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6 月 12 日讯(记者 徐赐豪)昨日,阿里巴巴内网一篇近万字的离职长文引发广泛关注。
据了解,阿里工作十五年的元安(花名)系钉钉产研负责人。在这份离职长文中,元安以 " 阿里价值观践行者 " 的身份自居,称是自己在阿里十五年自己感受以及各个 BU 朋友的交流后,总结的一篇帖子,希望能给阿里整体和高层的一个反馈。在这份离职长文中,元安直指阿里内部存在的战略迷失、创新乏力与 " 大公司病 " 积弊。
更令人意外的是,马云罕见现身内网,以简短却温情的回复了元安。这场老员工与创始人的隔空对话,成为观察阿里等中国互联网标杆企业 " 大厂转型 " 切口。
元安回忆初入阿里时,员工佩戴工牌不仅是身份象征,更是社会对 " 阿里人 " 价值观的认可——杭州丈母娘偏爱阿里女婿,因其 " 品性靠谱 "。然而,随着互联网红利消退、外部收购的部分业务不达预期,他认为阿里正逐渐陷入 " 既要又要 " 的战略困境:既要守住电商基本盘,又要追逐云计算、本地生活、国际化等新赛道,最终导致资源分散、创新停滞。
" 我们仍旧是个大公司,但我们变得平庸。" 元安将问题归结为 " 人、财、事 " 三重失灵:迷信外部人才导致 " 阿里味 " 稀释,绩效竞争加剧内耗;战略摇摆导致资源浪费,官僚主义盛行;短期主义盛行导致创新停滞。
他呼吁阿里回归 " 一群有情有义的人做有价值的事 " 的初心,并提出公司要改革 HR 体系、清理不合格的中高层,统一职级并公开、公示绩效晋升;重新加强文化建设,着重强调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战略清晰、激情敬业等价值观;精简冗余业务、弱化过度运营,追求真实成效,以更好地迎接 AI 时代的到来。
面对元安的犀利批评,马云的回复意味深长:" 阿里在发生变化之中。"
事实上,这并非马云首次回应内部争议。2023 年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时,他曾发文称 " 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里 ",并鼓励员工 " 为明天后天牛而改革 "。
在互联网行业,元安批评的 " 大厂病 " 现象并非阿里独有。比如,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抨击公司内部 " 躺平现象 ",腾讯、百度等巨头也面临创新乏力、组织僵化的质疑。
在互联网行业增速放缓后,巨头们纷纷陷入 " 既要又要 " 的困局:既要守住基本盘,又要开拓新业务;既要追求短期利润,又要布局长期技术。这种矛盾导致资源分散、决策迟缓,最终错失转型窗口。
元安的离职帖和马云的回应,为阿里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自我审视机会。这家曾以 " 改变世界 " 为使命的公司,如今正站在十字路口。正如马云回复元安的话," 好像人的成长,阿里的发展也有很多必然要走的路和过程,阿里巴巴在发生变化之中。"
AI 时代的浪潮下,企业若想避免被淘汰,必须具备 " 刮骨疗伤 " 的勇气与 " 回归初心 " 的智慧。唯有如此,阿里才能接住 AI 时代的机遇,真正成为一家 " 活 102 年的好公司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