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前天
在外滩遇见中式装饰艺术派建筑①女青年会大楼,美籍华人建筑师的“中国装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1925 年 4 月,巴黎国际博览会开幕,这在多年后被学术界视为 " 装饰艺术 " 风格确立的标志,至今恰好 100 周年。

上海被认为是仅次于纽约、全球装饰艺术派建筑排名第二的城市,尤其是衍生出了融合中式韵味的海派分支,别创一格。走进外滩风貌区,便可遇见中式装饰艺术派大楼,于万国建筑群中领略近代 " 国潮 " 魅力。

今日外滩风貌区,曾是 19 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获准建立的西人最初定居点,此间也成为西方建筑学在上海地区的最早登陆场。之后的数十年间,外滩建筑群拔地兴起,是为近代上海城区之肇始。

数幢中式装饰艺术派建筑佳作跻身此处,有女青年会大楼、亚洲文会大楼、中国银行大楼、大陆银行大楼、聚兴诚银行大楼等等。诸楼自北向南分布,相距不远,从外滩源出发,经北京西路转进中山东一路,再转进九江路,即可遍历。

洛克 · 外滩源虎丘路鸟瞰 摄影:田方方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大楼(旧址,在本文中简称 " 女青年会大楼 "),位于今圆明园路 133 号,于 1929 年始建,1932 年开幕。

女青年会大楼   版权所有:洛克外滩源

大楼总高八层,六层及以上设退台,二层及以上为 U 形走廊布局,设有两部并列的电梯和三部分散的楼梯。在立项之初,业主已考虑将大楼的二至六层用于出租。在自用楼层的设计方案中,一层有报告厅,七层有办公室、小礼拜堂和阅览室,八层有起居室、露台、厨房、餐厅。

女青年会大楼主入口及墙身

大楼的建筑师李锦沛(Poy Gum Lee)是美籍华人,祖籍广东台山,出生于纽约。他在美国开启职业生涯,后被派遣到中国,协助驻华青年会办事处主任建筑师的设计工作;1927 年,他创建了李锦沛建筑师事务所,以新式 " 中国装饰 " 风格闻名。女青年会大楼需要兼做办公楼、社交会所,并对外出租,又选址在摩登繁华寸土寸金的地段,故李锦沛在建筑平面布局和体量形式上,均充分考虑功能摆布的效率和灵活性,并选用时尚的装饰艺术派风格,同时充分运用了他极为擅长的中式母题。

女青年会大楼须弥座

大楼的装饰高规格地参照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法式。

在大楼底部,须弥座有石雕莲瓣纹。在大楼临街主入口的石材门罩上,筒瓦披檐有勾头滴水,门框有云纹和回纹,对开木槅门扇的槅心有三交六椀菱花图样。在大楼外墙上,窗槛墙和压顶部位有石雕回纹,五层正中的压顶部位有石雕如意式云头纹与石雕匾额;在大楼内院敞廊上,琉璃瓦披檐有勾头滴水、额枋有和玺彩画的勾线,靠背栏杆有望柱、寻杖。在大楼室内,主要公共区域的天花有传统和新式的多种彩画。

女青年会大楼内院敞廊

图片除说明外均为作者提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外滩 艺术 上海 纽约 洛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