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电影 04-23
聊斋很超前,宋祖儿版聊斋很封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豆瓣热榜第一,近两万人 " 想看 "。

上线后,火速登顶本月数据冠军。

粉丝大夸特夸:

" 中式恐怖 "," 新一代的《聊斋》"。

中式恐怖

有小时候聊斋的感觉

路人毫不留情,贴脸开大。

男主演技好油腻

原声有气无力

相比恐怖片本身,更叫人害怕的,是内娱古偶已然进入了下一个境界——

谁占据了粉丝,谁就能重新定义 " 经典 "。

无忧渡

2025,毫无疑问是内娱 " 聊斋 " 大年。

前有《无忧渡》百度百科介绍,这是一部 " 聊斋单元古装剧 "。

后有正儿八经的新《聊斋》开机,主演陈瑶、林允。

本剧主演宋祖儿,任嘉伦。

比他们的角色更有 CP 感的,是两人虚张声势的演技和台词。

宋祖儿饰演的女主半夏,出身高贵。

因为小时候的遭遇,意外获得一只能看见超自然生物的眼睛。

早被拍烂的设定——

△ 2002 年郑秀文《我左眼见到鬼》

要不怎么说是热衷于致敬呢。

再往下看。

男主久宣夜(任嘉伦 饰)是远近闻名的捉妖师,出身于捉妖世家,算半个二代。

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但是呢?

在他和女主邂逅后,二人不出意料遇到的怪人怪事,却十分令人眼熟。

荒山野岭,鬼神冲喜,看起来壮观。

Sir 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林正英《新僵尸先生》的名场面 " 红白双煞 ",一部诞生于 1992 年的电影。

再比如,半夜 12 点对着镜子削水果的女人。

要求果皮还不能断,断了就没用了。

别的不说,这是把小学生的都市怪谈搬进了古偶里吧。

再加上长生不老,靠杀人来永葆青春的美女。

以及为她杀人,深情舔狗的男妖精。

就想问,周迅《画皮》的版权费给了吗?

短短三幕,没有一个不是九零后的回忆。

可问题是——

目前所看到的非但不像 " 致敬 ",更像是东拼西凑的 " 缝合怪 "。

编剧没给怪谈和志异故事找到新的着力点,甚至连这一赛道本身所擅长的东西,都已经抛之脑后。

比如说。

为了体现捉妖师的年轻有为,导演的办法是拼命在特效上砸钱,力证男主的神通广大。

问题是技术跟上了,但人没有。

唯一的作用就是给黑粉贡献了更多表情包。

男主的人设是不苟言笑的帅哥。

但不苟言笑,不等于不用表演啊喂。

牙关从来闭不紧,眉头从来不舒展,只有面瘫和摆谱两个极端。

感情戏部分呢?

男主帮女主找被妖怪抓走的爹,一路上两人寸步不离。

她泡澡的时候溺水,他跑去英雄救美。

氛围搞得跟生离死别一样。

结果站起来一看,水还没到女主的屁股深。

还有离了个大谱的特效画面。

女主思念男主时,会在月亮上看到他的脸。

△ 小时不识月,呼作任嘉伦

女主既寄希望于男主帮自己寻父,又在机缘巧合下,发现男主是自己小时候的救命恩人。

在男主自揭背景,承认自己杀过人时。

恋爱脑上头的女主,发言那叫一个炸裂——

再说主线。

就像前面说的,本剧两三集一个故事,换了一批又一批主角。

单元剧的形式是有了,但你能管这叫《聊斋》吗?

就拿第一个故事《人面鸮》来说。

吃人咽喉的妖怪,意外成为了女主哥哥的新婚妻子,把男人迷得死去活来。

按理说,你都和喜欢的人结婚了,已经实现大部分女妖精的愿望了。

算是开局摸了一副好牌,好好过日子呗。

结果人家偏不——

非要当着小姑子的面表现不对劲,生怕家里人发现不了自己的异常。

半夜疑似回归老本行,结果被捉妖师防患于未然。

杀了几百个人,放倒了夫家所有的人。

结果最后还要用 " 爱情 " 作为幌子,试图为自己挽回一点道德正当性。

笑死。

以前的《聊斋》,是蒲松龄用妖怪志异,反讽人间的丑恶与伪善。

怎么到了今天。

" 妖 " 反倒成为了无恶不作的代名词,以及死鸭子嘴硬的厚脸皮了?

相比之下,人(尤其是主角),倒是个顶个的真善美,连缺点都看不到。

以《人面鸮》为开头,其他大部分单元剧情也是如此——

妖,必定是害人的,自私的,性本恶的。

而人呢?

无论人做了什么错事,有什么错的观念,也一定是受妖的蛊惑。

总归是善良、正义,顶天了只是一个愚昧。

这是颠覆《聊斋》吗?

在 Sir 看来,这是背叛。

远不止八零九零后,在大部分中国人的记忆中,《聊斋》系列绝不是干巴巴的 " 看人妖辨正邪 " 的思想品德教科书。

恰恰相反。

它虽然有红粉骷髅,魑魅魍魉,但最肤浅的表面也对应了最深层的讽刺。

就拿本剧 " 致敬 " 的《画皮》来说。

要知道当年陈嘉上改编的版本,也是在原版之上进行了魔改。

王生迷恋画皮的妖女,遭其开膛破肚,终被妻子救回,仿佛黄粱一梦。

这更像是古代对男人的醒世良言——

妻贤夫祸少。

外头的美女会吃人。

还没完。

要知道原著里,那颗被妖魔掏去的心脏,最终以一口疯子的浓痰化作,这才重新回到王生身体里。

哪怕起死回生,但跳动的,也是一颗污浊的心,这才是蒲松龄笔下远看疯魔,近看鲜活的把戏。

电影版的《画皮》也是如此。

全片说的是妖吃人,但结局却反了过来,人 " 吃 " 妖。

为了爱情,身为捕食者的妖甘愿献祭自己,姿态下放,成就全片最美的一幕。

有什么异曲同工?

妖因为爱,才对人好,人因为妖,才意识到情欲肤浅,爱才伟大。

其中因缘际会,总是能量守恒的。

狐生鬼养的《聊斋》,从来不偏写哪一方为善恶的主宰。

《画皮》讲妖恶,也讲人欲;

《婴宁》讲被封建礼教蹉跎的自然心性,以笑声出名的婴宁,婚后 " 遂不复笑 ";

《小倩》更是出了名的 " 善妖恶果 ",以一男一女的悲欢离合,讽刺一个口口声声除魔卫道,却人妖不分,阴阳颠倒的大时代。

△ 《倩女幽魂 2:人间道》

就像老版《聊斋》的片头曲唱得那样——

鬼也不是那鬼

怪也不是那怪

牛鬼蛇神它

倒比正人君子 更可爱

而如今呢?

新《聊斋》也有鬼神,却是用怪力乱神的故事,撮合男女主,预制工业糖精;

新《聊斋》也说言情:

但除开男女主的感情戏外,既看不到所谓 " 人妖恋 " 之于聊斋系列的核心,连细腻与渐进的关系描写,都成了 " 三分钟说电影 " 都嫌草率的词穷。

因为是妖,所以杀人。

因为是人,所以恨妖。

比好剧坏的是烂剧,比烂剧更坏的是甘于平庸的剧。

它明明能撑起最大胆暧昧的世界观,却用一套泾渭分明的逻辑,代替了人间乱世,鱼龙混杂的秩序。

目前集数过半,连夜追更的 Sir 汗颜地表示,许多时候不是不想看,而是看不下去。

当一个 IP 珠玉在前——

1986 年的《庚娘》,一个镜头,将人的贪婪描绘的淋漓尽致," 钻进钱眼里 "。

87 版的旧《聊斋》。

以身报恩的田七郎,自刎之后,无头的尸体还是站起来刺死了贪官污吏。

还有熟悉的男欢女爱,金风玉露。

要知道,《聊斋》旗号下不乏许多三级片和情色作品,足以见神鬼题材本身特有的内容宽泛度。

《无忧渡》里有一段台词,算是在毫无新意的文本里,稍微冒了点头。

写妖怪的恶,不能只写恶,而是写它们对人的 " 不解 "。

木偶成了精,想要努力效仿人类,却不过是鹦鹉学舌。

她说了一大段道理,仍旧无法理解人,成为人。

被男主骂作 " 榆木脑袋 ",算是响了个伏笔,因为她本来就是木头做的。

我也听过一些戏文

戏文里将情呀 爱呀

都唱得别样重

可我知道戏文里都是假的

真实的是门当户对

是见异思迁

是喜新厌旧

是自私虚伪

她说的有错吗?

没错。

但整部剧就如同这一只成了精的木偶一样。

只靠嘴说,却不真正演绎出世态炎凉。

只空落落地说故事,讲道理,像对着画本子学人的妖精一样,参不透那真谛。

就像同样是帅哥美女,同样讲聊斋言情——

83 年的《精变》。

讲了个狐妖嫁人的故事,却是今天的男欢女爱所难以企及的高度。

" 高翠兰 " 饰演的小翠,和 " 唐僧 " 饰演的元丰。

前者为报恩,嫁给痴傻的王府少爷元丰,帮他治病,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病好后,二人眼波流转,你侬我侬。

小儿女会在花园嬉戏,元丰作抱孩子状,逗得小翠面颊绯红。

小翠虽为精怪,但从未害人。

最终的分别,却是因为她治好了少爷的痴病,遭婆家嫌弃,认为身份卑微的她不再配得上神志清醒的元丰。

小翠被王家苛待,哪怕有元丰保护,却始终闷闷不乐。

最终,她选择远走,让一个与自己外貌相同的女子,留下来继续陪伴元丰。

自己则应验了母亲那句 " 人妖殊途 ",最终因为世俗冷眼与封建礼教,遁入山林。

小翠爱元丰。

她心向往之的,是人间正常的,平等的爱。

哪怕面临理想主义的破灭,但她也从未将其归咎为某一个个体的错误,不以爱为洗白的借口,也不以爱当做黑化的把柄。

所谓人妖殊途。

本质上是妖也有自己的世界,也有自己的是非和决断。

这是个体的不同,妖与人,正如人与人。

而当下的故事呢?

人与妖,似乎已经从一开始,就因为种族的不同,而奠定了一切走向。

妖势必会害人,被人救赎,人势必会收妖,将妖感化。

妖一定不够聪明,没有大智慧,只有满脑子的动物性和眼前的利益。

这是人妖殊途吗?

倒更像种族主义,甚至是,敌我分明的阶级主义。

曾经的聊斋贬的是封建礼教,夸的是小人物掌握命运的主动性。

每一个世纪都有自己的权威,有不服从权威,自下而上的力量。

过去的聊斋能拍,能演,能一语道破天机。

而如今呢?

难道今天的我们,不愿意突破极限,不想要刺破真相,不渴望借古讽今吗?

答案如同眼前的内娱。

万事万物,只能用一种意料之中的姿态,向外,向下。

可以讲前人没说透的东西,可以聊前人不敢碰的东西,也可以写前人没料到的东西——

但偏偏。

现在只能说一些被前人不屑的,否定的,甚至是唾弃过的东西。

今天的我们有更贵的特效,更华丽的妆造,更知名的演员,更宏大的制作。

看似什么都更好。

最后剩下的,却也只有一番腹诽之后,精彩的沉默。

外物再华丽,也比不上 " 真心 "、" 用心 "。

那是创作最好的东西,是时代的闲笔,也是分辨人妖,好坏的标记。

只可惜唯此二字最珍贵。

一旦失去,终不复还。

曾经只用一本书,一篇文就能讲明的道理,现在越来越难寻难觅。

长篇大论,夸夸其谈的作品倒不缺。

只是离得越近吧。

一些东西,倒真是越来越看不清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穿 Prada 的南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聊斋 宋祖儿 任嘉伦 杀人 生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