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04-24
当酒杯取代奶瓶,如何扶正失衡的育儿天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读者来信:

提笔写下这封信时,我正坐在孩子的房间门口,听着他熟睡的呼吸声,心里五味杂陈。孩子今天睡前又问我:" 爸爸怎么还不回家呀?" 我望着黑漆漆的窗外,眼泪感觉马上要掉下来,我不能在孩子面前哭,只能轻声哄他:" 爸爸忙完就回来。" 这样的对话,在过去的日子里重复了太多次。

我老公生意越做越大,应酬也越来越多。起初,我理解他的辛苦,知道在外打拼不容易,需要通过酒局维系人脉、拓展业务。我默默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每天清晨在孩子的哭闹声中醒来,为他准备早餐、收拾书包;夜晚在台灯下,一边辅导作业,一边等着老公醉醺醺地回家。

可后来我发现,他的应酬似乎 " 变了味 "。不仅工作日有各种生意上的饭局,就连周末、节假日,也常常以 " 朋友聚会 " 为由,在外喝酒到深夜。有次孩子生病发烧,我一个人抱着他在医院挂号、检查、输液,看着其他孩子有爸爸陪着,心里特别委屈。而他,却在和朋友推杯换盏,电话不接,信息也回得敷衍。

我偷偷观察过他的社交软件,发现他和那些所谓的 " 朋友 ",很多都没有业务往来,就是单纯地约着喝酒聊天。我质问他,他却不耐烦地说:" 男人出去聚会很正常,你别管那么多。"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特别陌生,曾经那个体贴的丈夫,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冷漠?

我不反对他社交,只是觉得他对家庭的付出太少了。我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曾经也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为了家庭,我在工作上不求上进,为接送孩子经常请假。每天围着灶台、孩子、家务打转。我不求他时刻陪伴在身边,但至少希望他能多分担一些家庭责任,多陪陪孩子。看着孩子渴望父亲陪伴的眼神,我心里充满愧疚,觉得是自己没有给他完整的父爱。

现在的我,常常感到心理不平衡。我为家庭付出了全部,可他却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外面的酒局上。我开始怀疑这段婚姻的意义,也不知道该怎么改变现状。我尝试和他沟通,可每次都以争吵告终。我真的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希望能给我一些建议,帮我走出这段困境。

——行色匆匆的小西

回复如下:

你的文字里藏着太多未说出口的疲惫与委屈,肯定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境吧,你肯定在疑惑,为什么原本相爱的两个人,会在柴米油盐中渐渐走散?请相信,你所有的委屈与不甘,都值得被认真倾听。

此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如何看见并安抚自己的委屈情绪,打破 " 受害者 " 的叙事枷锁,重新握住人生的主动权。

当委屈悄然生长,请先温柔地拥抱自己。那些藏在深夜泪水里、憋在欲言又止中的委屈,不是软弱,而是内心真实需求的表现。你可以尝试每天花 10 分钟,写下让你委屈的瞬间和感受,不必评判对错,只是单纯地记录。就像给自己搭建一座情绪的 " 安全屋 ",在那里,你的委屈被允许存在,被温柔倾听。也可以试试在情绪涌上来时,做三次深长的呼吸,轻轻对自己说:" 我看见你的委屈了,这不是你的错。" 当我们不再压抑情绪,而是选择正视它,内心的力量就会慢慢苏醒。

打破受害者叙事的关键,是从被动承受,到主动掌控。停止自我否定,重新定义 " 我是谁 "。当我们陷入受害者思维时,常常会对自己说:" 我总是被忽视 "" 我没有什么价值 "" 对这件事我无能为力 "。但真相是,你是那个独自扛起家庭重担的勇士,是孩子心中最温暖的依靠。试着每天写下 3 件自己做得好的小事。这些小事都是你价值的证明,它们在提醒你,你远比自己想象的更有力量更有价值,有时候价值不被看到,但你要自己首先为自己撑腰,看到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的付出,也看到自己正当的需求。

把 " 他为什么这样对我 " 换成 " 我想要什么 "。受害者叙事中,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所以把改变的责任和权力拱手让给他人,陷入 " 只有他能改变目前的状况 " 的执念。但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关注自己的需求。下次感到委屈时,不妨问自己:" 我希望得到什么?" 是丈夫的陪伴,还是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明确需求后,再思考如何通过行动去实现它,而不是被动等待他人改变。

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设立 " 自我关怀清单 ",列出能让你感到快乐和放松的事,并逐个去尝试体验。当你把注意力从 " 他为什么不改变 " 转移到 " 我如何让自己更幸福 ",你就已经迈出了成为人生主人的关键一步。

当应酬成为逃避的借口,你可以尝试去看看行为背后的情感缺口。你敏锐察觉到丈夫的社交模式发生了变化——从工作所需到深夜狂欢,酒局或许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社交,而是成了他逃离家庭责任的 " 避风港 "。不妨尝试以 " 观察者 " 而非 " 指责者 " 的身份开启对话:" 最近看你每天这么忙,是不是工作上压力太大了?" 这种共情式提问,能让他放下防备,袒露真实想法。同时观察他酒后的状态:若每次回家都是疲惫沉默,或许真的在借酒解压;若神采飞扬,或许意味着他在社交中找到了家庭缺失的情感满足。

设定 " 情感止损点 " 也很有必要,你可以明确告知," 我可以继续承担家务,但需要你每周至少 2 次参与孩子教育。" 若持续违约,考虑分阶段经济独立。此外,准备 " 离婚预案 ",咨询律师了解财产分割与抚养权问题,这种 " 底线威慑 " 往往能促使对方正视关系危机。

最后,评估关系的修复可能性也很重要。若上述努力无效,需理性评估婚姻走向。你可以设置一个观察期,比如 6 个月,实施公约后,若仍无改变,可能他存在一些品性缺陷,如成瘾、或逃避家庭责任等。观察的关键指标包括,他是否愿意为家庭调整社交圈?是否对孩子表现出愧疚与补偿行为?是否尊重你的底线而非持续打压?

你此刻的困境,是无数女性在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碰撞中的缩影。请记住,真正的婚姻不是单方面的救赎,而是两个独立灵魂的相互滋养。无论最终选择修复关系还是自我重建,你已经在为孩子示范 " 爱自己 " 的榜样力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书包 辅导 发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