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昨天
不能拿用户做测试 工信部发文严禁智能电动车“半成品”上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4 月 16 日,工信部发布通告,要求汽车企业充分开展 " 组合驾驶辅助 " 测试验证,且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据通告内容,4 月 16 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召集国内主要汽车企业代表,组织召开了 "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 "。工信部在会上强调:汽车企业要充分开展 " 组合驾驶辅助 " 测试验证,明确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 " 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不久前发生的电动汽车重大交通事故,使智能电动车汽车的安全性面临广泛质疑,也使得这次会议传递出的风向备受关注。从目前行业内传出的消息来看,过去几年不断升级的短周期新车开发现象将降温,在整治 " 内卷 " 的思路下,相关部门正在努力将中国汽车业拉回到围绕 " 品质 " 和 " 安全 " 展开竞争的正确轨道上。

300 字通告背后

工信部通告中所称 " 组合驾驶辅助 ",是目前汽车领域惯用的 " 智能驾驶 "、" 自动驾驶 " 等术语的官方说法,该说法有望成为统一术语。此外,对 " 功能边界 " 和 " 宣传水分 " 的规范性要求,以及对车企作为质量安全主体的强调,都在有针对性地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

虽然上述通报仅 300 字,并未提出与智能电动车安全相关的技术标准调整,但一份未得到官方确认的会议内部纪要已经流出并被广泛讨论,该纪要显示:共 19 家车企和华为参加了会议。就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问题,装备一司提出明确要求: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不允许进行公测,都要走公告;必须充分验证,不能拿用户去做测试;且要规范宣传,不要扩大宣传。

不准拿用户当 " 小白鼠 " 的规定一旦被确认,将对行业产生明显影响。招募用户进行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公测已是当下车企的普遍做法。2024 年年底,小米汽车就曾在微信公众号发布 " 车位到车位先锋版千人体验团招募 " 的消息,招募对象是小米 SU7 Pro 和 SU7 Max 车主。

招募用户做公测,对车企而言,既是一种宣传,也是节省成本和缩短测试周期的做法,但其风险和数据专业的可控性较低。该模式被禁止后,仿真测试或将成为首选,头部大型车企所拥有的专业测试配套条件也将成为其竞争优势。

" 不准公测 " 和 " 车企必须充分测试 " 的要求同时下达,意味着工信部将严防 " 智能电动车半成品 " 的上市,预计车企的开发周期和成本都将有所上升。

据上述会议纪要披露,工信部同时要求车企规范术语名词和相关功能的使用 : 一,不能出现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能驾驶、高阶智驾等说法,统一称为 "(组合)辅助驾驶 "; 二,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将不予受理申报,建议用 " 记忆泊车 " 等功能代替;三,不要出现脱手、脱眼的描述,使用 " 驾驶员运动脱离 " 和 " 视觉脱离 " 代替。

此外,要求 LCC(车道居中辅助系统)和 NOA(领航辅助驾驶)有避碰测试,并规定了测试报告应包含的内容。

虽然上述会议纪要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从加强测试和规范宣传的统一思路来看,近两年智能电动车领域的无序竞争和过度宣传做法将被逐渐纠正。

车企齐喊 " 安全第一 "

从此次会议的主题来看,旨在沟通《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的落实情况。《通知》在今年 2 月 28 日由工信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旨在通过严控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以及车载软件的稳定性,来确保汽车产品的安全。

《通知》要求企业申报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时,应当完整、准确填报有关技术参数,涉及产品功能和性能的,还应当提交相关检验检测报告等材料,同时要求深化产品沙盒监管;要求车企及时提交搭载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深度测试方案、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方案及前期测试报告等材料。

上述会议纪要提及,《通知》的一个目的是降低频繁 OTA,做好版本的风险管理,验证充分后再上车;对频繁 OTA 的企业,要重点审查;紧急 OTA 须走召回程序,立即停产,在通过市场监管总局审批后再 OTA。

在行业管理针对安全风险收紧的同时,车企也开始集体表态对 " 安全性 " 的重视。4 月 15 日,华为鸿蒙智行发布 " 安全倡议官 " 活动;吉利集团官方微博从 4 月 15 日以来连续发文,强调 " 安全第一 " 是吉利的基因,并直播电池安全和整车碰撞测试;长城 4 月 17 日发布预告,将进行安全碰撞测试直播。

从 4 月 15 日到 16 日的短短两天内,国内约有 10 款新车集中发布,皆将安全性作为重要指标进行强调。广丰、宝骏等车企还在微博端展示电池安全和 AEB 功能的可靠性。

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国标和产品管理法规的制定进展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相关主管部门将进一步规范该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节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工信部 智能电动车 智能网联 虚假宣传 自动驾驶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