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叔电影 06-11
周渝民能扳回9.4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一个医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念念不忘地杀死病人?

几个月前没人会怀疑马亦森(周渝民 饰)会这么做。

马亦森原本是个很负责人的医生,对病人也非常好,但一场无差别杀人事件,彻底改变了他的心态,那场事件里,马亦森的妻女意外身亡,以至于往后,他看到病人心脏病发时会愣在原地,看到病人毒瘾发作也会奋不顾身地往上扑。

而他想三番五次地杀死那个叫胡冠骏的病人,原因也只有一个——

他是那场无差别杀人的元凶。

而如今,律师居然让他的医院负责胡冠骏的精神检测。

他很有可能逃脱死刑。

没错,万众期待的 9.4 分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出第二季了。

编导不变。

主演换成了周渝民、薛仕凌,讲述的也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但在大众口碑上,却没有第一部那么好。

豆瓣开分 8.1。

许多人看完前两集后,觉得这个故事平平淡淡,而且人物过多," 质量滑坡不少 "。

可我倒是觉得,这会是个后劲极大的故事。

因为相对于第一季 " 众生皆有病 " 式吸睛的表达,这一季主创更冷静,也更深入社会的肌理了。

它想说的,其实是 " 我们与善的距离 "。

在人均 " 死刑起步 " 的网络环境里,我们谈胡冠骏杀人案,当然不会有任何 " 争议 "。

这大概率是个精神病人。

从他出场的第一幕里,我们就能看出他的凶狠。

眼神里,写满了 " 恶 "。

事实上我们也不是以貌取人,之后他的所有行为都在向我们证明,这是个易怒且冷血的人。

比如医生让他配合治疗。

他随便应付。

比如有人和他说马医生的妻女被他放的那把火烧死。

他回答,关我屁事。

总之无论从外表还是内在表现,都让我们觉得十恶不赦且毫无悔改之心的恶人。

再加上周渝民在剧中时不时就会洒泪的表演。

如果这是一个在现实中发生的案件,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马亦森应该毫不犹豫地把胡冠骏杀死,剩下的一小半,也会觉得马亦森不该这么冲动,要杀人可以用更隐蔽更专业的方式,可以瞒天过海保护自己 ……

可我们都看过第一季《我们与恶的距离》,我们知道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于是第二集,剧集转宕一笔,聊起了另一个人——

罗誉。

罗誉的父亲也是个精神病人,患了视觉失调症,曾在法院门口刺死法警,惹来社会上一阵抨击,可结果呢,一审判决罗誉的父亲被判无罪,只是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于是网络哗然,把对判决不满了怒火,投向了他的妻子,以及两个子女。

不但被害人家庭不接受他们的道歉。

就连路人,也三番五次来骚扰。

我们可以把对犯罪嫌疑人的不满转嫁给他的家人吗?就道理来看,每个人都知道这样做似乎不妥,但现实中,这样 " 连坐 " 式的做法却并不罕见,因为每个人都相信一个家庭是一个整体,家庭之中某一个人犯罪,所获得的利益,其他成员也同样受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

而且精神类疾病,是不是会遗传?

如果父亲因为精神疾病杀人被判无罪,是不是他的儿子也可能会这样效仿?

这样的担心或许没什么错。

但 " 杀死那个杀人犯 ",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比如罗誉。

可以想象,在事件发生之前,他也许只是个普通的中学生。

有点叛逆,不过也深爱着自己的家人。

但在所有人都称他为 " 杀人犯的儿子 ",遭遇大量的霸凌之后,他的心里,所剩下的,也只有恨了。

他恨他的父亲,将整个社会的怒火转向了他们。

他恨他的母亲,在母亲失踪之后,他说——

死了算了

他唯一的爱只留给他的妹妹,以至于为了维持两人的生活,他不得不四处借钱,甚至于,帮人做 " 车手 "(类似于诈骗集团领钱的人?),干着些违法犯罪的勾当。

他让自己包裹上一层坚硬的壳,冷漠地看待着这个世界。

唯有如此,才能继续活下去。

发现了吗?在罗誉的身上,我们逐渐看到了胡冠骏的影子,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有人可以对罗誉说:

你爸爸不是故意的

如果不是有人愿意整夜守在他家门口,让他见到陌生人的善良。

他,迟早变成另一个胡冠骏。

就编剧的野心来说,《我们与恶的距离 2》,相比于第一部是更大的。

第一部主要聚焦于媒体。

而第二部,则从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出发,试图剖析这个环境的成因,以及弊病。

于是编剧让这个故事跨度长达 20 年。

纵火案发生于 2021 年,前两集说的是 2022 年判决时期的故事,第 3、4 集则是回到 2001 年,讲述 20 年前主角孩童时期的遭遇,而第 5、6 集则是发生在 2011 年,说俩主角年轻时的理想,7、8 集聚焦于案件的发生,而最后两集,则是回到当下。

这期间,你会看到政治的影响,家庭的影响,医疗系统的影响,会看到这样的灾难,为何一点点地被这个社会推动着发生。

比如,政治。

剧集的一开始,在媒体的镜头中,林一骏(没错,第一季的老朋友了)就说过一句话——

政治不应该凌驾于专业

可真的不会凌驾于专业吗?

当然不可能。

马亦森的老朋友高政光(薛仕凌 饰)是个政坛世家里走出来的立委,他本是个律师,走入政坛的目的就是改变这个什么都讲政治而不讲专业的环境。

于是他上台后关注民生话题,时刻监督执政党。

但是呢?

一方面,自己阵营的内部对他不满——

选举要到了

难道你眼睁睁要看着民和党执政吗?

意思是他不要得罪那么多人,所谓政治要以和为贵,争取更多的人,才能赢得选举获胜的机会。

另一方面,民众对他也不满——

法警刺死案中,他接受媒体采访,说不应该增加精神病人的关押时长。

我们应该考虑的是

如何让他们维持在医疗体系内

然后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

结果,遭遇社会又一轮的抨击," 立委真好当,在那装专业 ",甚至于有人直接掀起 " 罢免高政光 " 的运动。

为什么?

因为政坛讲的不是你真的想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而是你如何让更多人满意。

就像看到高政光被罢免的新闻后。

同样出生于政坛世家的简齐慧一针见血——

他应该就是没有做好地方服务

才会被罢免的吧

立委的工作本来就是监督中央和修法,而不是到处讨好选民,可现实却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民众支持,你就不能继续当立委,这导致了大量从政的人,首要考虑的就是讨好民众,不管是不是真心。

一如高政光妈妈说:

好的政治人物,就是好演员

本末彻底倒置了。

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本来对病人有用的立法,比如酒害防治法,就不会被通过,政策法条不被通过,病人的处境就不会被改善,这个社会便一直停留在偏见与歧视里,恶性循环,永远不会得到解决。

除了政治环境,《我们与恶的距离 2》还提到了家庭的影响。

就像剧中的一个小插曲。

一个有毒瘾的青年,时常会产生幻觉,但他的母亲却不承认他有吸毒,甚至于拒绝一切来自医生或者警方的帮助:

我儿子是有伤害别人还是自伤吗

你凭什么把他抓起来

甚至在医生解释了他的儿子吸食毒品后。

她依然坚持:

他没吸毒

你要是乱讲话

我就告死你

她相信,自己的儿子不需要治疗,睡个十几小时,就一定会好的。

她是真不知道儿子的情况吗?

当然知道。

但就像讳疾忌医,儿子吸毒这件事传出去就像一个污点,她为了面子上的 " 正常 ",极力否认这污点的存在,假装一切都是小事。

回头再想——

这样的 " 视而不见 ",我们在更多的精神病人家庭中,是不是更常见?

所以说,相比于第一部,这部的野心更大。

它选取了一个个的切面(前两集只是切面之一),从这个社会的各个层面来讲述 " 何以至此 " 的故事,它试图深入这个社会的肌理,找寻它的病症。

目前来看,这样的尝试还是很成功的。

能否达到第一部的质量我不知道,得看后 8 集的表现,可这样的尝试,在整个华语剧的范围内,已经是非常突出的了。

这么来看,这是一部社会批判剧?

也不全是。

因为剧集在剖析这个社会之余,贯穿始终的情感,始终是 " 善 ",是当一个人在精神层面出了问题时,需要有人 " 接住 " 它。

这样的感情在剧里比比皆是。

就像剧集开始,马亦森三番五次地差点坠入黑暗,杀死胡冠骏,但又总是阴差阳错地被打断,最后收了手。

这真是阴差阳错吗?

不是。

第一集的结尾,有个小彩蛋,是说每一次院长意识到马亦森会有不好的举动,便会偷偷地叫人和他 " 巧遇 "。

而其他人,也相当 " 配合 "。

因为大家都知道,马亦森是个很好的医生,大家也知道,他有这样的情绪其实很正常,所以他们乐于去帮助他," 接住 " 他的负面情绪,让这样的恶念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消散。

是的," 接住 "。

正如开播发布会上,周渝民感谢徐熙媛,说当时在拍《流星花园》时接住了他的负面情绪。

第二部《我们与恶的距离》想传达的,也正是这种 " 接住 " 的善意。

可是啊,这样的 " 善 " 谈何容易。

举个例子。

当我们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人做出不正常的举动,大哭大闹,自言自语,我们的第一反应又怎么会是关心,而不是避而远之呢?

哪怕是一些你认识的人。

当我们听到某个学生不堪压力跳楼,或者某人高喊顶不住了,很大一部分人,也只会暗自嘲笑对方抗压能力弱,或者觉得他哗众取宠吧。

人与人之间不该如此冷漠,可这个社会的真实面目,却依然如此。

就像剧里马亦森说了一句话——

我们以为能接住所有人

其实我们什么都接不住

在这个城市里生活,本就肩负着巨大压力的我们,要 " 接住 " 别人的负面情绪,其实并不容易。

可是啊。

我们都有倒下的时刻,我们也希望别人能 " 接住 " 我们。

没有人可以坚强如铁。

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做了,或许就能改变一个人,让撑不下去的我们,不至于坠入深渊。

比如默默的陪伴。

就像高政光与马亦森的关系,他只是在他身边默默工作,不需要说什么话。

但也能消解对方的抑郁。

或是一次无伤大雅的玩笑。

像是马亦森 " 嘲笑 " 罗誉,说他:

还有一点点酒瘾

这种 " 不合时宜 " 的玩笑,也能把一个人从极端的情绪里拉回来。

在当代的环境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但没人该是一座孤岛。

当我们的眼里有 " 他人 ",当我们相信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至少可以改变自己时,这个社会就还有希望,就不至于如此冷漠。

这或许就是这部剧的价值所在。

它告诉我们——

我们与恶的距离不远,但同时,我们与善的距离也不远。

或许 " 接住 " 彼此并不容易。

但冷漠,则会把一个无助的人,狠狠地推向深渊。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周渝民 医生 杀人 我们与恶的距离 杀人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