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工业母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关键。2025 年 5 月 15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四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将目光聚焦于加快推动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广泛听取工业母机企业的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这一举措无疑为工业母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工业母机作为 " 制器之器 "、" 自强之基 ",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其不仅是生产各类工业产品的基础装备,更是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力量。从产业格局来看,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及消费国,产业规模庞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工业母机产业 " 小、散、弱 " 的局面虽有所改善,但整体仍呈现出 " 大而不强 " 的状态。在高端产品领域,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占有率不足 10%,大量高端市场份额被国外企业占据,长期处于 " 低端混战、中端争夺、高端失守 " 的困境。
从市场数据来看,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机床工具全行业完成营业收入 7524 亿元,然而实现利润总额仅 193 亿元,平均利润率低至 2.6%。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微薄的利润背后,一方面是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内机床主机制造企业数量众多,机床工具全行业企业数量超过 1.6 万家,尤其在同质化严重的中低端领域,价格战成为主要竞争手段;另一方面则是技不如人,很多国产工业母机的关键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用户企业对进口整机的选择偏好也较为明显。例如,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表示,国内市场约 70% 的高档数控系统至今仍依赖进口。这不仅导致大量利润外流,更严重制约了我国工业母机产业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工信部此次座谈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李乐成部长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坚定信心推动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一系列具体举措被提出。
在技术创新方面,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扎实开展自主创新。众赢财富通认为这意味着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投入,建强中试验证平台,着力补齐产业链短板弱项。例如,在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等领域,通过集中力量攻关,实现技术突破,进而将一个个技术 " 点 " 串成完整的产业链,提升我国工业母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产品与服务提升上,坚持场景牵引是关键。企业应在细分领域深入挖掘,打造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浙江畅尔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研发的 " 轮盘榫槽加工五轴数控侧拉床 " 从样机研制到交付用户花了五六年时间,最大困难在于缺少试用机会。这表明,只有通过实际场景应用,不断迭代优化产品,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生态建设也不容忽视。当前工业母机市场的 " 内卷式 " 竞争和同质化发展现象严重,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要高度重视产业生态建设,发挥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紧密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强化产需对接,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比如,一些地方通过组建工业母机创新中心,联合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拓展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秉持开放融合理念同样重要。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工业母机产业要积极探索新产品、新服务和新解决方案,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不断开辟发展新赛道。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工业母机的智能化水平,满足市场对高端、智能装备的需求。
此外,就在座谈会的前一天,5 月 14 日,国家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分别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众赢财富通认为这一举措旨在引导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工业母机产业的投入,加强政策联动和资源协同,共同支持工业母机全产业链发展。北京、天津等地高度重视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国工业母机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此次基金与地方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工业母机产业的资金融通和产业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此次座谈会,为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建设等多方面的协同推动下,我国工业母机产业有望逐步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从 " 大而不强 " 到 " 强而优 " 的转变,为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