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云鼎 e 学堂 ,作者云鼎 e 学堂
作者 | 云鼎 e 学堂
来源 | 云鼎 e 学堂 管理智慧 AI+
咨询合作 | 13699120588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京东、阿里等企业的快速响应,不仅是为外贸企业架设转型之桥,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经济的韧性密码:以市场活力承接国家意志,用技术创新化解外部挑战。当 " 云享会 " 频道里上万款外贸优品被消费者加入购物车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商品的流动,更是一个国家在全球化变局中破浪前行的决心。
2025 年 4 月,美国政府新一轮关税政策如寒潮突袭,全球贸易版图再掀波澜。
面对这场" 没有硝烟的战争 ",中国外贸企业并未退却,反而以一场集体转型的" 破壁行动 "回应挑战。
京东、阿里旗下盒马等零售巨头率先亮剑
——京东宣布 2000 亿元采购出口转内销商品,盒马开放 24 小时外贸企业入驻绿色通道,永辉、华润万家等企业紧随其后。
这场由平台经济主导的" 出口转内销 "战略,不仅是一场商业自救,更是一次国家意志与市场智慧的共振。
京东的 "2000 亿承诺 ":
从采购到生态的全链路赋能
京东的 2000 亿元扶持计划,堪称中国零售史上最具魄力的内销转型行动。
根据其官方披露,未来一年内,京东将通过自营模式直接采购外贸企业优质商品,并依托供应链优势开设 " 外贸优品专区 ",以流量倾斜、全渠道营销加速商品流通。
这一战略的深层逻辑在于" 精准输血 ":
外贸企业虽具备过硬生产能力,却因缺乏国内渠道运营经验而举步维艰。
京东的驻点采销团队、密集培训体系和补贴政策,犹如为 " 旱地 " 开辟灌溉系统。
例如,外贸企业仅需在京东 APP 搜索 " 开店 " 即可 0 元入驻,最快 1 分钟完成流程,这种 " 电商速度 " 彻底打破了传统零售的时空壁垒。
更值得关注的是,京东提出" 防止低价内卷 "的承诺。
通过流量分配机制优化,平台既保障了消费者获得高性价比商品,又避免外贸企业陷入价格战泥潭
——这正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从 " 以量取胜 " 转向 " 以质突围 "。
盒马的 " 云享会 " 革命:
重构消费场景的破局之道
当京东以规模采购打开通路时,阿里旗下盒马则另辟蹊径,通过 " 云享会 " 频道重塑外贸商品的消费场景。
这个脱胎于 " 盒马云超 " 的创新平台,将百货、家居、母婴等外贸品类从传统商超货架搬入数字空间,以" 一日三餐外的生活美学 "重新定义用户需求。
盒马的战略亮点在于 " 三级仓网体系 " 与 " 协同研发 " 双轮驱动。
前者通过物流网络优化实现全国次日达覆盖,后者则联合外贸企业开发符合国内趋势的自有品牌。
例如,某电动滑板跨境企业通过与盒马数字化团队合作,仅用 45 天便推出适配城市短途通勤的新品,成功打入年轻消费市场。
这种 " 供应链 + 数据洞察 " 的模式,让外贸企业从代工生产向品牌运营跃迁成为可能。
零售联盟的 " 集团军作战 ":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协同
永辉超市的 "15 天极速上架 " 承诺、华润万家 2000 家门店的分级落地策略、联华超市的专项营销资源倾斜,共同构成了零售业的 " 联合舰队 "。
武商集团联合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起的供应链优化倡议,更将数据支持与促销活动结合,形成 " 线上流量 + 线下体验 " 的立体攻势。
值得深思的是,这些举措背后有着清晰的顶层设计脉络。
商务部主导的 " 外贸优品中华行 " 活动、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拓展内销市场倡议书》,为市场力量提供了政策坐标系。
这种 "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 的协作机制,正是中国经济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战略敏捷背后的 " 中国基因 ":
速度、温度与韧度
纵观京东、盒马等企业的行动轨迹," 敏捷响应 " 成为关键词。
从 4 月 9 日行业协会研讨会,到 11 日多家企业同步官宣扶持计划,短短 48 小时内完成战略部署——这种效率在跨国巨头中堪称罕见。
其底层支撑是中国数字经济积淀的数字化能力:
京东的智能供应链系统可实时分析全国消费数据,盒马的 AI 选品算法能精准预测区域市场需求。
更深层次的力量源自企业的家国情怀。
京东在公告中强调" 在商务部指导下服务国家战略 ",盒马将政策响应写入开放通道的官方声明,这些表述绝非公关话术。
当某外贸企业主感慨 " 终于不用在低价甩货和停工裁员间抉择 " 时,平台经济的社会价值已超越商业利润。
转型之战的启示:
从应急纾困到长期主义
这场出口转内销的浪潮,正在改写中国零售业的竞争逻辑。
短期看,2000 亿采购计划为外贸企业化解库存危机;
长期观之,京东吸收优质供应链打造自有品牌、盒马通过协同研发培育新品类的策略,实为平台构建竞争壁垒的战略投资。
专家指出,当前举措兼具 " 止血 " 与 " 造血 " 功能:
既通过快速入驻解决现金流问题,又以数据赋能引导企业适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中国企业在应对贸易摩擦时展现出的 " 反脆弱性 "。
当外部压力试图迫使产业链外迁时,国内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与数字基建优势,反而成为吸引全球产能的磁石
——这或许才是对贸易保护主义最有力的回应。
结语
关税壁垒可以抬高商品价格,却无法阻挡创新与团结的力量。
京东、阿里等企业的快速响应,不仅是为外贸企业架设转型之桥,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经济的韧性密码:
以市场活力承接国家意志,用技术创新化解外部挑战。
当 " 云享会 " 频道里上万款外贸优品被消费者加入购物车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商品的流动,更是一个国家在全球化变局中破浪前行的决心。
这场战役没有退路,亦无需退路
——因为破壁者的字典里,永远写着 " 向前 " 二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