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地缘政治博弈始终强调地理位置及地理要素对于政治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实政治已经渗入互联网空间。信息地缘政治则是围绕 " 制网权 " 展开的国家间的博弈,制网权又包括 " 信息权 "" 科技权 "" 数据权 " 等,是国家驾驭网络的能力体现。
关于信息地缘政治这一概念,学界有不同的解读。丹 · 席勒 ( Dan Schiller ) 从传媒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信息强国一直在进行信息扩张,使信息弱国处于信息强国的传播主导地位之下,其引发的信息不对称巩固现存的不平等权力关系,即 " 增强业已强大的,并进一步削弱本已孱弱的 "。埃里克 · 罗森巴赫和凯瑟琳 · 曼斯特德则从大国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数据或信息就是新的石油,信息地缘政治就是国家之间抢占 " 新石油 " 的过程,包括抢占信息影响力、决策准确性、数据经济、指挥联络能力的制高点。
信息地缘政治是指行为体(通常是国家或其他政治实体)通过引领信息技术、争夺信息空间以实现政治博弈的目标。在信息地缘政治中,信息技术成为博弈的工具,信息空间成为博弈的舞台。这种博弈的本质是行为体试图通过控制信息流动和信息技术来获取权力和利益,从而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优势地位。
信息地缘政治博弈的特征
信息地缘政治博弈关注重点虽然与传统地缘政治博弈不同,但信息空间架构的基础设施、信息传输的行为主体以及信息空间博弈目标兼具地缘属性和虚拟空间属性,因而呈现出信息地缘政治博弈的独有特征。
首先,信息地缘政治博弈具有焦点的复杂性。这与信息空间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密切相关,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产品、信息专业人员、信息数据等都是信息空间中的构成要素,因此博弈焦点可能落在其中每个要素上。例如,国家间可能会围绕 5G 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安全性展开激烈竞争,这就是信息地缘政治博弈焦点复杂性的一个具体体现。
其次,信息地缘政治博弈具有边界的模糊性。在信息时代,信息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国家的卫星技术、大型通信企业、跨国互联网公司等都可能成为信息地缘政治博弈的参与者,使得博弈的边界难以明确界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信息主权的消散,每个国家仍然需要维护自己的信息主权。
最后,信息地缘政治博弈具有主体的多样性。传统地缘政治博弈的主体往往是民族国家,但在信息地缘政治博弈中,除了国家之外,大型通信企业、跨国互联网公司、国际传媒集团等也成为重要的博弈主体。这些非国家行为体在信息空间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使得信息地缘政治博弈的主体更加多元化。
信息传播如何影响地缘政治
信息地缘政治博弈的基本逻辑是通过引领信 息技术,控制更多信息空间,服务国家发展和利益。 因此,信息技术是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有助于扩 大地缘政治博弈的张力;信息传播凭借其穿透力、连接力和控制力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地缘政治博弈态势。
(一)信息传播凭借空间穿透力塑造舆论格局, 影响地缘政治博弈方向。
信息技术加剧舆论竞争,成为地缘政治博弈新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始终和舆论交织在一起,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再到电子传播和智能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总是会营造与之相匹配的舆论场。Web3.0 时代的重要特点是让传统意义上的普通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传播权力,以致信息空间的舆论纷争更加复杂,并使社交媒体具有极强的动员能力。
(二)信息传播依托空间连接力造就数字平台,拓展地缘政治博弈领域。信息技术催生超级数字平台,成为地缘政治竞争新领域。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了信息传播、 社会交往、生活服务、社会治理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的超级数字平台。平台在市场逻辑和商业驱动 下不断扩张,更广的服务领域、更多的用户、海量的 数据是平台生存发展的必需品。平台具有跨越国 界的天性,但从一国扩张、渗透到其他国家之后,就 不得不面对陌生国度诸多政策、规范、习俗、环境的制约,尤其在平台母国同平台业务所在国发生地缘政治摩擦之后易被裹挟到政治博弈中。2020 年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冲突期间,印度政府出台政策下架了中国 50 多个在印度运营的 APP,其中包括 TikTok、Baidumap、WeChat、Weibo 等 平台型的产品和应用;同年 TikTok 在美国遭到特朗 普政府的打压。
(三)信息传播借助空间控制力加剧科技竞争, 拓宽地缘政治博弈重心。先进信息科技、前沿通信 技术现已成为控制和统筹空间的关键因素,信息技 术竞争表象掩盖着空间资源控制权的争夺,这使信 息主权的重要性空前突出。信息主权是国家主权 在信息空间中的投射,它与信息霸权的交锋往往聚 焦于主权国家的信息地缘控制力。2020 年美国以数据安全、用户隐私等原因 对 TikTok 发起制裁和打压,意在维护美国社交媒体 技术霸权和掌控海量用户数据。
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地缘政治
信息地缘政治博弈还是实力的较量,重要的是要弄清博弈取胜的关键所在,不断增强实力以妥善应对信 息时代的地缘政治博弈态势。
(一)洞悉信息地缘政治博弈的本质,塑造虚实同构的博弈空间。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Ratzel)把信息流通比作是 " 空间的主宰 "," 是构成城市和国家的重要机制 ",它使得地理空间成为 " 活的空间 "。 塑造虚实同构的博弈空间就是这一本质的要求。媒介技术迭代发展的核心作用在于不断突破时空限制,减少距离对交流的障碍,促进信息的快速流动,从而构建起人类交往的虚拟世界。人类正是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最好的连接器。
(二)构建多维空间融合博弈的理念,理解信息地缘政治博弈的赢与输。信息地缘政治博弈虽有新特征,但仍然遵循传统地缘政治博弈的基本逻辑,有博弈就有输赢。不同的是,信息地缘政治博 弈空间是多维空间,这就需要构建多维空间融合博弈的理念来理解信息地缘政治博弈中的输与赢。一方面,要树立多维空间问题综合治理的思维逻辑,才能增加博弈赢面。另一方面,要用信息联动多维空间,调动多类资源,集中多种力量,共同为一个目标服务。
(三)明确信息地缘政治博弈取胜的关键。信息地缘政治博弈取胜有两点关键。
第一,如果说军事是传统地缘政治博弈依靠的关键手段,那么信息科技就是信息地缘政治博弈的关键手段。必须建立强大的信息通信技术,在 5G、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领先,只有通过核心信息技术自立自主,才可能拥有实质的信息权力,在未来的信息空间博弈中占据上风。
第二,信息地缘政治博弈要取胜就必须在信息竞争的多个方面综合发力。除攻克前沿信息技术之外,还要构筑严密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防止网络攻击、网络间谍、网络犯罪等危害我国网络安全的行为;制定完善的信息治理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树立敏锐的信息主权意识,与打着 " 信息自由流动 " 旗号的信息霸权行为斗争;生产高质量的信息传播内容,提升中国话语权和国际舆论引导力;培养高素质的信息传播人才,为信息地缘政治博弈提供智力支撑。
新闻与传播
微信号 : media-power
网站:media-learning.com
▇ 普及知识 传递价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