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04-09
移动华为中兴汇聚蓉城谋产业链协同,成都发布1500亿电子信息产业场景清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来源:成都市经信局供图)

4 月 8 日,以 " 供赢精采,蓉耀未来 " 为主题的 2025 中国移动产业对接大会在成都举办。

本次大会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成都市投促局指导,中国移动供应链管理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电子产业供应链分会联合主办,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承办,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提升电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产业强链补链,促进上下游企业合作对接。

包括华为、中兴等行业龙头,四川虹信、成都鼎桥、四川天邑等四川本地优秀的行业代表等全国 100 余家中国移动核心产业合作伙伴齐聚一堂,共商产业链协同发展新路径,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会上,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现场发布 209 条电子信息产业机会信息,与中国移动共同发起《进一步加强电子产业供应链深度合作倡议》。中国移动与多家四川本土合作伙伴现场签订采购意向书,签约金额超 30 亿元,商机对接超 100 亿,为产业链上下游带来新机遇。

成都发布电子信息产业场景清单,涉及金融超 1500 亿元

会上,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局长、主任赵春淦按照 " 清单化、项目化、具体化、可视化 " 要求,发布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场景清单。

据介绍,209 条机会信息围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赛道,聚焦智慧装备、AI 基础设施等场景,涉及金额超 1500 亿元,将牵引带动形成市场规模超 5000 亿元。

其中,在集成电路方面,围绕高端器件、技术攻关、数据处理等 6 类细分场景,聚焦项目研发、技术改造、设备采购等 10 大需求,共发布极宽温区量子计算测控芯片技术合作、低空基站通感一体化等 18 条机会信息,涉及金额约 75 亿元,将牵引带动形成市场规模约 220 亿元。

在新型显示方面,围绕高端器件、技术攻关、平台运营等 7 类细分场景,聚焦设备采购、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应用等 10 大需求,共发布高机能半导体材料研发制造建设、OLED 偏光片生产基地项目等 36 条机会信息,涉及金额约 278 亿元,将牵引带动形成市场规模约 850 亿元。

在软件和信息服务方面,围绕技术研究、智慧城市、AI 学习训练等 9 类细分场景,聚焦技术支持、智能化改造、项目建设等 10 大需求,共发布电力行业嵌入式操作系统协同攻关、企业信息安全数字化系统等 49 条机会信息,涉及金额约 10 亿元,将牵引带动形成市场规模约 1000 亿元。

在人工智能方面,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应急等 18 类细分场景,聚焦解决方案征集、项目建设运营等 2 大需求,共发布智算数据中心建设场景、未来交通模拟场景等 98 条机会信息,涉及金额约 1150 亿元,将牵引带动形成市场规模超 3000 亿元。

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围绕工控安全、数据安全等 4 类细分场景,聚焦项目建设、项目研发、应用试点 3 大需求,共发布天府智算西南总部项目(一期)、企业生产控制网络安全防护等 8 条机会信息,涉及金额超 4 亿元,将牵引带动形成市场规模超 20 亿元。

" 以上的场景机会清单不仅代表了成都未来发展方向,也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合作机遇。" 赵春淦表示,希望通过这份清单,让更多的企业家朋友了解成都、走进成都,与成都共享发展机遇。 

聚焦供应链安全,大咖纵论破局之道

当下,电子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聚焦产业供应链对接的大会,现场邀请诸多专家学者、业内大咖头脑风暴,碰撞观点。

中国移动供应链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朱国弟在会上谈到,从全球电子产业发展看,当前市场持续扩大,全球电子材料规模突破 3 万亿元,预计到 2030 年将保持 5%-7% 的年均增速;消费电子、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工业电子与半导体通讯设备,还有汽车电子等等多点开花。

但其同时指出,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竞争愈发白热化,以芯片技术升级为例,3nm 芯片的研发成本已超 15 亿美元,全球仅有少数企业掌握核心技术话语权。在全球半导体制造与消费电子生产格局中,中日台占据 75% 以上份额,而美国在芯片设计、EDA 及核心软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二是供应链风险加剧,周期性波动、地缘冲突、全球资源争夺以及技术封锁等问题突出。美国持续收紧对华半导体管制,限制先进制程芯片的供应,对全球产业链安全构成威胁。近期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更是对全球经济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带来巨大考验。

面对全局,中国电子产业如何破局?朱国弟建议,一是要以开放合作对冲不确定性,同时依靠自主创新构建安全且领先的供应链;二是需强化技术攻坚,加快实现国产替代;三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胡大剑也向钛媒体 APP 等表示,在政策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国产替代进程将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突破,关键领域的技术量产将逐步实现。供应链安全的核心矛盾将从 " 产能不足 " 转向 " 技术自主可控 ",构建 " 研发 - 制造 - 应用 " 闭环生态成为关键。

胡大剑还谈到,数智化助力供应链韧性增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物联网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提升供应链的可视性和预测准确性。企业将更加注重供应链的敏捷性和韧性,通过技术手段快速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

此外,来自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博士生导师、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大成带来《电子产业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主题演讲,为电子产业供应链的健康发展给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华为公司供应链副总裁李星、中兴通讯副总裁周建峰、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公司高级副总裁刘东等则分别就如何构建产供销服业务全流程,持续繁荣产业生态,全力支撑产业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发表主题演讲。

除了带来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国移动还在本次大会上给四川本地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订单。

会上,中国移动与华鲲振宇、四川天邑、四川虹信三家四川本土合作伙伴现场签订了相关设备和产品的采购意向书,推动双方交流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拓展。同时,中国移动还积极促成上游伙伴的深入合作,其中华为、中兴、烽火通信这三家中国移动的重要供应商,也在现场分别与各自的上游四川厂商签订采购意向书,签约金额达 14.5 亿元。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蓬勃,规模达到 1.36 万亿元

  中国移动深化与四川本土企业合作及成都市发布电子行业机会清单的背后,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蓬勃。

近年来,成都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加快构建以链主企业、领军人才、创新平台等为核心的 "5+N" 产业生态,大力开展 " 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 " 和 " 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 " 行动,大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2024 年,成都位居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综合实力全国第 8。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支撑,是国家重点布局的产业,现已构建起以 " 芯屏端软智网安 " 为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产业规模继 2020 年突破万亿后,2024 年达到 1.36 万亿元,稳居全国第六。

成都聚集了京东方等规上企业 2300 余家,培育了卫士通、极米等本土上市企业 32 家,汇聚了辰显光电等国家链主企业 3 家。国内首颗 x86 服务器芯片,全球 60% 的 iPad、50% 的 Macbook 和近一半的高端柔性屏在蓉生产,商用密码、数据安全等产品全国领先。

此外,成都还先后获批建设国家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成渝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中国软件名城、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连续三届成功举办世界显示产业大会,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影响力和显示度明显提升。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中国移动 供应链 成都 产业链 四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