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科技 04-15
小鹏自研图灵AI芯片将于今年Q2量产上车,性能超英伟达 Orin X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4 月 15 日消息,日前,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小鹏全栈自研的图灵 AI 芯片将于今年第二季度量产上车,首发搭载于全新车型。此外,这一芯片还将被运用到小鹏 AI 机器人、飞行汽车等产品上。

根据此前的消息,小鹏汽车于去年 8 月宣布自研图灵芯片流片成功,根据披露,该芯片集成 40 核处理器,可本地运行 30B 参数的 AI 大模型,远超当前主流自动驾驶芯片的处理能力。

相比英伟达 Orin X 的 254 TOPS 算力,小鹏图灵芯片要高出不少,只比还未量产的英伟达 Thor 的中配版低一点。但通过深度优化,图灵芯片算力利用率可达 100%,显著降低冗余成本。

此外,图灵芯片在架构上针对神经网络进行专门优化,集成双 NPU 和独立安全岛设计,既保障了复杂环境下的感知能力,又强化了功能安全冗余。这种软硬一体的设计思路,打破了传统车企依赖通用芯片的局限性,为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提供了硬件基础。

小鹏此次量产图灵芯片,最受关注的是其与英伟达的 " 脱钩 " 策略。知情人士透露,小鹏未来全新车型将全面搭载自研芯片,不再计划采用英伟达尚未量产的 Thor 芯片。这一决策背后,既有成本考量,也反映出车企对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

在智能驾驶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芯片已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小鹏通过自研芯片,不仅能更灵活地适配其 XNGP 智驾系统,还可将技术复用至 AI 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多元场景,构建跨终端的 AI 硬件生态。这种 " 一芯多端 " 的战略,或将为车企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尽管技术参数亮眼,图灵芯片的量产仍面临多重考验。首先,芯片车规级认证与大规模装车的可靠性需经市场验证。其次,小鹏需解决生态兼容性问题——此前基于英伟达 Orin 开发的软件能否平滑迁移至自研平台?尽管官方称去年 10 月已跑通智驾功能,但复杂场景下的稳定性仍需观察。

此外,行业竞争态势不容忽视。特斯拉的 FSD 芯片、华为昇腾系列均已实现装车,而蔚来、理想等新势力也在加码芯片研发。小鹏若想凭借图灵芯片建立壁垒,需在算法迭代、开发者生态建设上持续投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英伟达 ai 小鹏 图灵 芯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