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杜宇
4 月 15 日晚间,银之杰(SZ300085,前收盘价:32.05 元,市值:226.5 亿元)发布的 2024 年财报再次将公司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营收同比下降 15.02%,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至 1.29 亿元,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也不进行任何股本转增。这样的业绩表现,无疑让投资者对银之杰的未来感到担忧。
从 2021 年开始,银之杰就陷入了持续亏损的泥沼。过去四年间,公司累计亏损高达 5.22 亿元。更令人关注的是,在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实控人却多次通过减持套现。2021 年 3 月起,几位创始人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大宗交易等方式进行套现。陈向军套现了 1.05 亿、李军套现了 1.38 亿,第二大股东何晔再次套现 1.9 亿元。2024 年 9 月,银之杰公告,9 月 13 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学君、陈向军、李军与卓海杭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三名实控人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卓海杭转让其所持有公司 4946.20 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7%,交易总价款约为 3.48 亿元。
这种在公司困境中 " 疯狂收割 " 的行为,无疑引发了市场对管理层责任感的质疑。
公司实控人的频繁减持行为,不仅削弱了市场对公司的信心,也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不稳定。在业绩下滑与股东减持的双重压力下,银之杰的未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笔者认为,面对当前困境,银之杰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积极探寻破局之路。公司应优化业务布局,聚焦核心竞争力,提升短彩信通讯服务、电子商务和金融软件等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同时,公司还需加强内部治理,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在资金管理方面,公司应合理规划资金用途,优化资本结构,避免过度依赖股东减持来解决资金问题。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增强市场信心,稳定股价走势。
银之杰的困境并非个例,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经济环境不确定的当下,许多企业都面临着类似的挑战。然而,企业能否在困境中实现逆袭,关键在于管理层的决心和行动。对于银之杰而言,只有通过优化业务布局、加强技术创新和提升治理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则需密切关注公司的具体举措和成效,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