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 4 月 8 日讯 ( 记者 曹中原 )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002714.SZ ) 今日晚间发布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3 亿元至 48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 上年同期亏损 23.79 亿元 ) ,增幅达 280.75% 至 301.7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45 亿元至 50 亿元,同比增长 282.57% 至 302.86%。这一业绩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标志着公司在生猪养殖行业深度调整期的逆势突围。
量价齐升与成本优化双轮发力
报告期内,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同比大幅增长,其中 1-2 月商品猪销量达 1146.1 万头,同比增长 10.51%,销售均价 14.76 元 / 公斤,同比上涨 6.65%。尽管 3 月生猪价格受春节后消费淡季影响有所回落,但行业供需格局改善推动整体均价维持在 14.5 元 / 公斤以上,叠加公司产能释放节奏加快,一季度出栏量预计突破 3000 万头,创历史同期新高。
公司通过智能化养殖技术应用和精细化管理,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从 2024 年的 14 元 / 公斤进一步降至 2025 年 2 月的 12.9 元 / 公斤,降幅达 7.86%,3 月份,养殖成本更是降到 12.5 元 / 公斤,这一成本水平不仅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更接近公司设定的 2025 年阶段性目标 ( 12 元 / 公斤 ) 。
养殖成本持续优化,行业领先优势凸显
据了解,牧原股份成本下降的核心动力来自饲料原料价格低位运行、疫病防控能力提升以及智能饲喂系统的规模化应用。例如,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环控系统可精准调节猪舍温湿度,降低猪群应激反应,使生猪日均增重提高 8%,料肉比优化 0.15 个百分点。
牧原股份公司预计,2025 年生猪出栏量将达 8000 万头至 9000 万头,其中仔猪占比提升至 15% 以上,以应对行业补栏需求。随着饲料原料价格中枢下移 ( 玉米、豆粕价格同比下跌 15% ) 和智能化设备渗透率提升,养殖成本有望进一步下探至 12 元 / 公斤以下。
尽管当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仍高于 3900 万头的正常保有量基准水平 ( 2025 年 1 月为 4062 万头 ) ,但行业集中度提升和散户退出趋势明显。牧原股份作为行业龙头,凭借成本优势和产能弹性,在价格波动中持续扩大市场份额,1-2 月出栏量占全国比重达 15%,同比提升 2 个百分点。
有分析师表示,牧原股份一季度业绩验证了其在成本控制和产能管理上的行业标杆地位。在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实现盈利反转,未来有望在集中度提升中持续受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