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将移风易俗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调整充实红白理事会,吸纳老党员、乡贤、网格员等组成‘文明劝导队’,通过表演、入户宣讲等形式宣传移风易俗工作。"4 月 20 日,在藁城区梅花镇倪家庄村,记者看到张贴在村里公告栏中的移风易俗倡议书。该村党支部书记胡立民介绍,如今,除了看得见的村庄环境悄然发生变化,看不见的民风也正润入心田。
近年来,藁城区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新时代新风等系列活动,在 " 婚丧嫁娶 " 方面,发挥 " 两会一约 "(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的作用,引导村民红白喜事从俭,改变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使得全区群众精神风貌持续改善,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 应该自觉抵制高价彩礼,不要把仪式和婚俗作为衡量婚事的标尺…… " 藁城区贾市庄村相关负责同志说,红白理事会成员经常结合生活中的身边事,引导身边的年轻人要转变思想观念,同时对于 " 零彩礼、低彩礼 " 的新婚夫妻,村里还给予嘉奖。
据了解,藁城区各村依照本村村情制定修订了村规民约,规范了红白事操办标准,对席面规模、用车数量、办事天数、仪式程序等做出了具体规定。不仅如此,藁城区各村还陆续加强了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的建设指导,积极开展邻里互助、道德评议等活动,推动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的执行,引导农民群众自觉践行移风易俗。
村规民约实起来,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群众组织动起来,带动村民自觉践行。村规民约不仅要用,还要有奖励,激励机制建起来,才能为培育乡风文明注入新动能。一场以 " 德善驿站 " 为载体的基层治理实践正在悄然改变藁城的乡村面貌。
" 德善驿站 " 从试点探索到全域覆盖,从 " 比吃比穿 " 到 " 比积分比风尚 ",藁城区通过创新 " 积分制 + 道德评议 " 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民日常生活,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德治新路径。截至 2024 年底,全区居民累计使用德善积分兑换物品价值 21 万元,最高个人积分达 320 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文明健康、勤俭节约的理念如春风拂面,悄无声息地融入藁城人民心里;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如灵动画笔,细腻勾勒出藁城幸福底色。
记者:刘立芳 通讯员 王凯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