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Auto 06-17
华为+Momenta+小米,广丰组了个科技“复仇者联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上市仅 3 个月,订单逼近 3 万大关,连续两个月蝉联合资纯电销冠,提车竟要排队——铂智 3X 交出的这份亮眼成绩单,彻底颠覆了合资电动车 " 不行 " 的旧认知,宣告广汽丰田 " 聚变 2030" 战略初战告捷。

去年 11 月,广汽丰田在 20 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 " 聚变 2030" 战略,核心目标是从 " 老牌合资 " 变身 " 科技广丰 ",矢志在智能化、电动化、数字化赛道全面发力,争做中国车市的科技先锋。

" 合资车企有科技吗?" 该战略甫一发布,外界不乏这样的质疑。如今铂智 3X 的爆火,无疑是对这种质疑最有力的回答。6 月 12 日,广汽丰田 2025 科技日开幕,外界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科技广丰。

广丰原来很科技

" 合资车企不都是拿来主义吗?" 这是不少人的固有印象,毕竟一提起 " 科技公司 ",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华为、腾讯、大疆、小米。

其实,科技的意涵很广,从来不止于手机、芯片和人工智能。对汽车而言,发动机如何更省油、传动如何更高效、底盘如何更稳——这些不仅是科技,而且都是硬核科技!

事实上,丰田本就是全球顶尖的科技巨头,手握大量专利,去年更是在电池、氢能、软件等领域投入 7450 亿日元(约 350 亿人民币)搞研发。广汽集团在国内汽车行业也是技术领军企业之一,首届 " 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 " 大奖,国内整个汽车行业得奖的就两家,其中之一就是广汽研究院动力总成研发团队。

这次科技日,广汽丰田亮出了一个新锐科技车企的技术家底:两个全新的新能源车平台、AI 智能数字底盘,以及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第六代智能电混双擎正在紧锣密鼓研发,TSS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升级到了 4.0 版。

先说说这两个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新能源车专属平台:

第一个是中小型车新能源平台,覆盖 A-B 级,主打 5 米以内的纯电动车。最大的好处是:花 A 级车的钱,能买到接近 B 级车的空间,坐着还像 C 级车一样舒服。现在卖爆的铂智 3X 就是这个平台下的首款车型。

第二个是中大型车高兼容性平台,可覆盖 5.3 米以内 C 至 D 级新能源车,支持纯电(BEV)、插电混动(PHEV)、增程式(REEV)好几种动力形式。首款车型是铂智 7(计划明年一季度上市)。这款车有三大亮点:个头大、搭载激光雷达、华为鸿蒙座舱 5.0,直接对标中大型豪华轿车。

这次科技日最吸睛的当属 "AI 智能数字底盘 ",它堪称汽车界的 " 预判大师 "。通过遍布全车的 " 神经网络 " 传感器,它能像老司机般提前 " 看 " 到路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急刹时自动抑制 " 点头 ",过减速带时提前 " 软化 " 悬挂,甚至跑高速时还能自动 " 压低车身 " 以降低风阻、提高稳定性。开过电车的人常吐槽 " 晕到想吐 ",而这套底盘硬是让电动车开出了 " 磁悬浮 " 般的丝滑感。

对于汽车而言,没有底盘域、动力域,以及操控域的智能,就不是真正的智能汽车。广汽丰田这套 "AI 智能数字底盘 " 可以说,是汽车智能化领域的一大突破。

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让车辆不再只是电驱动的汽车,而真正蜕变为 " 可进化的智能终端 "。OTA 升级也不再是修修补补,而是能像手机系统迭代一样解锁新技能——上周刚吐槽的语音识别,下周云端推送更新后突然变 " 懂王 "。更贴心的是全场景远程控制:大夏天提前十分钟手机开空调,冬天远程启动座椅加热,连车载冰箱调温都能 " 隔空操作 "。当别人还在 4S 店排队刷机时,广汽丰田车主已实现 " 人车互联 " 的自由。

当然,大家更关心的还是产品。如果说铂3X 是开胃菜,那么下一代增程版汉兰达和赛那才是真正的 " 王炸组合 "。增程版升级后,汉兰达既能让你毫无焦虑地去追求诗和远方,又能实现纯电通勤 " 零油耗 ";赛那 MPV,全家出行空间不缩水,油耗却减半,堪称家庭用户的 " 全能刚需最优解 "。

这步棋背后,是广汽丰田在混动领域的深谋远虑:首次将增程动力赋予旗舰车型,同时加速高性能插混落地,在主流市场率先豪横地配齐混动(HEV)、插混(PHEV)、增程(REEV)三大技术路线,正式开启 " 大混动时代 " 的新篇章。

广丰组起科技 " 复仇者联盟 "

铂智 3X 之所以引爆市场,关键在于它颠覆了合资车企的传统范式:首次由中国团队主导整车研发。告别过去 " 海外设计、本土生产 " 的模式,铂智 3X 由中国首席工程师深度 " 量身定制 ",精准洞察中国用户对大空间、高智能的核心需求,并将其融入产品基因,打造出真正 " 懂中国 " 的座驾。

此次科技日,广汽丰田在自我变革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不只在内部彻底推行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在外部更在合资车企里率先搞起 AI 生态:铂智 3X 全球首发 Momenta 最新的飞轮大模型,铂智 7 则首搭鸿蒙座舱、华为电驱和星闪数字钥匙,还和小米生态打通了接口——这波操作,分明是要拉着中国科技圈的 " 顶流 " 们,组一个超强的 AI 汽车生态圈!

这种强强联手,展示了广汽丰田的务实和开放。

广汽丰田在很多方面,比如动力总成、底盘、操控、品控上都很强,但有些领域,可能华为、小米做得更好,这就叫术业有专攻,在智能座舱、娱乐系统这些领域,和华为、腾讯这些专业做生态的公司合作,能更好地满足中国用户的需要;其次,用户偏好各异,有人喜欢简单,有人喜欢酷炫,开放合作,强强联手,为用户提供更多元的选择,也是用户至上的应有之义。

铂智 7 不仅在合资车里第一个用鸿蒙座舱,还会第一个用华为 DriveONE 电驱和星闪数字钥匙;铂智 3X 全球首发 Momenta 最新的飞轮 AI 大模型,新增了近 50 项功能,以后还会上线车头泊入、过收费站匝机等功能。

更野的是生态打通。为了打通人、车、家的生态,广汽丰田和小米合作,统一接口后,小米的 PAD 系列、车载音响、对讲机等设备都能在广汽丰田的车上用。以后开车时,用中控屏就能调用后排 Pad 的摄像头,不用回头就能看后排乘客,各种车载配件也能通用,用户可以自己更换配件,把车内空间打扮成喜欢的样子。

需要强调的是,广汽丰田和华为、Momenta 以及小米的合作,不是 " 拿来就用 ",不是 " 技术外包 ",而是拉着他们一起 " 闭关修炼 ",深度定制。目的是把各家最强的本事完美地揉在一起,并且特别针对中国用户的需求和中国复杂的路况进行优化。

比如华为的电机不是简单买过来装车上,而是丰田的工程师和华为的工程师一起调校,既要华为电机的强劲动力,又要保留丰田车那种特有的平顺、好开的感觉。就像两家大厨合作,既要川菜的麻辣,又要粤菜的鲜香,融合成新菜。

又如 Momenta 的智驾,不是买一套通用的智驾软件就完事。双方工程师一起干,专门针对中国特有的复杂路况去反复测试、优化算法。

还有广汽丰田一次性打通智能座舱、智驾、生态三大场景,这在以前,不同品牌的设备数据是互不相通的。广汽丰田却可以做到用鸿蒙系统调用小米行车记录仪数据,实时标注路况障碍,实现跨品牌数据互通。

可以说,广汽丰田在这过程中是总指挥、总工程师,是安全标准的制定者和把关人角色,它负责定义车要什么样,然后把华为、Momenta、小米这些 " 技术大牛 " 的看家本领整合到一起,确保它们完美协作、安全可靠。

    

合作,是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多更好的选择。广汽丰田联合华为、Momenta、小米埋头深耕,这场跨界 " 闭关修炼 " 的成果将在铂智 7 上呈现。用户只需花一辆车的钱,就能同时体验到顶尖科技公司的核心技术,让智能出行的选择更丰富、体验更超值。

未来造好车,单点技术强没用,关键在于谁能把全球顶尖的造车底子、最牛的智能技术、最开放的生态,针对本地需求深度整合起来,这才是真正能领先全球的 " 硬核实力 "。广丰这套玩法,就是在验证这条成功之路。

编者按: 

正如 2025 科技日所昭示的,广汽丰田把他们二十多年积累的顶级造车经验,和华为、Momenta、小米这些中国科技巨头的拿手绝活真正深度整合在一起了。这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让它们产生 " 化学反应 "。

广汽丰田这招挺绝的,这既不像一些新势力那样啥都自己从头搞,也打破了传统车企关起门来搞研发的老套路,还给全世界车企指了条搞智能化的新路子——强强联合,开放合作。

他们图啥?目标很实在:到 2030 年,卖的车里 80% 都得是新能源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定会不断憋出领先同行好几年的 " 黑科技 " 大招,我们拭目以待。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DearAuto 立场。 )

————   END   ————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李国勇律师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广汽丰田 新能源车 小米 华为 合资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