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06-12
专访丨Rokid副总裁王俊杰:AI眼镜仍处于发展早期 轻量化是长期趋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据杭州电视台视频报道,5 月底,在中国驻美大使馆的一场体验活动上,一位美国民众戴上杭州企业生产的 Rokid Glasses 与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实现了无障碍交流——谢锋大使用中文沟通时,现场美国民众通过这副 AR 眼镜实时接收英文翻译。

继 " 杭州六小龙 " 爆火之后,Rokid 创始人祝铭明的一场演讲让 Rokid 火出圈。巨大的流量扑面而来,直接带动 Rokid Glasses 预订量激增。Rokid 方面披露,该款 AI(人工智能)眼镜全球已交定金订单超 25 万台。祝铭明近期透露,Rokid Glasses 或将于 6 月底正式上市。

订单激增,高管振奋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压力。

随着 AI 应用的不断深化,AI 眼镜行业迎来大爆发," 百镜大战 " 打响,Rokid 如何应对异常激烈的行业竞争?行业领跑者 Meta 和苹果都在布局轻量化 AI 眼镜,Rokid 的自研技术如何实现全球化突围?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 NBD)记者专访了 Rokid 副总裁王俊杰。

爆火后预订量激增

NBD:2 月底爆火之后,大家对 Rokid 的产品关注度非常高,这几个月公司进入了怎样的状态?这在公司产品销量上是否有直接的反映?

王俊杰:公司突然爆火,其实对我们来说,挑战蛮大的,因为大家预期都挺高,所以我们必须逼着自己要拿出好产品。这几个月,我们的状态就是每天打磨产品,不断地解决问题,不断地提升能力。(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目前来讲,Rokid Glasses 预约情况非常火爆。我们也在加班加点生产,同时我们也不断打磨技术,希望 Rokid Glasses 眼镜能够更好用,也在不断开发新的能力。

NBD:比如说 Rokid Glasses 这款即将上市的眼镜,它相比之前有哪些技术上的迭代和升级,能否介绍一下?

王俊杰:这是一款融合了 AR(增强现实)显示、摄像头,麦克风和 Speaker(扬声器)等传感器功能的比较综合的 AI 眼镜,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是一些不带显示的 AI 眼镜,或者说带显示但没有摄像头的眼镜。

Rokid Glasses 这款是功能比较齐全、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一款 AI 眼镜。区别于市面上其他眼镜的地方在于,它提供了更完整的交互。其实人获取的信息中,可能 80% 以上来自视觉,所以有一块信息提示的屏幕,可以让你更高效地获取信息。比方说在翻译或者提词的时候,它可以快速扫描。

提示词功能演示 图片来源:公司提供

所以 AR 显示功能,我们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摄像头赋予了这款眼镜观察世界的能力,再结合大模型的能力,相当于这款 AI 眼镜让人和大模型同时具备了观察世界的能力。这几个功能叠加,对于我们的研发和大规模生产来说,难度系数大幅提升。

NBD:就是 2 月底 Misa(祝铭明)戴的那款眼镜?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可以翻页的戒指?

王俊杰:对,就是这款眼镜,戒指是一个外部设备,可以通过戒指来进行提词器的翻页。但我们现在开发了 AI 的智能提词、智能翻页。相当于你说到哪儿,它自动给你翻页翻到哪儿。这样的话,用户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进行翻页了,所以相当于一个技术升级。

NBD:当前 Rokid 的 AI 眼镜,哪些部分属于自研?

王俊杰:我们在操作系统、空间计算、人工智能、光学显示等领域坚持自主研发,核心体验要想持续提升,很多时候只能靠自研解决。

NBD:后面还会采用这种方式吗?从预约数量来看,今年 Rokid 眼镜销量可能有明显上涨,你们的产能是否支持大规模的订单增长?

王俊杰:随着销量逐渐提升,相应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对于 Rokid 来说,我们还是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地方。我们不会什么都做,但围绕核心的部分,做自己擅长的部分,沉淀技术;其他部分,我们跟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之间都保持着非常好的合作关系。

AI 眼镜仍处于发展早期

NBD:Rokid 成立于 2014 年,创业 11 年了,最早是做智能陪伴机器人、后又涉足智能音箱,2018 年正式切入智能眼镜,为什么后面落点于智能眼镜?

王俊杰:公司从一开始就布局了 AI 和 AR。我们成立了两个大的实验室,一个是 AI Lab,一个是 AR Lab。这两个实验室的主要方向就是研究 AI 和 AR。只不过 AI 的技术成熟得更快一点,所以我们先把它落地到智能音箱上面。

随着 AR 技术的逐渐成熟,我们开始做 AR 眼镜。本质上 AR 眼镜涵盖了 AI 的部分。因为相比智能音箱,AR 眼镜技术难度、交互方式都更大。所以我们认为,AR 眼镜方向的潜力会很大。

为什么最终落点是在 AR 眼镜?我想主要原因是三个:第一是 AR 眼镜能提供完全不一样的交互。因为 Rokid 本质上是一家人机交互公司,所以与其他形态的智能硬件相比,AR 眼镜具有更自然、更高频的人机交互能力,因为它几乎可以成为人的五官的外延。

第二点就是 AI。近年来,随着生成式 AI 的高速发展,其与 AR 结合形成 AI + AR 的双核驱动,我们认为未来有机会彻底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这一点我们认为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第三个是场景。Rokid 一直在基于场景去打磨产品和技术。目前我们探索的场景也非常多,包括工业、教育、数字文化、医疗等。

NBD:AI 眼镜从今年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行业将迎来 " 百镜大战 ",为什么今年进入 AI 眼镜行业的玩家这么多?哪些变量是影响他们入局这一赛道的关键?

王俊杰:一是生成式 AI 大模型越来越成熟,大模型也需要一个端侧载体,AI 眼镜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所以大家会一起把这个市场做大。

第二,对标海外,头部领先的 Meta 眼镜,它的发展对于行业来说有很强的标杆意义。大家认为作为中国的公司,一定也可以做得更好。

第三,来自市场的反馈。目前市场对 AI 眼镜预期很高,都认可这一赛道并持续有新玩家加入。但不论如何,参与的玩家多,把这个行业做大是件好事。当前这个阶段,我们其实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 AI 眼镜,使用 AI 眼镜,慢慢把这个市场做大。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非常好的一个开始。

NBD:在你看来,当前行业处于怎样的一个发展阶段?

王俊杰:我觉得现在处于早期,(是)增长曲线还非常高的一个阶段。其实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产品,得到更好的体验。所以在这个时候,其实就是看谁的产品能够打动消费者,能够让消费者喜欢并长期使用,这对行业来说是最重要的。

导航功能演示 图片来源:公司提供

轻量化是 AI 眼镜未来的一大趋势

NBD:根据官网,当前公司已在全球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布局,哪些海外市场是 Rokid 重点发力的市场?

王俊杰:一些主要的国家和市场基本上都有覆盖,像德国、英国、美国,亚洲的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市场等,都会是我们的覆盖范围。

当然我们也会有节奏地一步一步对外推广,因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需要准备很多东西。比方说,本地化的一些工作、目的地国家的语言、海外的认证等,这需要我们在软件设计上进行相应调整。

NBD:未来 AI 眼镜的需求如要持续释放,取决于哪些方面的因素?

王俊杰:AI 眼镜交互潜力非常大,眼镜内置的传感器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能力。所以未来的需求一定是结合用户真实的场景需求,我们会去提炼这些东西,进一步区别哪些是作为标准的能力放在我们眼镜的操作系统里,哪些是作为开发者的能力,让开发者去发挥他们想象力的部分。

NBD:你们也计划做开放生态?

王俊杰:我们计划开放相应的一些能力给开发者,让他们基于我们的开放系统构建一些场景化的 Agent(智能体),或者是一些小的应用。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做不了所有的事情,大家一起来做,才能把这个事情越做越好。

NBD:Meta 近期发布轻量化 Aria Gen 2 智能眼镜,仅约 75 克,配备可折叠镜臂;谷歌联手 AR 销冠 XREAL 推出轻量化 Project Aura,而即将上市的 Rokid Glasses,据了解重量不到 50 克,后续 AI 眼镜赛道,轻量化是一个长期趋势?

王俊杰:对,长期还是轻量化的趋势,我们希望未来的产品越来越轻,但是能力不减。轻量化的 Rokid Glasses 可能更多是偏生活类、类似个人助手的场景。它的适用人群可能更广一些,因为每个人都要生活,生活都需要一些帮助。它面向的人群会更多,而且年龄段可能也更广。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王俊杰 轻量化 杭州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