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星人 04-14
美团开始猛补课,“不睡觉也要搞AI”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招人的风向透露出大厂们在 AI 上的动向。最近阿里国际传出大幅加码 AI 人才布局的消息引来关注,再早一点,美团的 AI 招聘在社交网络上引起不少讨论。

尤其对美团来说,虽然王兴早就看到了 AI 上的机会,但这家巨头之前迟迟没有明显的 AI 动作,而自 3 月以来,美团不仅忽然亮出了 " 主动进攻 " 的 AI 策略,还给出了交付产品的时间线——今年晚些时候,一款全新的 AI 原生产品将会与用户见面,成为覆盖美团所有服务的 " 私人助手 "。

对比以前在 AI 上的迟缓,现在美团显然要加速前进。不过在具体目标之下,首先还是要解决人的问题。

大厂高管在社交网络公开招人的情况不多见,美团核心本地商业 CEO 王莆中成了例外。不久前他在即刻发帖,邀请对 AI 有强烈热情的同学加入。同时前美团招聘负责人、现 AI 产品经理魏小康还在小红书连续发文,为美团旗下的光年之外招揽 " 猛搞 AI 的疯子 "。

这些信号透露出了美团追赶 AI 的急切。然而不只如此,从内到外,美团都在想办法突出自己的 AI 含量。

美团 AI 变高调,不过方向还有点模糊

把 " 美团 AI 面试 " 打在小红书搜索框,会看到相关词条有 130 万 + 的笔记。同样的格式换成字节或者阿里,关联笔记数量就只有美团的零头了。

在网络社区的存在感,成为了美团 AI 的一个小小的特点。一位即将入职美团、从事 AI 产品相关岗位的求职者告诉硅星人,他感觉 " 美团比较关注 AI" 的理由之一,就是体感小红书上美团发力 AI 的帖子比较多。

你会看到 " 美团 er" 聊公司的 AI 氛围和使用体验,也会从 " 美团发起全民 AI 潮 " 这样的消息看到它对 AI 的重视。据称美团内部关于 AI 的分享会越来越多,各业务线都在往 AI 上靠——不过也有美团员工向硅星人表示,不知道公司到底在 AI 上做了什么。

实际无论是内是外,对美团 AI 的感知都有些模糊。除了王兴之前在财报会议上的表态,美团最明显的 AI 动作是在外界纷纷接入 DeepSeek 的时候,也接入了 DeepSeek。然而其主要用途,是用来生成某个套餐的 AI 智选总结。比如告诉你哪家店的宫保鸡丁饭的鸡肉鲜嫩多汁,哪一款奶茶的茶香浓郁、口感丰富……

虽然不能说这类总结完全没用,但对真实的消费决策能有多少价值恐怕存疑。就像网友反馈,一来 AI 写得太假,不知道是不是它自己编的;更重要的是,如果只是吃个饭就要看一堆东西,那效率就太低了。

换言之,与其说是用户需要 AI,不如说是美团自己需要 AI。这时候,社交网络上两则引起业内人士关注的招聘广告,更具体说明了美团需要怎样的 AI。

一则是王莆中给美团原生 AI 产品招人,另一则是光年之外团队招人。前者基于美团主营业务,目标是智能地满足用户外卖下单、出行就餐等各类个性化需求,实现 " 真正用户视角出发的千人千面 "。后者则是在美团主业之外进行探索," 方向无限制,陪伴、内容、工具、ToB、硬件等都在尝试。

之前王兴判断,AI 演化迅速,有能力改变、颠覆甚至彻底改造每个行业。于美团而言," 既兴奋又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围绕主业的 AI 尝试,可以给美团在新时代锁住下限;跳出主营边界的尝试,有机会给美团探索新的增长空间。

不过这些招聘同样暴露出美团 AI 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重点不明确。比如光年之外的 " 方向无限制 ",给人感觉是 " 没有方向 "。而基于主营业务的 AI 产品,要怎么跟美团各类服务达成有实用价值的结合,也尚不明朗。

拿最有代表性的外卖来说,影响消费体验的主要是外卖是否健康、好吃,这不是 AI 能解决的。即便 AI 可以给出一些点餐建议,但一个人的外卖需求往往通过几家熟悉的饭店解决,找 AI 帮忙,有点多此一举。

" 睡什么睡,起来嗨 ",王兴点赞

头部大厂里,美团对 AI 的态度有着明显变化。虽然早就关注到 AI,但很长时间里,美团对 AI 相当保守。

早在 2023 年 3 月,王兴就在朋友圈提到,Al 大模型让他既兴奋于即将创造出来的巨大生产力,又忧虑这一技术未来对整个世界的冲击。而在当年 5 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他们进一步表示,已经有内部团队建立相关模型并应用。

不过在之后近两年时间里,美团除了持续通过投资做 AI 布局,以及持续推进无人机无人车送外卖,一直没怎么谈论 AI,也没拿出明显的 AI 成果。倒是拓展海外市场、推进即时零售这样的市场战略,一直受美团关注。以至于当王兴上个月表示,美团在 AI 上始终是 " 主动进攻 " 而非 " 被动防守 ",让外界有点意外。

或许是大模型的发展让美团看到了新的机会,又或者是资本市场对 AI 的关注让大厂们不得不去跟 AI 结合,总之,美团要尽快拿出可以值得讨论的 AI 产品了。

这时候,时间成了美团发力 AI 的最大障碍。

前面两则招聘,其实也透露了美团 AI 在时间上的紧张。比如原生 AI 产品的招聘提到了团队风格是 " 简单、高效 ",而光年之外更突出了对效率的重视。它不仅强调要 " 快速试,成了猛搞 ",还明确要求了求职者的 AI 投入度——要有 14*6~7 的时间能给 AI。其中工作时间 12*5 起,其他是自学时间;14*6 是最底线。

这种时间投入无疑会劝退一批 AI 人才,但时间对美团太宝贵了。

实际上,今年 3 月王兴凌晨点赞的美团内网文章,主旨就是呼吁大搞 AI。文中同样提到了 14*6。据硅星人了解,王兴点赞的正是文章最后一句:睡什么睡,起来嗨。

2024 年,美团营收超过 3300 亿,利润超过 350 亿。烧钱不会是这个级别的大厂投入 AI 的障碍,但激烈的竞争争分夺秒,哪怕是模型这样飞速迭代的技术,想要 " 后发制人 ",节奏也不容易把握。

什么时候 "all in",很可能决定一家公司未来多年的走向。在腾讯,阿里和字节们已经基本找到自己节奏后,美团看起来也觉得时机到了。

"23-24 年,由于模型能力的不足,所有做应用的团队都是小打小闹(豆包、元宝本质是基座的附属品),都在验证 0-1, 今年技术成熟了,是大家爆发的一年。" 魏小康在他的英雄帖下说到。

之前 " 睡着 " 的美团 AI" 起来嗨 " 了,这场竞争要更热闹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美团 社交网络 小红书 王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