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财经》电鳗号 / 文
在商业的舞台上,泡泡玛特曾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凭借其独特的潮玩商业模式,在市场中掀起了一阵狂热。然而,近期泡泡玛特却被卷入了一场 " 清仓式 " 减持的漩涡,这一事件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诸多思考。
4 月 29 日,蜂巧资本创始合伙人屠铮以每股均价 192.95 港元减持 405 万股 ;4 月 30 日,屠铮再以每股均价 187.99 港元减持 400 万股 ;5 月 6 日,屠铮又以 190.20 港元 / 股的价格抛售 386 万股,完成清仓。据计算,三轮减持累计套现 22.68 亿元 ( 约合人民币 21.17 亿元 ) 。此次减持前,蜂巧资本持有泡泡玛特 0.9% 的股份,为第七大股东。目前,泡泡玛特董事长兼 CEO 王宁为泡泡玛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 48.73%。
今年第一季度,泡泡玛特实现营收同比增长 165%-170%,其中中国同比增长 95%-100%,海外同比增长 475%-480%。2024 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 130.4 亿元,同比增长 106.9%,经调整净利润 34.0 亿元,同比增长 185.9%; 其中,中国内地营收 79.7 亿元,同比增长 52.3%; 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 50.7 亿元,同比增长 375.2%。随着业绩的增长,该公司的股价也出现了大幅上涨。
从表面上看,泡泡玛特的业绩与股价表现似乎相当不错。其凭借对潮流文化的精准把握,推出了一系列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盲盒产品,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在销售数据上,泡泡玛特的成绩斐然,营收和利润都呈现出可观的增长态势。这种良好的业绩表现也反映在了股价上,一度让泡泡玛特在资本市场上风光无限。
但就在这一切看似顺风顺水之时,部分股东 " 清仓式 " 减持的消息打破了平静。股东的减持行为,无疑向市场传递出了一种复杂的信号。一方面,这可能是部分股东基于自身资金需求或投资策略的调整而做出的选择 ; 但另一方面,这也难免让市场参与者对泡泡玛特未来的发展产生疑虑。毕竟,股东的减持往往被视为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的一种微妙变化。
在未来的道路上,泡泡玛特或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我们期待着泡泡玛特能够积极应对,实现持续性发展。
《电鳗财经》将继续关注后续发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