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科技 04-09
“国民神车”放出技术大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 | 周智宇

编辑 | 张晓玲

智能化下半场激战正酣,上汽通用五菱抛出一系列硬核技术,打响了一场突围战。

4 月 7 日晚间的技术进化日上,五菱用神炼电池、灵眸智驾、灵语座舱、灵犀动力四大技术矩阵,绘制了 " 国民神车 " 的新蓝图。

上汽通用五菱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韩德鸿表示,技术创新是产品与规模突破的底色。在电智化、全球化的新时代,五菱特色的技术创新原则是以民为本,不做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而是做普惠大众的必需品。

五菱的 " 技术平权 " 叙事,从电池安全开始。神炼电池 3.0 以 " 五零安全 "(0 自燃、0 扩散、0 进水、0 侵入、0 泄漏)为核心,通过极限设计、极限制造与极限验证三大维度,强调电池安全。五菱也发布了神炼电池 4.0 和全球首款 6C 高锰电池神炼电池 M,后者能够 7 分钟补能 50%,纯电续航超 1000km。

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在 4 月 7 日晚间的交流会上对华尔街见闻表示,动力电池的 " 不起火不爆炸 " 是整个行业的基本共识,国家标准计划《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也会从明年起全部实施。届时动力电池的安全标准会从原有的 5 分钟逃生时间 ",提升到电池热失控后 24 小时不起火。

不过邵杰也表示," 安全 " 有一定边界,是合理车速的安全边界下的安全。对于车企来说,能做的是整个系统性来提升安全表现,包括从以前的被动安全上升到主动安全的维度,电池端的智能安全。

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总经理刘昌业强调,电池安全无等级之分,安全是神炼电池的最大基因。

在智能驾驶方面,五菱选择将灵眸智驾拆解为基础版、标准版、进阶版、旗舰版四大层级,以安全冗余而非硬件配置划分技术等级。进阶版搭载高通 8650 芯片,支持全速域 AEB 和代客泊车;旗舰版配备 500TOPS 算力和生成式世界模型,重点放在 " 学习驾驶风格 " 和语言融合控制上。此外,五菱也推出行业首个商用车安全智驾普及方案。

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架构高级技术官林智桂在交流会上透露,商用车智驾在第一阶段还是以普及智能安全为主,因为五菱的商用车目前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需要以守护驾驶员的安全为主。这也使得现阶段有限搭载的还是安全类的功能。

可以看出对于智驾,五菱展现出一种谨慎、克制的态度。刘昌业强调,今天的辅助驾驶不是替用户驾驶 , 而是让用户开得更轻松,规避更多潜在风险。

在被问及今年以来的 " 智驾热 " 是否会因为近期小米 SU7 事故降温时,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架构高级技术官林智桂认为,这其实给行业、用户提了个醒,让大家更理性地思考智驾,更加理性地使用智驾,让大家更清晰地认知到这个系统还不是无所不能,仍有短板、解决不了的问题。

林智桂表示,从传感器、系统的角度来说,当前智驾总有自己的能力边界,车企要做的则是把这些边界逐步去收窄。在达到工作边界的时候,有更多的手段来提醒驾驶员能够及时回到驾驶状态。提醒驾驶员整个驾驶过程中不要脱离驾驶,不要长时间分心,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安全。

在座舱交互的战场上,灵语 AI 中枢大模型以 0.38 秒的语音响应延迟与 95% 以上的方言识别率(涵盖粤语、川渝话等八大方言),打破了语言与地域的隔阂。深度融合 DeepSeek 后的 "1+N" 智能体架构,让车机不再是冰冷的指令执行者,而是能调度 14 个智能体、理解多音区需求的沟通伙伴。这种无差别交互的设计,恰恰是五菱对 " 普惠 " 的另一种诠释。

灵犀动力则藏着五菱更大的技术野心。灵犀动力 3.0 以十合一高集成电驱、碳化硅功率模块与全域环瀑式油冷技术,将馈电油耗压至 2L/100km,电机极限转速突破 30000rpm,以 " 降本增效 " 逻辑破解性能与成本的矛盾。灵犀动力 4.0 版本基于 800V 高压架构的十二合一电驱,更剑指 "15 万级 30000rpm 性能平权 "。

这一切技术的落地载体,是预售价 13.28 万 -15.58 万元的宝骏享境。作为首搭灵眸智驾进阶版与灵语座舱的旗舰家轿,其纯电与插混双动力布局,既是五菱技术集成的缩影,也是品牌冲击中端市场的信号。

五菱的 " 科技平权 " 叙事,本质上是一场关于安全与普惠的双向革命。当行业热衷于用激光雷达、超充站和算力芯片定义高端时,五菱选择将技术创新的重心投向 " 人民最朴素的焦虑 ",着力于电池是否会自燃、智驾是否足够可靠、方言能否被听懂、油耗能否再低一点等问题。

这种以用户场景为导向的研发逻辑,让五菱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

五菱的野心不止于此。从商用车智驾方案的推出,到灵犀动力向增程系统的拓展,其技术布局始终围绕全场景覆盖展开。无论是创富群体的物流效率,还是家庭用户的出行品质,五菱试图用同一套技术体系满足多元需求,从而构建一个从乘用到商用、从城市到乡村的 " 全民电智生态 "。

这也是五菱解决眼下转型阵痛的解题思路。过去十年时间里,五菱曾从 2015 年起连续四年销量突破 200 万辆,随后则进入波动期,在 2023 年时年销量滑落至 140.3 万辆,去年回升至 154 万辆。今年前 3 个月,五菱全球累计销量 37.73 万辆,同比增长 12.3%。

去年,五菱高端品牌宝骏在换标之后,宣布要在下半年回归主流阵营,但激烈市场竞争下,压力不小。

对五菱来说,向上,五菱的品牌影响力和高端品牌还有差距,它需要用更加硬核的技术来破局;向下,A0 级市场是五菱的核心基本盘,如今面临着吉利星愿、比亚迪海豚等竞争对手的围攻,它要用技术守住地盘。

接下来,则是看五菱的技术牌能否在当前市场里得到用户认可,它的技术创新叙事也围绕着如何让最广大用户享受技术进步的红利展开。当技术回归人民," 国民神车 " 的故事远未终结,它正以另一种姿态,驶向更辽阔的疆域。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五菱 上汽通用五菱 动力电池 技术创新 全球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