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今年最重磅的新品类,或许非 NAS 莫属。
小米生态链总经理陈波 2024 年曾表示,小米针对 NAS 核心技术已经开展了几个月的预研,产品最快 2024 年底上线,慢则 2025 年上半年面世。然而 2025 年上半年即将结束,小米 NAS 却迟迟未发。
日前陈波再次站了出来,在直播时表示小米 NAS 预计 10 月初步量产和测试,年底前发布上市,给广大米粉吃了一颗定心丸。
是否要参加小米 NAS 首发购买?雷科技建议米粉们要慎重考虑,因为这不是一款「为发烧而生」的产品。
近几年随着流媒体、个人存储需求不断增加,NAS 逐渐从企业、极客圈走向大众市场。市场调研机构恒州博智(QY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家用 NAS 设备市场规模为 24.4 亿元,预计 2030 年将达到 289.3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41.99%。
(图源:恒州博智)
中国市场 2023 年家用 NAS 规模为 7.12 亿元,约占全球的 29.19%,预计 2030 年将达到 96.19 亿元,约占全球的 33.25%。
蓬勃发展的行业吸引了众多企业入场,2020 年起,绿联、华为等品牌先后进军 NAS 领域,鲁大师也发布了 NAS 软件,可将电脑转换为 NAS 设备。然而,在 NAS 向 C 端市场普及的关键阶段,小米正面临一道难题:产品添加大量功能并开放权限走极客路线,还是放弃复杂功能,专注服务小米设备用户群体?
最终,初入 NAS 行业的小米,选择了第二条路。陈波表示,小米 NAS 不会过于极客,旨在向消费者普及 NAS 品类,首要目标是把生态和联动做好,优先服务好小米设备用户。
从小米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小米 NAS 将拉通手机、电视、平板、PC 等团队,其中面向移动设备开发的功能主要为存储扩容、AI 相册等,一定程度上取代当前小米官方提供的云存储服务。
电视方面则加入电影刮削功能,根据用户下载的影视资源,自动匹配海报、简介、演员信息。对于 PC 设备,小米 NAS 将起到类似网盘的作用,存储个人资料或办公数据,方便用户在各种环境中调用,减少对 PC 硬盘的占用。
(图源:绿联)
小米、华为等企业的 NAS 设备可以与相册、文件管理器等基础应用融合,让 NAS 成为手机存储的一部分,上传下载文件或查看存储资源的体验更接近「无感」。第三方 NAS 厂商除非与手机厂商深度合作,将 NAS 提供的云服务作为手机基础功能的一部分,否则体验难以达到无感级别。
网友对小米 NAS 的困惑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产品盘位数量,二是价格定位。此前小米曾发布过一张万兆 NAS 传输宣传图,产品以白色为基调,具有 4 盘位,但小米称该图片仅作白模示意,没有规划相关产品。考虑到家庭用户未必需要 4 盘位,小米 NAS 可能会采用 2 到 4 盘位设计。
(图源:小米)
放弃复杂功能后,小米 NAS 对于性能的需求有所降低,可能会搭载性能较弱的芯片,参考华为 2 盘位云存储无盘版当前京东售价不到 1700 元,小米 NAS 若采用 4 盘位设计,预计售价 1500-2000 元,若采用 2 盘位,价格有可能在 1000 元以内。
过去 NAS 领域消费者长期以极客为主,厂商推出的产品自然也围绕他们的需求提高产品性能、丰富产品功能。例如绿联热销产品 DXP4800,搭载英特尔 N100 处理器,该处理器曾被许多厂商用在迷你主机、低端笔记本电脑之中。
2025 年 CES 展会上,绿联又发布了搭载酷睿 Ultra5 125H 处理器,并内置大语言模型的 AI NAS —— IDX6011 系列。基于媲美笔记本电脑的硬件性能和 UGOS Pro 系统的开放性,绿联 NAS 支持完全本地部署,并开放了 Docker 权限,允许用户自由部署个性化服务。
(图源:绿联)
Docker 属于 NAS 高阶玩法,类似于虚拟机,可以将 NAS 从云存储设备升级成多功能服务器,运行轻量化程序。基于 Docker 容器部署 Qbittorrent、Navidrome、Komga、HomeAssistant、Open WebUI 等应用后,NAS 设备就可以自动进行音乐刮削、资源下载和管理、控制智能家居设备,以及运行本地 AI 模型。
绿联、极空间、联想、群晖等厂商的高端 NAS 设备,几乎必备 Docker 功能,部分厂商或产品还提供一站式 Docker 服务中心和 Docker 应用一键下载。现阶段的高端 NAS 产品,已不再是纯粹的云存储设备,而是低性能的个人服务器。
但普通用户真的需要 Docker 或其他高阶玩法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在小米 NAS 新闻的评论区,网友们围绕 Docker 吵得不可开交。部分网友认为,如果 NAS 不支持 Docker,挂载网盘不够便捷,尤其是日更的外国电视剧,通过 Docker 应用可以自动下载更新剧集,无需每次都手动下载。
也有网友认为,Docker 不重要,自己所需的是小米版华为云存储,只要能够将 NAS 做得像小米云服务一样,每天增量备份手机中的文件,他就愿意买单。
(图源:资讯平台截图)
网友们的分歧,恰恰证明了极客用户和普通用户对于 NAS 需求的差别。极客用户将 NAS 视为功能丰富的玩具,要用它做许多事情,而普通用户只想要一个可以无感备份手机文件且价格实惠的云存储设备,用于存放日常拍摄的照片、工作时接收的文件。
同样是从手机行业跨界进入 NAS 领域的厂商,华为推出的云存储产品也不支持 Docker,主打华为生态互联和云存储。小米 NAS 暂未透露任何 Docker 相关的内容,结合陈波透露的不会过于极客来看,该产品大概率不支持 Docker,功能特性类似华为云存储设备。
去年小米曾针对 NAS 设备进行了用户需求调研,放弃 Docker,应该是基于此次调研结果做出的抉择。尽管 NAS 设备最初只在极客圈盛行,但 NAS 行业不能只面向极客群体,更为庞大的普通消费者,才是 NAS 市场持续扩张的关键。
手机拍照能力的提升,让我们更乐意用摄像头记录生活,但更清晰的视频和图片,占用的空间越来越大。手机厂商官方提供的云服务价格昂贵,例如小米云服务钻石 2TB 会员原价 816 元 / 年,618 特惠价 448 元 / 年。第三方云服务价格相对便宜,却难以提供如手机厂商云服务一般无感增量备份的体验。
(图源:小米手机截图)
NAS 设备售价数百元到数千元,京东平台机械硬盘当前 2TB 售价 400 多元,4TB 接近 600 元,初次购买成本高于云服务一年会员,胜在后续费用只有电费。小米无需效仿群晖、绿联、极空间等品牌,将产品打造成面向极客的高端玩具,满足小米手机、平板电脑、电视、PC 等用户的需求,完善互联生态方,并压缩成本降低价格,才是赢得米粉认可的关键。毕竟,极客用户至始至终只是少数派。
小米品牌成立初期,一句「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奠定了品牌面向极客用户的基调,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小米逐渐转变了理念,产品设计面向大众,手机产品线越来越丰富。
小米 NAS 产品服务于小米手机、平板电脑、电视、PC 用户,并非面向极客玩家,可玩性难免大打折扣。网友们还担心小米因经验不足,首款 NAS 产品系统出现功能少、BUG 多的情况。
(图源:豆包 AI 生成)
可能是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将精力投入到汽车领域的缘故,最近两年小雷使用小米手机、平板电脑、耳机、手表时,都遇到了一些 BUG,澎湃 OS 负责人金凡因系统问题多次遭遇用户口诛笔伐。
小米 NAS 的硬件和价格小雷丝毫不担心,以小米的传统,产品性价比大概率能够持平甚至超越传统 NAS 企业,但系统 BUG 多不多,功能丰富度如何,体验一段时间后我们才能得知。
对于打算购买小米 NAS 产品的小伙伴,小雷的建议是不要首发购买,等首批用户反馈后再做决定,留给小米充足的系统优化和丰富功能时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