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社科大学 DBA 博士、AccelByte Fund 亚太区合伙人
在 Web3.0 浪潮下,传统企业正面临一次深层的技术洗牌与模式重构。近日,我们有幸对话到新加坡社科大学(SUSS)DBA 博士研究生、AccelByte Fund 亚太区合伙人蒲国飞(David Pu)。他兼具学术造诣与产业实战经验,依然谦逊的为我们解答。他深入剖析了 Web3.0 的投资逻辑、技术趋势以及商业落地路径,并指出 "Web3.0 是推动企业从中心化向去中心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
聚焦长期价值,锚定三大核心赛道
自 2018 年涉足 Web3.0 领域,蒲国飞逐步构建了以 " 长期主义 + 底层技术价值 " 为基石的投资框架。他深耕 Web3.0 投资与战略领域,致力于探索 Web3.0 如何重塑企业模式。主导或参与孵化了超十个项目(涵盖游戏、DeFi 等),并与 SoftBank 、Fundemantal Labs、Waterdrip Capital、AC Capital 等巨头基金在亚洲市场展开深度合作。
" 我们聚焦于 Web3.0 对价值分配机制与用户参与模式的颠覆性重构。" 蒲国飞强调,优质 Web3.0 项目需具备三大核心特征:其一,可扩展的社区治理机制,确保用户深度参与决策,形成生态共识;其二,可持续的代币经济模型,避免 " 庞氏陷阱 ",实现价值与业务增长的紧密绑定;其三,可复制的商业闭环,如游戏领域的 " 用户 - 平台 - 生态 " 飞轮效应,或 DeFi 的 " 流动性 - 收益 " 循环机制。
( 2025 年 1 月在日本东京,全球 Web3.0 开发者大会上的演讲 )
Web3.0 不是技术工具,而是新型信任基础设施
目前在新加坡社科大学攻读 DBA 学位的蒲国飞,研究方向聚焦于 "Web3.0 驱动企业去中心化转型 "。通过深入分析 Uniswap、IBM、沃尔玛等案例,他揭示了 Web3.0 在金融、供应链、内容产业三大领域的变革潜力。在金融领域,代币化资产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流动性;在供应链领域,Web3.0 技术实现了全流程溯源,如沃尔玛的溯源时间从 7 天缩短至 2.2 秒;在内容产业,NFT 重构了创作者经济,释放了长尾价值。
( 2025 年 4 月在香港 Web3 嘉年华活动上 )
Web3.0 处于 " 基础设施红利期 " 前夜
蒲国飞认为,当前 Web3.0 行业仍处于 " 基础设施红利期 " 的早期阶段,底层协议、跨链通信、身份认证等基建能力亟待完善。下一轮爆发将由 " 实体经济结合的垂类项目 " 驱动,如游戏链上资产的跨平台流通、供应链金融的信用数字化、数字身份的用户主权化等。
" 我们正在为未来三到五年的商业生态奠定基础。" 他坦言,尽管短期面临政策风险与商业模式验证的挑战,但长期来看,Web3.0 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 " 新基建 "。
学术 + 产业双轮驱动,构建战略图景
据悉,蒲国飞正在构建一个贯通产业链与知识链的 Web3.0 战略图景。他表示,在学术上,DBA 研究为他提供了理论框架,指导投资决策;在产业上,孵化项目验证了商业闭环(如供应链管理降低 20% 信任成本)。
( 2024 年 10 月在新加坡与美国林氏集团董事局主席林建忠先生共同讨论研究亚太战略发展和区域合作 )
"Web3.0 不仅是技术,更是重构商业文明的底层逻辑。" 蒲国飞强调,企业需主动拥抱 Web3.0,从 " 中心化控制 " 转向 " 去中心化协同 "。Web3.0 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商业文明的范式转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