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沈天香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4 月 23 日,2025 上海国际车展首日,红旗品牌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发布会。
来自一汽红旗繁荣工厂生产物流部的 7 号智能员工——旗小智担当主持人。它的日常工作,是在工厂进行物流拣选、全流程搬运。当天,它虽然是首次担任主持人,但从容不迫,言语间还略带风趣,为发布会开场增添了浓浓的科技氛围。
会上发布的红旗新品阵容前所未有—— 3 款新能源车全球首秀、2 款新品上市、飞行汽车年内首飞,以及金葵花子品牌的国宾车队阵容。这些不仅勾勒出红旗在产品矩阵上的全新立体布局,而且向外界展示了红旗的科技实力。
整个展台既展出了红旗一系列新进步新成果,又展现了红旗的新品牌形象和时代气息。
从 2023 年启动 "All in 新能源 " 战略至今,红旗以品牌、技术、产品、用户、生态等五大维度的突破,完成从传统豪华品牌向新时代智能网联新能源品牌的系统性重塑。
这些突破将支撑红旗继续拾阶而上。
近年来,红旗新用户增量相续跨越 30 万、40 万台阶,累计获得 200 万用户信赖,特别是新能源产品用户快速增长,去年增速达 44%,比行业平均值高出 8.5 个百分点。
" 今年,红旗将聚力突破 50 万辆,其中新能源产品将超过 25 万辆,力争再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在发布会上表示。
从 " 国车 " 到 " 国民车 "
透过近期及此次车展发布的新品,人们看到红旗在 "All in 新能源 " 战略下发生了一系列改变,最明显的是更加贴近用户、聚焦用户。
现在,红旗已打破了单一的 " 国车 " 形象,以金葵花子品牌 + 天工家族和 H 家族两大产品序列,构成全新产品阵容。
其中,金葵花子品牌锚定超豪华市场,以 " 耀 "" 礼 "" 雅 "" 悦 " 国宾车队系列,打造东方顶级豪华体验。
此次车展上限量发布的千万元级国礼 " 兰亭雅韵 " 定制版,融合了《兰亭集序》的文化意境与国家级非遗工艺,搭载国内唯一自主研发的双涡轮增压 V8T 发动机和电控系统等,将传统文化、顶级匠艺和卓越科技融合,首秀即惊艳。
" 它不仅是一款超豪华车,而且代表了中国审美、中国视角的顶级且限量的工艺品。" 一汽红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新能源营销事业部总经理肖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红旗天工家族则面向年轻消费群体,以 " 新智国潮 " 为核心,将智能科技与潮流设计融入出行场景。近半年来,天工平台密集投放了天工 08、天工 05、天工 06 等 3 款新车,未来继续拓展产品线。
在此届车展上市的红旗天工 06,定位于新智国潮豪华纯电 SUV,拥有司南智驾系统、灵犀座舱等智能化配置,以及母婴级的健康座舱,是年轻家庭用户的智能安全之选。
除了智能化实力,在天工 06 等车型上,还能看到红旗将健康和安全作为产品研发的关键维度。例如,整车辐射值仅国标要求的千分之一,车内静谧指数达 9 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仅为国标限值的十分之一等。
" 基于对人的本真的关怀,无论市场上是否有这样的热点,只要我们认为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用户的健康安全,就要去做。" 红旗品牌 3 系产品线 CEO 冯彪说。
目前,红旗品牌在售车型达 18 款,且拥有燃油、纯电、插混、增程等动力形式,形成完整的产品序列。
此届车展上,红旗 H5 PHEV 上市,全新旗舰产品—— C+ 级豪华纯电 / 混动轿车红旗 H9 PHEV 和 C+ 级豪华纯电 / 混动 SUV 红旗 HS9 PHEV,以及首款豪华硬派越野车首秀。它们标志着红旗品牌在新能源、智能化、高端化、个性化等细分市场不断发力。
其中,红旗首款豪华硬派越野车堪称本届车展的 " 话题制造机 ",拥有极高的流量。
在红旗品牌 7 系产品线 CEO 姜丰的眼里,它是一款全场景智领豪华越野车,能畅行越野玩车、长途穿越、户外休闲、城市通勤等 4 个典型场景,既入得了越野老炮的圈,也是城市通勤的优选。
在采访冯彪、姜丰以及红旗品牌 5 系产品线 CEO 华遥峰、9 系产品线 CEO 董昊旻等人时,帮宁工作室观察到,针对不同用户需求、不同用车场景,红旗品牌都有不同的产品特性表达。
比如,无论是千万元级的红旗国礼 " 兰亭雅韵 " 定制版,还是 C+ 级豪华轿车 H9 PHEV 和 C+ 级豪华 SUV HS9 PHEV,抑或 H5 PHEV,都体现了红旗坚持为用户造有底蕴的车。
而首款豪华硬派越野车 " 红旗越野 ",体现了红旗希望为用户造更潮酷的车,全新天工家族则体现了红旗希望为用户造更智能的车。
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红旗为用户造更安全和更健康的车。它们都体现了红旗 " 为用户造好车 " 的初衷与追求。
一家制造业企业成功与否,核心看产品成功与否。红旗品牌之所以能在新能源转型中,快速打造全方位满足用户需求的新产品,当然离不开围绕产品展开的机制体制创新。
2024 年 1 月,红旗产品研发端开启改革,采取产品线 CEO 制。这个机制打通了从产品规划端到营销端的全过程,使红旗品牌能更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从而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定位更清晰准确的产品。
如今,在 " 国车高端化 " 与 " 国民车普惠化 " 双线战略下,红旗的品牌价值与市场份额同步提升。
技术底座成就科技标签
产品的基石是技术。先进的技术平台,是将理念转化为现实产品的关键桥梁,也是提升产品竞争力、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核心保障。
红旗新能源产品能密集推出,得益于打造了天工、鸿鹄、九章等三大技术平台。
天工平台是红旗倾力打造的全新模块化纯电平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出行低能耗、低温无衰减、补能无忧虑、驾乘高舒适的极致体验,覆盖红旗品牌 A 级到 C+ 级纯电动车型。
鸿鹄平台是红旗全新模块化混动平台,兼顾横置和纵置两大构型,覆盖红旗品牌 A 级到 C+ 级混动车型,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极低油耗、极优电感、极强动力、极高舒适、极致驾控的超级体验。
而九章平台则是以飞刃架构为基础的智能化、数字化、体验化技术平台,是实现高水平人工智能赋能移动出行的主要载体,旨在提供技术和体验领先、服务和成本最优的解决方案。
从纯电、混动、智能等 3 个维度,这三大技术平台分别推动技术创新,让红旗的 " 国车 " 和 " 国民车 " 同步进阶,构建起新能源智能联网时代的技术护城河。
此外,在芯片等被 " 卡脖子 " 的难题上,红旗不遗余力投入研发。依托芯片协同化工程,推出中国首颗车规级 5 纳米、五域融合芯片——红旗 1 号,它可实现智驾、座舱、智控、安全、网联等五大功能域的深度融合。
针对新能源车用户最关心的电池安全问题,红旗联合相关高校等单位,开展技术攻关。
目前,红旗创新采用六面体堡垒防护技术,在针刺、挤压、火烧等极端情况下,可以确保电池在 2 个小时内不起火、不爆炸,同时还运用多维密封技术,实现 1 米水深浸泡 120 小时依旧安然无恙。
除此之外,天工家族在电磁安全、健康安全、隐私安全等方面,都在行业内处于绝对领先水平。
近期,工信部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 — 2025)(简称新国标),将于 2026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
新国标提出了更严格的安全标准,新增电池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试验项目,提出加强热扩散等安全要求,还将动力电池起火、爆炸前 5 分钟报警的标准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
华遥峰在受访中表示,红旗 H5 PHEV 已满足新国标要求,这款车在研发之初,就用 24 倍于原来的国标去做。" 我们从来不以满足国标为荣。我们要远远超过国标。" 他说。
同时,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红旗同样坚持自己的准则,将安全视为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底线,把安全嵌入技术研发全流程之中。
转型中的红旗并非闭门造车,而是积极拥抱合作,一直联合产业链生态伙伴,重点建设 " 芯片 +"" 绿电 +"" 氢能 +""AI+" 等四大产业新集群。
红旗不仅做中国的 " 国车 " 和 " 国民车 ",还向 " 世界车 " 发起冲锋,其以 " 中国第一、世界著名 " 为战略目标,构建全球化发展新格局,规划到 2030 年实现海外市场 30 万辆年销量。
红旗品牌的转型,本质是一场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实践:它既坚守 " 国车 " 的文化底蕴与安全品质,又以 " 国民车 " 的普惠理念和科技范儿,去拥抱新能源和智能化浪潮。
从技术研发的长期投入,到产品布局的战略定力,红旗展现了一家传统车企转型的系统性优势。在汽车产业百年变革期,唯有像红旗这样将品牌价值根植于文化自信、将技术创新锚定用户需求,传统车企才能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实现超车。
当红旗 " 天辇 1 号 " 飞行汽车整装待飞,当固态电池与车规级芯片陆续落地,红旗的故事已超越单一品牌的转型叙事,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从跟跑到领跑的一个缩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