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5 日,是第七个 " 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 "。这一由中国证监会于 2019 年设立的节日,旨在通过全国联动、形式多样的活动,将 " 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 的理念深植人心,构建 " 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 " 的资本市场生态。七年来,宣传日主题从 " 筑牢注册制改革基础 " 到 " 推动高质量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 ",始终紧扣时代脉搏。这一宣传日不仅标志着资本市场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深化,更如一座灯塔,照亮了通往成熟、稳健市场的道路,让理性投资成为护航经济航船的压舱石。
作为一家深耕行业二十载的专业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国诚投顾始终以 " 教育为帆 ",将投资者教育融入企业基因,助力投资者在波涛汹涌的金融市场中筑起 " 理性长城 "。然而,金融市场从不是风平浪静的港湾,暗流与礁石始终考验着每一位投资者,非法金融活动始终在暗处窥视着投资者的财富。
常见的非法金融活动
1. 非法集资陷阱
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不法分子常假冒民营银行、非融资性担保企业等名义,或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 养老 " 等旗号,甚至以高价回购收藏品为诱饵进行非法集资。
2. 虚构跨境投资黑平台
不法分子会搭建虚假的外汇、期货交易平台,通过后台操纵 K 线、限制出金等手段实施诈骗。他们常以 " 港股打新 "" 跨境投资 " 等为名,吸引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平台,随后卷款跑路。
3. 非法代理维权陷阱
不法分子打着 " 法律援助 "" 专业维权 " 的幌子,诱导消费者委托其处理金融纠纷。他们通过编造事实、伪造证据、恶意投诉等手段施压金融机构,甚至教唆消费者提供虚假信息,最终使消费者面临法律追责。
4. 内幕消息诱骗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网页等发布推广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的信息,谎称能轻松赚钱、有内幕消息、有网站漏洞等,诱导受害者在虚假投资平台投入大量资金。他们通常会先与受害者建立信任关系,然后以各种理由诱导受害者不断充值,最终导致受害者资金无法提现。
如何防范非法行为
1. 核验资质,辨别真伪
投资者应主动通过中国证监会官网或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机构备案信息,确认其是否具备证券投资咨询资质。同时,需警惕以 " 私募经理 "" 游资大佬 " 等名义无证荐股的行为,并牢记合法机构不会通过私人账户收费,所有服务合同均需加盖公司公章。若遇到要求将资金打入个人账户或第三方平台的情况,应立即终止合作。
2. 理性主义,价值投资
投资者需破除 " 暴富 " 幻想,对承诺 " 保本保息 "" 年化收益超 20%" 的产品保持高度警惕,并牢记 " 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 "。投资者可以通过阅读上市公司财报、关注行业动态等方式,培养独立判断能力,同时参考专业机构研发的风险评估工具,认清自身风险偏好,避免被短期暴利诱惑。
3. 擦亮眼睛,保护个人信息
投资者应谨慎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下载未知来源的 APP,防止个人信息被盗取。在提供个人信息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和机构的合法性,可通过拨打机构官方客服电话或访问官网验证。此外,建议定期更换密码、开启账户双重验证,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交易或提供敏感信息。
4. 正规渠道,理性维权
投资者应通过正规渠道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需警惕 " 非法代理维权 " 机构的虚假承诺,拒绝编造事实、伪造证据或参与恶意投诉,避免因参与非法代理维权而面临法律追责。
多年来,国诚投顾始终将对投资者的教育作为自己前行发展的必由之路,努力为提升广大投资者教育素养而彰显出应有的责任担当。站在二十周年的新起点,国诚投顾的愿景愈发清晰:做投资者的 " 长期陪伴者 ";做资本市场健康的 " 生态共建者 ";做金融科技的 " 创新引领者 "。未来国诚投顾也必将在监管部门的把脉下、在市场格局的驱动下、在高质量发展的号召下认真践行金融为民的理念,站稳人民立场,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