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 618、双 11 等电商购物节来袭。
社交媒体平台上,总会有几个关于「自动付款」、「免密支付」和「先用后付」的热搜。
# 支付宝微信 自动扣款服务 #
果然,人类的本质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明明前一年,已经经历过,被某些服务订阅套路,悄咪咪扣走支付宝和微信的钱。
结果来到今年。
很多网友还是重蹈覆辙,开了「自动付款」,扣完了才想起来关。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一次次的中招,到底是人类一败涂地,还是说某些国产 App 套路太深呢?
但凡被坑过的机友,都知道。
这还真特么,不是咱们的问题。
在展开话题之前,感兴趣的机友跟随机哥脚步,关闭一波自动续费。
正如 App 想要杀你熟的时候,你永远买不到最便宜的服务。
在自动付款、先用后付和免密支付上,国产 App 们想让你同意开通的话,你根本没法抵抗。
因为它们,无时无刻都在盯着你。
我就拿「自动扣款」这事儿,举几个很常见的例子好了。
现在咱们在线听歌,基本离不开某 Q 音乐和某易云。
而这俩主流听歌 App,又是不充 VIP,很多歌都听不了。
很多人想着,反正充一次用一年,支持正版得了呗。
结果打开 VIP 充值一看。
卧槽,连续包月 4.8 元?这下不得不上车了。
但注意啦。
这优惠可仅限于第一个月,后续自动续费会变回每月 15 块钱。
机友们,要是贪图小便宜,或者手快没看清小字儿。
那厂商们的天就亮了。
用户下个月被扣十几块钱时,心也就碎了。
隔壁某 Q 音乐,表现也大差不差。
之前机哥为了听歌,还是充过几个月豪华绿钻的。
后来过期了,也就没再打开过。
直到今天写文章,再次见到故人。
我只觉得它比我还着急,开局弹出——
" 您的豪华绿钻已过期,送您一份专属续费优惠。"
大伙能看到,这里的优惠,依旧是熟悉的 6 块钱连续包月 ...
但优惠仅限于首月。
比某易云更机智的是,某 Q 音乐还会在下方,放一个优惠倒计时。
给你的,就是一种 " 我不充就来不及 " 的紧迫感。
有机友可能会说,我听歌又不充钱,我怕个 der。
很喜欢鲁迅的一句话: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鲁迅:我没说过。
因为类似的国产剧情,在大伙平时经常用得上的 App 里,随处可见。
想充个手机云服务会员,连续包月 48 元,但次月起 54 元。
想充个视频会员,看点好看的剧。
如果你是「回归用户」,或者是刚注册账号的新人。
在打开充值界面时,大概率能看到,平台给你准备的大红包。
接着再给到连续包月、包年优惠。
以及限时红包降价这套组合拳。
我相信没几个用户,能受得了这诱惑。
但很难绷的是,很多网友,并不知道这优惠是一次性的。
导致第二年,稀里糊涂就被扣掉,差不多两百块钱。
此时回忆急速倒带,才想起以往签订过的「自动续费」契约。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警惕性再高,也会有放松的一天。
平台之所以能让用户,一次次同意「自动付款」。
也是靠着一次次,锲而不舍的甜蜜陷阱。
是,优惠是实打实的。
只要大伙支付后,立马去微信、支付宝取消「自动续费」,那就问题不大。
但问题在于,很多人其实用过后,都忘记关掉续费。
以至于,被悄咪咪扣费了大半年后。
在某个不经意间,查了自己支付宝余额才意识到——
诶,我 TM 钱去哪了!
而且啊。
和开通「自动续费」的一键式服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咱们想要关掉这服务,要走的流程复杂得多。
以微信关闭「自动续费」为例。
机友们,得经过这么一顿设置。
「我」→「服务」→「钱包」→「支付设置」。
点进去后,才能看到自己有哪些自动续费的项目。
讲真,如果不是资深老网民,或者喜欢折腾的机友,很难找到这里。
多走一个步骤,就能多拦截掉一部分用户,去关闭「自动续费」。
这下,大伙能明白机哥为啥说,没几个人能抵挡住诱惑了吧。
这压根不是,警惕性强不强的问题。
而是你刚躲了一个坑,往前走一看,还有无数个坑在等着。
而且据机哥观察。
主流国产 App,在用户掏钱消费这一块的场景,设计得是真滴 " 巧妙 "。
主打一个,让你花钱的时候,润物细无声。
等到了每月账单出炉时,又会让你红温破防。
像是我之前聊过的电商平台「月付」、「先用后付」、「免密支付」,都是这么个套路。
以前咱们网购时,掏钱付款还有一点心理负担。
心想着,哎呀买这么多,花钱那么多不好吧。
然鹅,随着版本的更新。
电商平台们,基本都会给你设置「先用后付」的选项。
买的时候,不用咱们掏钱。
等你真正收到货了,才会挖开你的钱袋子。
且不说,这所谓的「先用后付」,本质上就是个小额贷款。
没按时支付的话,会影响芝麻分、平台账号使用,乃至是个人征信。
平台们搞这玩意儿,更核心的是,让咱们享受 "0 元下单 " 的快感。
等你的冲动消费习惯养成后。
平台也就真正,拿捏住了你的钱袋子。
机哥本身倒不讨厌,这类个性化金融服务,是啥洪水猛兽。
只要平台把规则说清楚,并且不默认设置为默认付款选项,对咱们也没啥害处对吧。
问题是 ...
你们这些平台,能不能别特么默认搞 0 元下单、免密支付啊。
处处皆是精心设计,多点一下,都可能被诱导开通小额贷款。
这好么,这不好。
所以我看到啊,最近官方终于出手整治。
以后自动续费、自动续订等操作,平台都得在 5 天前通过短信、通知栏消息和电话等方式提醒用户。
仔细想来,好像很多国产软件,都是这么玩过来的。
以前咱们安装某数字安全卫士时,一键就能装上。
卸载的时候,却又对你百般阻拦。
无论过了多少个版本。
机友们都不难发现,互联网的免费使用也好,0 元下单也罢,一直都有隐藏代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