱永学带领团队成立中科汉天下,专注于射频 / 模拟集成电路芯片和 SOC 系统集成芯片的开发。但选择创业并不容易,当时杨清华 36 岁,钱永学 34 岁。
好在二人创业前底子不错。杨清华清华大学本科、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博士,博士毕业后在中科院微电子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硕士生导师。钱永学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物理系,并在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攻读硕士,之后历任威盛电子研发工程师,锐迪科(RDA)研发经理,毕昇微电子研发部负责人。一位是在科研层面理论丰富,一位在研发与管理方面经验很足。
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中科汉天下发布了全球首款单芯片 GSM CMOS 射频功放 / 前端芯片系列产品 HS8292 ( U ) /HS8269 ( U ) ,截止到 2014 年 2 月底前,近 9 个月的时间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 1 亿颗,公司一举成为国产射频芯片界的黑马。
但在 2019 年,中科汉天下发布公告,公司更名为昂瑞微,管理层调整后,钱永学接替杨清华任董事长。
据了解,杨清华目前任苏州汉天下董事长,该公司的研发立项始于 2012 年的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专注于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2019 年 7 月,受苏州整体纳米技术产业生态圈的吸引,汉天下电子作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整体落户苏州工业园区,更名为苏州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
换句话说,杨清华和钱永学如今已经各自为战。
此外,为增强对昂瑞微的控制权,2020 年,钱永学以借款的方式向其控制的北京鑫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筹集资金 5000 万元,并以这些资金入股。
在资本市场上,昂瑞微依旧受机构关注。天眼查数据显示,在 IPO 受理前,昂瑞微已经完成 13 轮融资,背后机构众多,其中包括华为哈勃、小米、深创投、联想、松禾,以及多个地方产业基金。
股权结构上,钱永学通过直接持股及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 62.4309% 的表决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机构中,华为哈勃和小米均持股 4.16%,分列第五、第六大股东。
根据 2024 年 4 月 9 日发布的《2024 · 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昂瑞微的估值达到 85 亿元人民币,位列榜单第 976 位。
据招股书,在昂瑞微 2023 年 3 月的一次股权转让中,林晓玲将其持有公司 7.3781 万股股份转让给淄博禾芯正阳;陆海将其持有公司 12.7242 万股股份转让给佛山微纳三期,转让价格分别为 117.92 元 / 股和 116.41 元 / 股,按照 7464.8766 万股的总股本,转让时昂瑞微的估值最高达到 88 亿元。
而杨清华目前所在的苏州汉天下,同样受投资机构青睐。天眼查显示,在 2018 年 3 月至 2024 年 1 月,苏州汉天下完成 9 轮融资,背后机构有湖州中小创投、同创伟业、复朴投资、中关村协同基金、TCL 创投、华山资本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筹划阶段,昂瑞微进行过两次辅导。2023 年 2 月,昂瑞微曾进行过上市辅导备案,但在 2023 年辅导结束后,证监会网站显示中信建投已撤回辅导备案。2024 年 8 月,昂瑞微再次进行上市辅导。
年入 21 亿,亏损难题仍待解
昂瑞微主要从事射频前端芯片、射频 SoC 芯片及其他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及物联网领域,终端客户包括智能手机品牌客户、ODM 客户、物联网客户等。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 5G/4G/3G/2G 全系列射频前端芯片产品以及面向物联网的射频 SoC 芯片产品。
不过,当前国产射频芯片赛道的突围赛依然打得很艰难。
在射频前端芯片领域,现阶段市场份额主要被博通、高通、思佳讯、科沃及 Murata 等国外企业长期占据。而国内射频前端厂商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合计不足 15%(以金额计),尤其在 5G 高集成度模组为代表的高端市场占有率更是不足 5%(以金额计)。
2024 年,昂瑞微营业收入为 21.01 亿元,其中射频前端收入 17.90 亿元,收入排名国内射频前端厂商第三,全球市场占有率为 1.22%。公司射频前端芯片产品已在全球前十大智能手机终端中除苹果外所有品牌客户实现规模销售,包括荣耀、三星、vivo、小米、客户 A、OPPO、联想(moto)、传音、realme。
在射频 SoC 领域,国际厂商布局较早,占据全球主要市场份额,而国内厂商依靠电子产业链优势正逐步崛起。根据 2024 年低功耗蓝牙产品认证数量统计结果,低功耗蓝牙一线梯队的厂商排名为 Nordic、Silicon Labs、泰凌微、TI、Dialog。
2024 年,全球低功耗蓝牙设备出货量约为 18 亿台,昂瑞微 2024 年低功耗蓝牙类 SoC 芯片出货量 0.98 亿颗,测算得到昂瑞微 2024 年低功耗物联网无线连接芯片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约为 5.4%。
从业绩来看,最近三年,尽管公司业绩上升,但仍然处于亏损状态。2022 年、2023 年、2024 年,昂瑞微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9.23 亿元、16.95 亿元、21.01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74 亿元、-3.01 亿元、-1.10 亿元,三年累计亏损 8.848 亿元。
从收入构成来看,昂瑞微主要收入来源于射频前端芯片,该产品贡献的收入占比高达八成。
据招股书,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来自射频前端芯片的收入分别为 7.47 亿元、14.70 亿元及 17.90 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80.95%、86.76% 及 85.21%;来自射频 SoC 芯片的收入分别为 1.71 亿元、1.97 亿元及 2.95 亿元,占比分别为 18.53%、11.65% 及 14.04%。
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昂瑞微毛利率分别为 17.06%、20.08% 和 20.22%,呈现逐年上涨趋 势。从产品线来看,射频前端芯片的毛利率相对较低,而射频 SoC 芯片的毛利率较高。但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昂瑞微的毛利率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研发投入上,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昂瑞微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2.7 亿元、3.96 亿元和 3.14 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9.25%、23.38% 和 14.94%,呈下降趋势。
此次 IPO,昂瑞微计划将募集资金将用于 5G 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的研发与产业化升级、射频 SoC 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升级,以及总部基地和研发中心的建设。
此前,与昂瑞微有过专利纠纷的飞骧科技在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后,重启上市辅导,欲再战 IPO。如今,昂瑞微亲自站在资本市场门前,又能否顺利敲开大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