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4 月 25 日讯(记者 黄心怡)3 分钟完成空中配送的无人机物流,全球首个 " 具身智能基站 " 的落地,厦门机场 " 数字双胞胎 " 的智慧运营……一幅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图景正在福建徐徐展开。
近日,由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组委会举办的 " 看见数智福建 " 探访活动在福建举办,记者一线走访了福建多地,了解人工智能、低空经济、5G-A 等最新应用。
▍福州首个低空无人机送货示范区
在福州闽江之心广场,一架无人机从天空徐徐降落在广场的智能配送柜上方。在完成对接后,福州电信云中台主任王凌的手机收到取货二维码,扫码后便能取出物品。据介绍。从台江区电信局运送至闽江之心,无人机运输最短仅需 3 分钟就能运抵。
在福州闽江之心广场,一架搭载着货物的无人机在空中飞过,缓缓降落在智能配送柜的专用停机坪上。随着 " 咔嗒 " 一声轻响,无人机与配送柜完成精准对接。此时,福州电信云中台主任王凌的手机实时接收到取货二维码,扫码后顺利取出物品。据悉,从台江区电信局运送至闽江之心,无人机运输最短仅需 3 分钟就能运抵。
" 闽江之心无人机智能配送柜是福州首个低空无人机送货柜。" 王凌介绍。除了送货外,福州电信还在巡检、医疗、应急救援等领域探索低空经济新模式。
现场演示了应急救援场景,当系统侦测到落水者时,无人机立即挂载救生圈升空,通过智能识别系统精确定位,完成了一场 " 空中救援 "。
在桥梁巡检领域,无人机同样大显身手。王凌表示:" 我们已实现无人机全自动巡检,系统会按照预设时间和航线自主执行任务。巡检图像实时回传后,AI 算法能快速完成桥梁裂缝等安全隐患分析。"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用于农业植保、水库管理等。" 比如无人机在果园里拍摄图像,叠加 AI 算法来智能测算果子的成熟度。我们也在福州探索水库的定期巡检,通过无人机来识别和检测水坝是否漏水。"
谈及行业发展趋势,王凌表示:" 虽然目前仍以飞手操控为主,但网联化、平台化会是未来方向。依托 5G 网络,无人机将实现远程控制、自主飞行,真正成为智慧城市的 ' 空中哨兵 '。"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一幅以无人机为纽带的城市低空经济生态蓝图正在福州徐徐展开。"
▍ 5G-A 具身智能基站
在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一座造型独特的通信基站正悄然改变着游客的移动网络体验。作为 " 具身智能基站 ",它成功解决了日均 20 万客流带来的网络压力。即使在节假日高峰时段,当 1.6 万移动用户同时在线时,游客仍能流畅观看 4K 超高清视频、使用 AR 实景导览等业务。
福州移动网络技术专家介绍,这座具身智能基站智慧感知、智慧决策和智慧分析能力。AI 通过实时监测人群分布密度,结合景区用户上网的业务量变化,动态调整网络资源分配。最引人注目的是基站顶部的多个 " 智能追焦单元 " ——这些特殊设计的圆柱体天线,相比传统设备具有更广、更灵活的覆盖范围。
"AI 如同基站的大脑,智能追焦单元则是它的双手。" 技术人员形象地比喻道," 这种 ' 脑手协同 ' 的工作模式,实现了用户体验最优与网络覆盖最优的双重目标,真正让信号 ' 追着人流跑 '。"
该基站的智能化程度更体现在运维管理方面。传统基站故障排查依赖工程师经验,而具身智能基站通过 AI 诊断系统,可自动识别 80% 的常见故障。" 我们在大模型中固化了专家经验,系统能快速定位光路故障、设备过热等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技术人员表示," 即使是新手工程师,也能一次性解决大部分问题。"
▍当机场拥有 " 数字双胞胎 "
从进港航班的前站起飞、降落、入位,到出港航班的地面保障、离位、起飞,如何实现精准调度?当机场有了虚拟的 " 孪生兄弟 ",一切就变得更为容易。
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机坪运行管理室,屏幕里就存在一个机场的 " 数字双胞胎 " ——与真实机场完全相同的虚拟模型。据了解,该系统是厦门机场联合厦门兆翔智能科技、厦门空管、华为等,基于昇腾 AI 算力、实时数据治理、算法模型、事件中心等能力,可在数字世界里实现对机场全域运行感知动态可视、预测预警、放行协同和品质管控。"
元翔厦门空港信息管理部经理黄晓晖介绍,自 2024 年部署实施离港放行排序系统以来,厦门机场平均出港滑行时间同比缩短 1.68 分钟,比降 9.86%,5 分钟小延误航班数量比降 30.30%,航班正常性显著提升。
在货站管理方面,厦门机场还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光网的 " 前置货站 " 模式,该模式实时监测前置货站数据变化、人员动态、货物流转等状态,多种业务一网承载,实现货物在机场区域无需再次进行安检,收运时间有效缩短 30%。
此外,在机场围界监控方面,基于光纤感知算法与基础模型 + 场景化学习模型超强 AI 识别能力,厦门机场实现极低误报,并通过光视联动告警主动高效检测,全天候保障机场围界安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