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北航 04-15
段永平退网事件中的逻辑谬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游戏寿司,作者:何北航,题图来自:AI 生成

4 月 10 日,知名投资人段永平宣布暂时退网。

笔者一直很关注这位投资界前辈,从他那里学到很多。了解来龙去脉后,发现批判段永平的言论组合成了一座大型逻辑谬误博物馆。

这些言论的主要特征是:

基于情绪做判断

诛心论

将事物简单 " 标签化 "

弱逻辑或不可证伪的逻辑

追求 " 纯粹完美 "……

而推荐算法构建的信息茧房强化了这些逻辑谬误,最终得出的结论自然漏洞百出。

如果错误结论只停留在观点还好,有些人则是用逻辑谬误去做决策,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游戏行业类似的逻辑谬误数不胜数,例如:

某游戏推出新的氪金机制引发玩家声讨,运营方汇报时说是 " 友商水军抹黑 ",这是基于情绪做判断;

《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和《原神》火了,纷纷上马开放世界,这是将事物简单 " 标签化 ";

某开放世界把元宇宙、捉宠、NFT、抽卡什么火缝什么,这是追求 " 纯粹完美 "……

下面笔者会罗列一些段永平退网事件中常见的逻辑错误,分析它们的错误根源和危害。

用情绪决策

股民中最常见的逻辑错误就是用情绪(又称感觉 or 直觉)决策。

听到好消息,或者是支持自己判断的消息,就不假思索接受;坏消息和不支持自己判断的消息,提出各种严苛的要求,试图证伪。

尤其是在中国散户只有做多机制,大家就更热爱 " 好消息 ",打击 " 坏消息 ",这就是 " 新时代的花剌子模信使 "。

在批判段永平的言论中,有一类就是 " 你为什么抄底美股不抄底 A 股?"" 为什么不买比亚迪给中国经济做贡献?"

然后再诉诸动机,例如:" 因为他是美国人 ",自己觉得逻辑闭环发现真相。

可以说,绝大多数散户都是在用情绪决策:股价低点时听到坏消息被吓得交出筹码,高点时听到好消息欣然进场接盘 ……

然后纳闷为什么自己每次一买就跌一卖就涨,丝毫没考虑过自己的决策方式有什么问题。

这里要说明的是:用情绪决策的特点不是说完全不考虑逻辑,而是对顺从自己情绪的观点降低要求,对不符合自己情绪的观点百般苛刻。

例如段永平在 94 美元买了些 NVDA,知乎上有位博主怒骂他 " 结果股价跌到了 86",意思是他买贵了。

他也不看看这个 86 的股价持续了多久(下图红圈处),也不想想有多少人能每次稳定买在最低点。

段永平曾说过:" 常胜将军的意思是赢的比例高而已,百战百胜则是神话 ",而有些网民则是要求大佬们 " 百战百胜 ",每次还是 " 大胜 "。然后用 " 巴菲特认错 "" 段永平买贵 "" 格雷厄姆亏损 " 的论据说明大佬们 " 不过如此 "。

这么严格吗?

wayne 讲过一个段子说得很好,行业内有些老板的要求严格到了脱离实际的地方,其实就是以自己的情绪做决策。不然你看他自己认同的观点是不是也提出了如此苛刻的条件?

诛心论

有些人用情绪下判断后,很快会诉诸动机,开始分析对方有什么目的。

这次就有一些网民开始分析段永平的动机,然后有些帮腔的说 " 合理合理 "。有一种最奇葩的观点说段永平给浙大捐款是对 " 东升西降 " 的 " 投名状 ",看他分析得还头头是道都感觉有些好笑。

诛心论,说白了就是指责对方 " 给了一碗钱吃了两碗粉 ",因为内心是没法自证的。

被诛心论迷惑的常见于被推销员甜言蜜语忽悠买保健品的大爷大妈。

有些同学纳闷为啥被骗的老人对推销员言听计从,但对子女却百般提防,就是因为推销员在老人心中建立并强化了一种从动机出发的思维。

推销员会利用老人对衰老乃至死亡的恐惧,把 " 不买保健品 " 的行为诉诸 " 不希望父母健康长寿 " 的动机。

例如:我(推销员)希望叔叔阿姨健康长寿,原本 9998 的保健品特意争取了内部优惠价只要 998,哥哥姐姐为什么不愿意花点儿小钱让父母平平安安呢,我真的不理解啊 ……

慢慢的,老人内心就建立起一种意识:子女不给自己买保健品是希望自己早死。

老人们的常见思维模式是:先假设对方的动机,如果这个动机能解释对方的行为,就对这个动机深信不疑。

老人们有这种思维不奇怪,因为过去的教育就是在建立并强化这种认知。可怕的是有些年轻人也是喜欢 " 诉诸动机 ",如果你说外国好就是 " 崇洋媚外 ",要把你打倒。

在游戏行业,笔者见过很多诉诸动机的指责,例如前面说的把 " 负面舆论 " 解读为 " 友商水军作祟 "。

但这种诛心论往往没有资料和数据去证明,例如之前小米广告引发某日本手机 KOL 不满,有人说他是其他手机公司水军。

但笔者去研究了此人过往的言论,他很早就开始用小米,一直在宣传小米,这是黑小米的友商水军吗?

也许有人会说,你说诛心论不好,但你能证明他 100% 不是这么想的吗?

诛心论的核心缺陷在于:几乎所有的动机都能推出几乎所有的结果。

丈夫回家路上买了一束花,如果诉诸动机,可以解读为内心有鬼,也可以说是心血来潮浪漫一把,还可以做出其他解读。

夸一个游戏,诉诸动机可以说是 " 收钱了 "or" 捧杀 ";骂一个游戏,同样可以说是 " 收钱了 "or" 打击 "。

如果一个人喜欢从诛心论角度思考,那他的认知就取决于谁嗓门大以及他更相信谁。

事物简单 " 标签化 "

有些批判段永平的观点把 " 价值投资 " 理解为 " 不使用衍生品 " 和 " 不空仓 ",然后指责段永平使用衍生品,这个观点有些把 " 价值投资 " 简单标签化了。

包括大资金的买入卖出和 " 空仓 ",和普通散户的小资金完全不是一种操作逻辑,但很多网民也把这个事情简单标签化了。

对于腾讯、茅台和英伟达的判断,也不会如大家所想的那样是 " 好股票 = 买了就赚 ",也被简单标签化了。

长远来看,买纳指、标普 500 都能跑赢通胀,这就是标准的价值投资。如果你纠结于短期的涨跌,那么你所理解的 " 价值投资 " 和别人理解的 " 价值投资 " 不是一回事。

就像前面提到的知乎用户说段永平买在 92" 不是最低点 ",其实只要等英伟达涨起来,根本不必拘泥于这几块钱的差异。

张一鸣 10 亿打包买下 Musical.ly 和附带的 News Republic 和 Live.me,买贵了吗?

张一鸣创业时省钱把公司安在锦秋家园,是穷抠搜吗?

很多事情不能如此简单地标签化处理。

游戏行业中也充斥着大量的 " 简单标签化 " 思维,例如 " 开放世界 "" 搜打撤 "" 电子竞技 "" 二次元 ""IP"……

其中大部分都是把一些很复杂的事物简单标签化,让听众觉得这些东西很简单,还能点石成金,实际上完全不是。

以二次元为例,日本一年出多少动漫,其中有多少真正能火能持续?为什么中国游戏公司就能觉得自己做一个二次元画风的游戏,就一定有玩家来买单呢?

大厂们立项了一堆二次元失败,又把责任推给 " 二次元不再流行 ",结果米哈游横空出世又打脸了。

这种事情在一轮又一轮重演。

什么是独立思考

有些同学,以为自己提出的理论逻辑闭环,就以为自己是在用逻辑思维。

用这套逻辑推理出一个理论,就以为自己在独立思考。

其实并不对。

逻辑闭环仅保证结论在形式上的自洽性(即内部无矛盾),但无法保证其实质正确性(即与客观事实或真实前提的一致性)。

而独立思考,需要广泛接收多方信息,核查数据来源,判断推理是否存在谬误和认知偏差,提出可证伪的实验机制 ……

经过这一套流程得出的结论,才称得上是逻辑思考。

但很多网民是听了一套看起来合理的逻辑,就觉得这是事件的真相。

例如,有个雪球用户有以下两个观点:

1. 认为段永平投资丁磊是有信息优势,说他们认识;

2. 苹果过得好是美国打压华为。

有些人就是一查:丁磊和段永平认识,属实;美国打压华为,也属实;好了,他经过自己推理认为此结论为真。

这就是很标准的" 自以为在独立思考 "。

你不妨问问他,丁磊是只找了段永平一人吗,其他人都没有信息优势吗?王琼主导投资的海纳亚洲创投基金 " 捡漏 " 字节跳动,是因为她有信息优势,朱啸虎没有吗?

因为两个人认识(还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就说这是信息优势,这实际上是一个 " 不可证伪 " 的理论,因为如此大额的投资,投资者必然要调研被投企业,自然就会 " 认识 " 啊!

就这种逻辑还有很多人认同,就可以了解到我国的逻辑教育有多么落后。

类似的情况在游戏行业也有,有人列举了成功的开放世界游戏,得出结论是大家都爱玩开放世界,不做开放世界就落伍了,没人玩了。

老板们按着这种思维一看,果然,那重金加码开放世界。

实际上有那么多没做开放世界的成功游戏他没说,也没说那么多做了开放世界的暴死游戏,老板们以为自己是独立思考,实际上还是被牵着鼻子走。

追求 " 纯粹完美 "

有一类批判段永平的观点,提出了不切实际的极高要求。

他们的意思是,必须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必须做对每一次选择,必须公开持仓每次操作都得向大家汇报,让大家跟着你赚钱,不然就要骂你。

这可能吗?不可能啊。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不犯错。

但是有些同学,别人做对了就是 " 那谁不会 "" 多简单 "" 我上我也行 ",把别人的成功简化为运气。

别人犯错了就上纲上线,一错毁所有," 祛魅 ",实际上他提出的完美要求就没人能做得到。

结语

笔者一直有关注段永平的观点,获益匪浅,但笔者不会跟从段永平的操作,跟从大佬的操作实际上也是一种把事物 " 简单标签化 "。

批判段永平的那些逻辑谬误,也不是仅在股市上出现,游戏行业投资行业也常见类似的思维。

未来有机会我会从实际案例出发,为大家讲解这些错误思维的问题点和原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游戏寿司,作者:何北航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段永平 a股 美国人 知乎 ai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