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5小时前
人人戴眼镜时代来了?Rokid联手高德,看着林志玲导航不是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出门开导航,再也不用频繁看手机了?

日前国内知名 AR 设备厂商 Rokid 宣布,与高德地图达成战略合作,将发布首个全场景智能导航应用,将 Rokid 的 AI+AR 能力与高德地图的空间智能进行融合,以「语音 + 视觉 + 环境感知」模式,重构交通导航体验。

AR(增强显示)强调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叠加,导航本就是其基础功能之一,然而多年以来 AR 眼镜的导航体验却一言难尽,直到近几年,独立计算芯片、AR 大模型发展,才让情况出现了转机。

用眼镜导航,谷歌才是鼻祖?

早在 2012 年,Google 推出的 Project Glass,便已支持查看天气、导航、邮件等信息,谷歌甚至专门在眼镜腿上加入了一个触控板,以实现简单的交互。然而受限于技术,在设定导航、回复邮件之时,用户依然需要使用手机操作,导致 Project Glass 更像是一个光学投影设备。

问题是,Google Glass 产品的这一逻辑一直持续到了 2023 年,直至谷歌决定放弃 AR 眼镜硬件开发。彼时 AR/VR 一体机已不再是新奇的产品,就连智能手表也摆脱了对手机的依赖,能够独立运行 App。操作体验与时代脱节的 Google Glass,需要推倒产品设计和交互逻辑重新构筑。

(图源:谷歌)

独立计算芯片和 AI 大模型的应用,改变了人与 AR 眼镜的交互逻辑,用户仅需通过语音指令,即可与 AR 眼镜进行交互,设定导航的目标位置,无需依靠手机进行操作。不过实际体验中,AR 眼镜的导航功能依然存在一些缺点。

以雷科技评测过的星纪魅族 StarV Air2 为例,该产品不仅可以显示导航剩余距离、到达所需时间、转向距离等信息,还可以显示微信信息,步行模式下有小地图,类似汽车所使用的 HUD 系统。

但在实际体验中,StarV Air2 存在两大较为明显的问题,第一是步行状态下会感到画面抖动,产生眩晕感,第二是画面焦点距离眼睛较近,驾驶汽车时眼睛需要频繁在 AR 眼镜的画面和道路之间切换焦点,对驾驶造成了干扰。

Rokid 表示,Rokid Glass 将推出步行、骑行、驾车三种模式,能够在导航过程中无缝切换,并且将画面聚焦在视线较远处,避免用户需要频繁切换焦点,造成视疲劳,骑行状态下还可以显示红绿灯提示、车速等更丰富的信息。步行模式下的画面抖动问题,Rokid 并未提及。

(图源:Rokid)

正常步行时,视觉系统、大脑前庭和身体本身都能够感知到我们的身体处于运动状态。使用 AR 眼镜导航时,大脑前庭和身体依然可以感知到我们在运动,AR 眼镜显示的画面却让视觉系统认为我们处于静止状态,不同器官获取的信息存在差异,身体就可能出现「晕动病」症状。

就像部分群体晕车、晕船、晕 3D 游戏一样,该问题暂无完美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反馈训练缓解症状,未来或许可以通过运动检测系统搭配软件防抖算法消除 AR 步行导航对于用户的影响。骑行是目前最适合使用 AR 眼镜导航的场景,可为电动车、摩托车未安装手机支架的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导航模式。

在导航信息显示方面,Rokid Glass、星纪魅族 StarV Air2 与过去的产品主要差别在于信息更加丰富。现阶段 AR 眼镜导航真正的领先之处,在于对自然语义的准确识别,让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设置导航目的地,告别了对手机的依赖。

值得期待的是,手机端高德地图邀请林志玲、郭德纲、潘长江等著名人物录制了语音包,在导航之外还有陪伴属性。Rokid AR 眼镜导航功能可能也会加入对个性化语音包的支持,让导航过程更加有趣,更有陪伴仪式感。

当然,仅靠这些功能,不足以革新导航软件为 AR 眼镜带来的体验,生活服务才是高德和 Rokid 的杀招。

Rokid 牵手高德,

AR 眼镜导航成了?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导航软件,高德地图所具备的功能早已远远不止导航,更像是一个大多数功能与「位置」相关的超级聚合平台,可提供查看公交地铁信息、打车、订酒店、租车、代驾、餐厅订座、美食团购等服务,甚至可以预约牙医、家电维修、二手回收。

Rokid 在公众号透露,双方计划将生活服务、文旅景区等内容融入 Rokid Glass 产品,用户可通过 Rokid Glass 获取周边店家的优惠信息,以及在景区向用户提供导览和历史文化讲解等服务。未来 Rokid 将与高德联手丰富数据、优化算法,提高产品的导航精准度和实用性。

目前看来,Rokid 和高德地图,计划为 Rokid Glass 加入的生活服务功能较为基础,仅仅是展示周边店家和景区的信息。但对于 Rokid 而言,未能尽快将更多生活服务融入 AR 眼镜,也是无奈之举。

正如 Rokid 所言,在丰富数据、优化算法的同时,也要优化智能眼镜的硬件性能和软件交互体验。性能、续航、交互等问题,是阻碍 AR 眼镜发展,导致其长期难以脱离手机独立使用的重要原因。

随着行业的逐渐成熟,高通、联发科等厂商正在加速开发适用于 XR 设备的低功耗、高性能芯片,满足 XR 设备的要求。

续航方面,如何在 AR 眼镜的小体积中塞入更大的电池,并且避免重量暴增,对用户的鼻梁和耳朵造成压力,同样是困扰厂商的难题。当前 AR 眼镜在功能更少的情况下,依然无法做到充电一次使用一天。或许未来 AR 厂商会效仿 TWS 耳机,为产品打造充电收纳盒,延长 AR 眼镜的续航时间。

至于交互,前段时间星纪魅族宣布推出全球首个 AR 眼镜线下支付功能,用户可以使用 AR 眼镜的摄像头扫码,并通过语音指令确认支付。然而许多网友却表示,大庭广众之下使用语音指令控制 AR 设备会感到尴尬。

(图源:雷科技摄制)

AR 眼镜逐步加入了摄像头和空间感知系统,未来或许可以通过更为灵敏准确的手势识别,完善 AR 眼镜的交互逻辑,释放 AR 眼镜在生活服务方面的潜力,从而在地图导航中实现打车、订酒店等生活服务功能落地。

基于感知和定位系统,AR 眼镜的导航也有望升级至车道级导航,在驾车模式下,为用户提供超越传统导航模式的精度和路线变更建议。无论是生活服务,还是导航功能,Rokid 和高德地图联手后,都将发掘设备软硬件的更多潜力。

AR 眼镜版生活服务平台来了

星纪魅族 StarV Air2 导航时焦点存在问题,Rokid 推出了三种模式,并改变焦点距离,解决相应的问题。利用前车之鉴完善自己的产品,属于后发优势。如今 Rokid 与高德地图联手,率先发布首个全场景智能导航应用,意味着此领域前方无友商可供借鉴。

AR 眼镜的目标是成为替代手机的下一代计算平台,越来越大的电池、越来越强的性能、越来越多的传感器,都在推动着 AR 行业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在手机端,地图导航软件的本地生活服务已极为完善,Rokid 需要做的,便是根据 AR 设备的性能、续航能力,逐步将手机端高德地图的功能搬到 AR 眼镜。

但 AR 眼镜交互逻辑与手机存在太大区别,导航、店铺优惠信息展示、文旅指引和讲解等相对基础或简单的功能,首批被引入 Rokid 设备,其他功能则需要进一步适配语音、手势等指令的交互逻辑。考虑到交互逻辑的复杂性,以及地图导航软件的特性,小雷认为下一个会出现在 Rokid Glass 上的功能,大概率是高德地图的核心业务——打车。

今年 4 月 28 日到 5 月 10 日,Rokid 与 T3 出行合作,在杭州地区的部分专享车型中配备了 AR 眼镜,让用户可以在乘坐网约车时享受大屏娱乐体验。由此来看,Rokid 似乎也在打造网约车 +AR 场景,两家企业有望联手推动 AR 眼镜打车功能快速落地。

从 Google Project Glass 首款产品面世以来,导航就是 AR 眼镜的底层功能,Rokid 与高德地图的合作,基于高德地图在导航领域的技术与经验,以及 AI 大模型加持下更准确高效的语音交互系统,实现了更精准、信息更丰富、适用场景更广泛的导航新模式。

规划中的店铺优惠信息展示和文旅相关功能,则是 Rokid 和高德地图在 AR 端布局生活服务生态的第一步,相信不需要太长时间,我们就能用 AR 眼镜体验打车、点外卖、订餐厅、订酒店等功能。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