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2 日— 5 月 18 日|
# 电商新零售
NO.1 抖音电商今年前四月补贴商家超 80 亿元
5 月 16 日,抖音电商对外公布九大扶持政策阶段性进展:在今年 1 月至 2 月为商家降本超过 30 亿元的基础上,3 月单月为商家减免佣金及成本超过 20 亿元;4 月,抖音电商为商家节省成本超 25 亿元。今年前四月,累计补贴商家超 80 亿元。
点评:大幅补贴反映出抖音电商意识到商家是平台生态的关键,通过免佣、降运费险等真金白银的投入,试图提升商家的留存率与忠诚度。从行业竞争来看,电商赛道竞争激烈,阿里、拼多多等对手各有优势。抖音电商此举意在凭借扶持政策吸引更多优质商家,增强平台商品丰富度与价格竞争力。
NO.2 阿里发布 2025 财年 Q4 财报,AI 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5 月 15 日,阿里巴巴公布 2025 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2025 财年第四季度,阿里营收为 2364.5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7%。财报显示,在 AI(人工智能)需求的强劲推动下,阿里云季度收入增长加速至 18%,其中 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 12%。"AI+ 云 " 正成为阿里巴巴长期发展的新增长引擎。
点评:阿里巴巴 2025 财年 Q4 财报凸显了其在 AI 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电商业务方面,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增长,用户与商家运营成效初显。但在 AI 赛道,字节、腾讯等巨头也在全力投入,竞争激烈。阿里要保持领先,需加速 AI 落地应用,深化行业解决方案,同时平衡好研发投入与商业化变现,稳固在云与 AI 市场的地位。
NO.3 微信成立电商产品部
5 月 14 日,腾讯发布全员信,涉及 WXG 事业群调整。主要内容包括:成立电商产品部,负责微信内交易模式的探索,加速发展交易基建及交易生态,运营微信交易新模式;开放平台基础部更名为开放平台部,负责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产品的策划、研发和运营工作。
点评:腾讯成立微信电商产品部,意在挖掘微信庞大流量的电商潜力,依托社交生态构建交易新模式,缓解其在电商领域长期落后于阿里、京东的压力。通过小程序、视频号等,微信已有一定电商基础,但与成熟电商平台相比,交易基建、供应链管理仍有差距。微信若不能快速完善交易生态,提升用户购物体验,恐难在电商市场实现突围。
NO.4 京东集团发布 2025 年一季度财报,营收同比增长 15.8%
5 月 13 日,京东集团发布 2025 年一季度财报。一季度,京东集团收入为 301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5.8%,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同比增速。其中,带电品类收入同比增长 17.1%,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增长 14.9%。一季度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实现连续六个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增速超过 20%。第三方商家成交用户数和订单量保持同比双位数增长。
点评:京东一季度营收亮眼,增速创近三年新高,得益于京东长期在供应链、物流等方面的投入,优化了用户购物体验,吸引并留存大量用户。但电商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淘宝、拼多多等对手也在不断发力。京东后续需巩固优势品类,利用技术持续优化供应链降本增效,同时进一步拓展下沉市场与新兴业务,确保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增速。
NO.5 "618" 大促启幕
5 月 13 日 20 点,京东、淘宝天猫同步启动 "618" 大促活动,这也是 "618" 大促首次将预售期提前至 5 月中旬。今年,两大电商平台在保留传统优惠模式的同时,均对补贴体系进行了创新升级,构建起 " 低价 + 服务 + 娱乐 " 三位一体的消费生态。
点评:这种提前布局、创新玩法的策略,有助于提前锁定消费者,借助优惠与服务吸引新客、留存老客。但平台竞争加剧,抖音、快手等也在发力年中大促。淘宝天猫、京东需确保优惠落实,服务质量不掉线,利用自身供应链、物流优势打造差异化体验。
# 生活服务
NO.1 新氧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 6.6%
5 月 16 日,医美医疗服务产业集团新氧发布了 2025 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报告。财报显示,新氧一季度总营收 2.97 亿元,同比下降 6.6%,净亏损较去年同期的 2120 万元扩大至 3310 万元。不过,作为新氧转型方向的轻医美连锁业务收入爆发,同比增长 551.4% 至 9880 万元,创单季营收历史新高。
点评:新氧发布的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喜忧参半。整体营收下滑、净亏损扩大,暴露了其在业务转型中面临的困境。传统线上业务受挫,信息预订服务及医疗产品销售维护收入均显著下降,反映出平台线上流量聚合与客户黏性问题,侧面印证行业竞争加剧。但值得关注的是,轻医美连锁业务收入爆发式增长,显示出转型成效初显。
NO.2 京东外卖上线 75 天,日订单量突破 2000 万单
5 月 15 日,京东外卖在 " 京东 618 惊喜开放日 " 上宣布,上线 75 天后,京东外卖的日订单量于 5 月 14 日突破 2000 万单。
点评:京东外卖上线 75 天日订单量破 2000 万单,成绩亮眼。外卖赛道竞争残酷,美团、饿了么根基深厚,京东需警惕补贴退坡后订单下滑风险,后续要持续优化配送体系、提升服务质量,挖掘差异化优势。
NO.3 美团计划在巴西投入 10 亿美元支持 "Keeta" 外卖业务
5 月 12 日消息,美团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正式将其旗下外卖服务 "Keeta" 引入巴西,并计划 5 年内在巴西投入 10 亿美元支持该项目的发展。据美团提供的信息,"Keeta" 进入巴西后,将在当地建设全国性即时配送网络,同时为当地合作伙伴提供综合服务、多样化营销工具和数字化运营工具,支持当地餐饮商户的业务增长。
点评:巴西人口众多,外卖市场潜力巨大,但竞争也异常激烈。美团凭借在国内积累的配送网络建设与商户运营经验,有望在巴西打造差异化优势。
# 物流供应链
NO.1 京东物流一季度营收 469.7 亿元,同比增长 11.5%
5 月 13 日,京东物流发布一季度财务信息及业务亮点。京东物流一季度营收为 469.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1.5%;非国际财务准则下盈利 7.51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3.4%。
点评:京东物流一季度营收增长稳健,盈利提升,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增长可观,反映出其服务质量与运营效率得到市场认可。面对行业中的激烈竞争,京东物流一方面要继续深挖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潜力,拓展客户群体;另一方面需优化成本结构,应对外部竞争压力,才能保持营收与盈利的持续增长态势。
# 创新创投
NO.1 自变量机器人完成数亿元 A 轮融资,美团独家投资
天眼查 App 显示,5 月 12 日,具身智能公司自变量机器人完成数亿元 A 轮融资,美团战投领投、美团龙珠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持续加速全自研端到端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的同步迭代,以及未来多个应用场景的智慧化方案合作和落地。
点评:美团在即时配送、无人零售等业务上对机器人需求迫切,投资自变量机器人可完善其智能硬件生态布局,增强业务自动化能力。但具身智能领域竞争激烈,自变量机器人需借助资金优势,加快技术突破与场景拓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