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展 04-08
职业教育, 会不会成为高认知家庭的选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最近跟一个音乐家聊天,他说了一个很有趣的趋势。

不火拼学科支持孩子上中专

他接触的学音乐的学生,也并不像互联网上说的那么卷。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的孩子,虽然学音乐,却未必要火拼几大音乐学院附中,毕竟每个人的天赋不太一样。

他最近教的一个学生,初中成绩一般,肯定考不上重点中学,家里也不折腾,你既然喜欢弹琴,咱们就找个中专的音乐教育专业,先学着,咱也不内耗了。

我当时还挺好奇的,一个家庭环境不错的家庭,就算靠补习,靠给钱,不能把孩子送进一所普高吗?当然是可以的。

但是,对于这个家庭而言,他们考虑的是,既然孩子不是学科考试那块料,我为什么要去强迫她呢?未来社会,就算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考上 985 和 211 都未必能找到工作 , 何况孩子最多能考上个普通本科 , 或者花钱上一个更普通的民办本科 , 把孩子的兴趣牺牲了 , 把孩子的心理健康牺牲了 , 有必要吗 ? 不如让她从中专开始就好好学音乐。

我身边也有很多音二代,他们从四五岁开始就苦练琴,每天两三个小时起步。为什么不卷音乐这条路,既然孩子喜欢。孩子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未来也走不了演奏这条路,没有必要牺牲亲子关系,去逼她练琴了。

她如果喜欢音乐,在哪儿都能学。我的音乐家朋友说,其实现在通道也是很多的,先在中专学,再考高职的艺术院校往上深造,如果家里环境允许,还可以出国留学。任何一个领域都是讲实力的,如果你真的喜欢,学得不错,学习资源到处都有。

如果她才华不够,找个幼儿园当音乐老师,或者到琴行去当个钢琴老师,只要她喜欢,就是不错的选择。现在著名音乐学院出来的学生,绝大部分不也是当机构老师吗?

逐渐被接受的职业教育

我真的要给这个孩子的父母点赞,他们在我的眼里,就是高认知家庭的代表了。

因为我一直关注教育,所以常有朋友来找我咨询,大多数家长的声音都是,现在孩子可怜啊,很可能连高中都读不了,无论如何我的孩子都要考上普高,不管 ta 是不是学习这块料。

与之等比的是,很多家长向我咨询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逼孩子走不适合的路,常常会导致孩子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抑郁症、焦虑症多发,已经是社会共识了。

这些家长,大多也都是名校毕业的。所以,高认知家庭,未必等于高学历家庭。

音乐家朋友告诉我,现在已经有这种趋势,高认知家庭,对于职业教育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一说到职业教育,很多家庭会有刻板印象,确实过去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比较落后,师资和管理都跟不上。但是,近几年,由于国家的大力扶持,我们的职业教育正在大幅度的进步。

前两年,我们教育减法的职业访谈栏目《大咖访谈》刚刚起步时,曾经采访了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院长张友能(见历史文章:)你看看这篇文章,一定会对现在的职业教育有所改观。去年 6 月,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升格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了。

对于家庭环境比较好的高认知家庭,他能够给孩子托底,不需要通过孩子考上 985、211 名校,进八大音乐学院给自己挣面子,既然这样不如就松弛点,把整个教育路线拉长,在职业教育中,让孩子尽早具备一个职业技能,在这个技能中再图下一步的发展。孩子,你慢慢来,我们能够托底。

什么是高认知家庭

不要误解,高认知家庭绝不等于高净值家庭,在财富或者社会资源上,只要中产就差不多了。

高认知家庭和低认知家庭之间,区别在以下几点:

首先,高认知家庭都能够跟孩子平等的交流,在家里动不动打压孩子,不能在饭桌上聊问题的,都不是高认知家庭。

第二,高认知家庭的父母相对比较有思辨能力,不能张嘴就说," 我就是觉得。。。" 满脑子都是偏见,他一旦有思辨能力,就能够理性的思考。

第三,对未来的态度是积极的。他们对孩子的看法是,只要你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都是好的。你拯救不了世界,就报效祖国;报效不了祖国,就回馈家庭;回馈不了家庭,就把自己过得有滋有味,这都是幸福的、有成就的人生。

高认知家庭一定都具备基本的技能,就是善用科技手段获取信息,尤其是 AI 大模型。

大家可以把刚才我说," 孩子初中成绩一般,但喜欢音乐,应该如何规划未来路线 " 这个案例,输到大模型里,它能够给你规划出十几条教育路线,不用考 985,不用去八大音乐学院,也不一定上附中。

以下是豆包的总结:

这些规划的路线中到底合不合理,可以用自己的认知去思辨,也可以以此为基础去验证。但如果你完全不善于搜集这些信息,只停留在过去的认知里,就会成为一个钻牛角尖的、低认知家长,以为考不上名校就没有未来。

十年之后,孩子眼里无光,心理灰暗时,后悔就真的来不及了。

你的认知决定孩子的未来

越是高认知家庭,孩子的选择面越宽,孩子越能够结合孩子个性化的优势兴趣,走向不同的道路;

越是低认知家庭,越是认准自古华山一条路,把所有的资源都砸在成功率极低的名校情结上,最终自相残杀,在独木桥中纷纷坠河

我们要努力做到胸怀和眼光足够宽广,才能留给孩子更多的成长发展的可能性。

本公号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金融产品广告

◀︎特此声明►  

记得点赞、点在看,并且分享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焦虑症 职业教育 音乐 中专 心理健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