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 年 6 月 24 日四维图新(002405)发布公告称公司于 2025 年 6 月 24 日接受机构调研,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宽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创华投资、上海虎翼投资管理合伙企业 ( 有限合伙 ) 、深圳本利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财沣投资、深圳领峰资产、苏州星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熙杰私募基金、羊角基金、安卓投资、国投证券、浙江绅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左岸绿洲、蔡伟豪、东北证券、长城证券、联储证券、粤开证券、中原证券、京东科技、泽源基金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公司介绍一下所处行业近况。
答:智驾平权是当前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中高阶辅助驾驶已经从差 异化竞争的 " 增值服务 " 转变为抢夺大众市场的 " 胜负手 "。随着 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中高阶辅助驾驶功能正逐步下沉至中低端 车型。未来中阶辅助驾驶功能有望成为 10 万元级车型的标配,这 将进一步推动辅助驾驶技术的普及。除极少数全栈自研的头部 OEM 外,对于大多数车企来说,选择全 栈可控 + 生态合作的路径是更务实、成本更可控、可快速量产突围 的更优解,这不仅有助于车企更好地掌握核心技术,还能提升系 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对四维图新来说意味着,自主及合资品 牌的辅助驾驶市场机遇在增加,客户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打赢节奏 越来越快的智能化之战。而我们的智驾业务能够从无到有、到逐 步成为龙头业务,既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也是我们以创新拥抱变 化的主动选择。芯片行业:随着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的不断升级以及国际贸易 环境的不确定性,车企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成本压力,这不仅促使 车企强化成本管控,更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本土企业加快在第三代 半导体领域的布局步伐,同时加速国产芯片的认证和上车进程。 当前,中国汽车芯片行业正处于智能化与国产替代双轮驱动的快 速发展阶段。
问:公司在此前业绩说明会讲到,公司合规业务 24 年达到 150% 的增速。25 年 Q1 同样是 100% 以上的高速增长,想请问公司如何 看待未来这块业务的前景?
答:目前行业痛点还是较集中,数据合规业务增长趋势明确。2024 年 智云板块全年营收 22.54 亿元,同比增长达 28.96%,其中主要得 益于数据合规板块的收入大幅提升。我们认为随着智驾不断向高 级别应用发展,不仅数据量将爆发式增长,合规更是大势。依托 AI 增强的数据闭环,有助于车企实现算法快速迭代与优化。同时, 利用 AI 驱动的合规数据处理(如:自动化脱敏、智能托管),有 助于车企将数据安全被动成本转化为主动竞争优势。目前结合合 规业务蓬勃发展的速度,公司正进一步深化与字节火山云等云服 务商的合作。
问:能否展开讲一下四维在车展提出的世界模型,包括帮助客户搭 建世界模型?
答:目前,世界模型相关能力已逐步在四维体系内实现闭环应用,用 于行为预测、轨迹生成等关键模块,并正在面向 OEM 及 Tier1 进 行产品化输出。未来,随着 AI 原生的智驾架构演进,四维在基础 数据领域将由过去的图商进一步升级为智能驾驶的数据与模型基 础设施提供者。
问:公司预计智驾订单达到多大体量,才能保证盈利?
答:盈利水平取决于智驾订单的构成,如开发成本、软硬件占比、采 购成本、出货量等,我们合作的各个车厂须 case by case 看,都 不太一样。其中,量级无疑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这也是为什么 有越来越多的主机厂选择生态合作的原因,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 只有达到一定销量的智驾方案才能获得成本端的规模效应,这正 是公司智驾业务的策略打法,就是以具备 " 极致性价比 " 的舱驾 方案,发力 " 量产主力市场 "。同时,盈利的获得也同内部的成本 控制、运营效率提升有关,比如公司近 3 年的人效已经从 78 万 / 人,提升到 168 万 / 人,叠加基于项目毛利和规模考量进行的聚焦 动作,也带来了研发投入和期间费用的有效控制,都会对盈利改 善产生积极影响。
问:近期工信部等部委出台相关规定,整治智驾乱象,同时多家头 部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 60 天,请问对公司有何影响?
答:这次政策的强化,以安全为核心重塑了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监管 框架,通过严格的准入、测试、宣传和 OTA 管理要求,对此前的 行业无序乱象进行纠偏,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这意味着 未来,行业将呈现 " 监管强化 " 与 " 应用创新 " 双轨并行的发展 态势。应用创新不言自明,比如中高阶辅助驾驶方案正在从传统 的模块化向端到端方案发展。端到端方案通过单一神经网络模型 实现从传感器输入到规划、控制输出的直接映射,具有更高的计 算效率和更强的泛化能力;而所谓的监管强化,既包括通过严格 测绘资质准入、开展数据安全评估以及升级防控技术等手段,筑 牢行业合规底线,也包括依托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示范应用试点, 探索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众源成图更新等新型服务模式。而在上 述地图、数据合规领域、车路云领域,公司都有较深的护城河, 地图是辅助驾驶系统必不可少的功能件和安全件,其重要性和价 值在行业内正进一步得到确认和重估。相信通过规范宣传与明确功能边界,将技术迭代纳入规范化轨道, 会有助于行业进一步整合、洗牌,也给我们这样致力于助力车厂 全栈可控的供应商带来机遇。主机厂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 60 天,有助于公司经营现金快速回笼, 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率,降低财务费用。
问:请介绍公司的芯片业务进展。
答:公司旗下杰发科技专注汽车电子芯片设计超过 10 年,是国内最早 车规级汽车芯片提供商之一,与全球主流 Tier 1 和整车厂建立合 作,客户覆盖国内超 95% 整车厂,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杰发 科技两大产品线 SoC 和 MCU 全部通过车规认证并稳定量产多代, 到目前,SoC 芯片出货量已达 9000 万套片,MCU 芯片出货量突破 7000 万颗。目前,杰发科技重点布局 AC780x 系列、AC784x 系列、 AC787x 系列以及 MCU+ 等系列产品,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其中, 第五代 SoC 产品舱行泊一体芯片 AC8025AE 已于近期发布。作为全 新高集成度、高稳定性、高性价比车规级舱行泊一体单芯片解决 方案,AC8025AE 可提供 Parking& L2+& NOP Lite 智驾完整解决 方案以及智能座舱完整解决方案。在 MCU 芯片方面,杰发科技已 打造了初、中、高阶完整的产品矩阵,持续打造丰富的生态系统, 率先实施全产业链国产化布局,满足未来新型 E/E 架构发展趋势。随着智驾平权时代的开启,汽车智能化程度将会加速提升,带动 平均每车搭载 MCU 数量高速上升,芯片业务前景广阔。
问:公司目前人效比为多少?
答:公司 2024 年人效比约为 168 万营收每人,同比上涨 50% 以上。提 升人效比是公司的长期战略之一。
问:公司对 2025 年的业绩展望如何?
答:转型智驾是一件难而正确的战略抉择。人才投入、研发成本、目 前行业的价格竞争激烈都是目前造成阶段性亏损的因素。2024 年 营收年增长超过 12%,2024 年至 2025 年 Q1 新增 300 万套基础行 车定点及 60 万套舱泊产品定点,同时公司积极实施一系列降本增 效策略,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强化供应链管理、提升自动化水平 等措施,持续提高运营效率。公司希望通过合理把控研发投入与 期间费用,在确保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成本控制的 有效性。基于此,我们有信心在 2025 年实现大幅减亏。
问:杰发所处的芯片行业有没有观察到新的机会或者说收入弹性 可能的来源是?
答:两轮车新国标于 2024 年 12 月底发布,将于 2025 年 9 月 1 日实施。 主要体现在整车质量上限提升、控制器防篡改、产品质量保证与 一致性、安全性、定位要求等方面,很多功能需要在仪表显示与 功能控制层面落地,给杰发科技的 SoC 座舱产品带来新的市场与 需求;同时,配合头部车企的出海需求,考虑到座舱产品在海外 与国内的功能代差和更严格的车规级要求,我们伴随车厂出海车 型量产,均有利于杰发科技 SoC 产品矩阵分层次有效落地、贡献 收入增量。
问:杰发科技的产品出货给 Tier1 和车厂的比例是多少?
答:我们作为芯片设计公司,通过华阳、航盛、德赛、宁德、霍尼韦 尔、松下等几十家 Tier1,出货覆盖国内超 95% 以上车型。
问:介绍一下杰发科技的车身控制芯片新品。
答:2025 年 4 月 10 日,车规级 MCU 芯片 AC7870 成功点亮,并于 15 日开幕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正式发布。AC7870 是杰发科技首款 基于 ARM Cortex-R52 内核的多核高频 MCU,支持锁步核,符合 ISO 26262 ASIL-D 功能安全标准,内置 HSM 模块,可满足国内、国际 高等级信息安全需求标准。软件生态部分,可适配主流 AUTOSAR, 并提供符合功能安全的 MCAL。同时 AC7870 也拥有大尺寸 Flash 存储和丰富的外设接口资源,适用于功能安全高等级及新电子电 气架构下的域控、区域控制、动力底盘等多个场景。
问:介绍一下杰发科技的国产化进程。
答:杰发科技坚定推进芯片国产化进程。公司与国内头部企业积极联 手,推进在车规级 SoC 和 MCU 两条产品线上全链条国产化。目前 已有 AC7802 和 AC7803 等产品在中国大陆完成设计、封测和晶圆 制造。
问:SoC 和 MCU 的差别是什么?
答:在集成和复杂度方面,SoC 的集成度和系统复杂度相对 MCU 更高; 功能侧重方面,SoC 偏向综合处理和系统预算,MCU 着重于实时 领域的控制任务;从成本角度看,SoC 的价格通常高于 MCU,主要 因为 SoC 的制造过程更为复杂,需要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来实 现高度集成;应用场景方面,SoC 通常应用于对性能要求高、高端 智能化应用,而 MCU 通常用于成本、功耗和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 应用。
问:杰发科技的 SoC 和 MCU 都应用在哪些车端场景?
答:SoC 主要应用在舱驾一体、智能座舱和仪表三大场景。MCU 的应用 涵盖数字钥匙、车灯、组合开关、HUD、BMS、无线充、TBOX、BCM、 热管理和座椅控制等 10 大核心场景。
问:公司为何与阿里云、华为云和火山云等多家云厂商建立战略 合作关系?
答:公司与不同的云厂商合作,可以覆盖大模型应用、智能辅助驾驶、 汽车行业专属云、车企出海服务、智慧交通、数据安全合规底座 等多个关键领域,以便发挥他们在各个领域的相对优势。作为基 础云平台,都为公司智云业务的增长提供了支持。
四维图新(002405)主营业务:智云业务、智驾业务、智舱业务、智芯业务。
四维图新 2025 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 7.56 亿元,同比上升 6.87%;归母净利润 -1.52 亿元,同比上升 10.18%;扣非净利润 -1.52 亿元,同比上升 11.53%;负债率 20.01%,投资收益 -2435.38 万元,财务费用 -920.29 万元,毛利率 35.91%。
该股最近 90 天内共有 4 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 4 家;过去 90 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 11.28。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 3 个月融资净流出 1.49 亿,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 40.21 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 AI 算法生成(网信算备 310104345710301240019 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