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6 月 23 日讯 北京时间 6 月 23 日,NBA 总决赛第七场结束,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在主场以惊险的胜利击败印第安纳步行者,成功夺得 2024-25 赛季 NBA 总冠军。
球场之外,俄克拉荷马城并不是典型的科技重镇。与硅谷、雷霆队之前所在的西雅图这样的科技核心城市相比,它显得内敛而踏实。
但正如雷霆队在本赛季中展现出的稳健与韧性,这座城市的科技产业也在不声不响中酝酿着力量。近年来,俄克拉荷马城开始在能源科技、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和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逐步崭露头角,构建出一个多元化、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生态。
创新区崛起
20 世纪后半叶,俄克拉荷马城曾深深依赖于石油与天然气产业的繁荣。然而,正如资源型经济体常见的问题,全球油价的波动如同命运的指针,终究让这种高度依赖单一产业的发展模式暴露了结构性的脆弱。
步入 21 世纪后,俄克拉荷马城开始主动应对自身发展中的 " 路径依赖 ",决定用 " 三股力量 " ——公共投资、风险资本、大学科研——为城市经济 " 重构 DNA"。这场转型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早已被写进城市教科书的大都市(MAPS)系列项目。
其中,2019 年通过的 MAPS 4 项目再次拨款 11 亿美元,部分款项通过对俄克拉荷马城东北部附近的创新区进行投资,改造俄克拉荷马城的创业生态系统。
俄克拉荷马城创新区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却被精心打造成了一个集科技研发、初创企业孵化、大学研究资源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 " 微型硅谷 "。
区域内聚集了包括俄克拉荷马大学(OU)医学中心、斯蒂芬森癌症研究所、德文能源异构材料中心等前沿机构。同时,原本由通用电气(GE)设立的全球石油技术研究院,也成功转型为一个面向各类初创企业的开放式孵化器,孵化企业包括医疗、生物、材料等多个跨界技术方向。
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创新区内注册初创企业超过 150 家,相较 2021 年翻了一番。
发力生物、航空制造
在产业发展方向上,俄克拉荷马城正布局生物制造赛道。
2025 年 3 月,CDMO(合同开发与生产组织)新秀 Wheeler Bio 完成了 3500 万美元 A-1 轮融资,投资方不仅有 Alloy、三菱在内的产业资本,还包括 NBA 球星拉塞尔 · 威斯布鲁克的投资公司 Russell Westbrook Enterprises。
与此同时,俄克拉荷马大学也在产业支撑上不断发力。2025 年 5 月,俄克拉荷马大学正式启用一座 4000 平方英尺的生物加工核心设施,具备从小试到中试的原液生产与纯化能力,并向初创企业低价开放,极大降低了创新门槛。
除了生物制造,俄克拉荷马城也积极布局航空航天领域,依托 Tinker 空军基地的资源优势,不断推动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
美国最大的航空维修综合体 Oklahoma City Air Logistics Complex 正在引入数字孪生、机器人检测与 AI 预测维护技术,目标是将 F135 战斗机发动机的维修周期缩短 30%。而 Skydweller Aero 公司则正在推进一款太阳能长航时无人机项目,其工程团队正在本地进行复合材料机翼在风口区的疲劳测试,为 2025 年的试飞做准备。
波音、Kratos、Pratt & Whitney 等全球航空巨头也纷纷在 Tinker 基地周边设点,带动形成了一条涵盖仿真软件、复合材料与精密制造的小型供应链网络。
此外,俄克拉荷马城的风险资本生态也在迅速成熟。
Cortado Ventures 于 2023 年完成了 8000 万美元的第二只基金,管理规模升至 1.1 亿美元,重点投资 B2B SaaS、生命科学与未来能源等方向;i2E/Plains Ventures 则在 2024 年底宣布累计投出 1 亿美元,其中 42% 流向生命科学领域。
与此同时,OCAST(俄克拉荷马科技加速器项目)也在州议会支持下设立,通过提供无稀释补助资金,支持生物、航空和清洁能源三大赛道的初创公司,构建从阿尔法期到种子期的创业孵化体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