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
作者 | 海沃德
假如从天而降一万块钱,但只能用来买一台手机,你会选传统的直屏手机,还是会考虑买一款科技感十足的大折叠屏手机?
或许,选择直屏应该是一个不需要太多思考的选择。毕竟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折叠屏还是一款和 " 小众 " 划等号的产品。
但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2024 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里折叠屏产品的出货量达到了 917 万台;仅 2025 年第一季度,国内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达到了 284 万台,同比增长 53.1%。
全年千万级别的出货量背后,是越来越多人开始领会折叠屏手机的大屏幕在办公、娱乐、多任务处理时的独特价值。再加上能变换形态的 " 科技感 ",带来的满满情绪价值,折叠屏产品在今天已经是妥妥的大众消费品。
不过,折叠屏手机承载了探索手机市场增量的 " 使命 ",只实现 " 大众化 " 显然还不够;但要实现像直屏手机那样的 " 全面普及 ",又有不小的距离。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有 36.32% 的消费者认为折叠屏手机厚重,不便于携带;25% 的消费者担心折叠屏手机不耐用,特别是铰链部分进水、进灰;还有一些用户觉得除了看视频外大屏的使用场景偏少,用来办公也没有完整的生产力生态,文件传输全靠微信…
这些问题,成为阻碍折叠屏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壁垒,也促使各大品牌加速探索那 " 临门一脚 " 在何处,而在这其中,最新推出的 vivo X Fold5,就是要做 " 踹开大门 " 的极致产品。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金角财经,我们将为你剖析更多社会热点,拆解经济事件背后的逻辑。
打造折叠屏标杆
设想一下:一款能实现全面普及、完美的折叠屏手机应该长什么样?
目前在折叠屏手机市场,有产品轻量化、配置高端化、形态多样化、价格降低等几大趋势。vivo 给出的一个解题思路是 " 顺势而为 ",且有旗帜鲜明的产品创新。
比如 217g 的惊人重量。
整机 217g 的重量,再次刷新由 vivo 自己保持的「全球最轻」大折叠屏手机记录,相比上代的 219g,还能在折叠屏这样寸土寸金的内部结构中 " 抠 " 出 2g 的减重,足以看出 vivo 在产品结构设计、材料运用上的「锱铢必较」。
从实用价值来看,217g 的 vivo X Fold5 比市面上大折叠产品的平均重量 235g 轻了 10% 左右,甚至比绝大部分直屏旗舰手机还要轻;更轻的重量意味着对手腕关节的压力更小,对饱受腱鞘炎、关节炎折磨的都市现代人来说毫无疑问是个福音。
对需要长时间单手操作的人群来说,217g 可能会是决定 vivo X Fold5 能否成为主力机的关键指标。
另外,在这个高端直屏手机普及了防水防尘功能的时代,折叠屏产品因为铰链的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法真正做到防水防尘," 精密但易坏 " 的耐用性疑虑,让太多的潜在用户对折叠屏望而却步。
这次 vivo X Fold5 全球首发的防水、防尘、防冻「三防」技术,开创了大折叠产品的先河,成了行业唯一支持 IPX8、IPX9 防水等级并同时首次实现 IPX9+ 防水能力的折叠屏,一举打消用户对折叠屏产品 " 不耐用 " 的忧虑。
三防能力的加入,意味着它的用户不再需要 " 小心翼翼 " 地使用它,即使暴雨倾盆、风沙肆虐,即使严寒如北方的冬夜……你都不再需要担心手机在不断的开合中发生故障,也可以放心带它去闯荡世界了。
「三防」更深层的价值是打破人们对折叠屏产品普遍存在的 " 精密但易坏 " 的偏见,vivo 向消费者展示了:即便是折叠屏,也能造出结实可靠、和直屏产品有着同等规格的耐用产品来,提高消费者对折叠屏的使用寿命、保值率的信心才是关键。
除了以上两手杀招之外,vivo X Fold5 也没有因为轻薄等特性牺牲产品的功能配置:
后置摄像头用上了 IMX882 大底蔡司长焦 + 超感光 VCS 仿生主摄 + 超视野超广角摄像头组合,堪称折叠屏最强影像配置;轻松用一天的等效 6000mAh 大容量蓝海电池,再次刷新折叠屏产品的续航天花板;还有铰链天线 2.0 和折叠屏首发的无网通信,更进一步的通信能力…
从轻量化设计到通信、影像和耐用性的补强,vivo X Fold5 解决了大折叠屏手机 " 好看不好用 "" 体验不稳定 "" 不敢带出门 " 的核心痛点,务实的产品逻辑让它为顶级大屏产品树立了新的标杆。
当折叠屏手机把周边配置都拉满,在性能、便携、可靠性上都不输直屏旗舰后,才能重塑折叠屏过去 " 附庸 " 与 " 尝鲜 " 的市场格局,重新定义折叠屏的价值与地位。
不过,性能、便携、可靠性等属性,都并非折叠屏独有,消费者还是太容易在茫茫的手机型号中找到替代品。要实现 " 全面普及 ",仅仅 " 跟随市场趋势 " 显然是不够的,vivo 更高的目标是打造出 " 只有折叠屏能做 " 的极致创新产品。
苹果的好搭子
今年 618,京东平台的手机销量榜中 iPhone16 Pro、iPhone 16 Pro Max 和 iPhone 16 再次位列前三,iPhone 产品在高端市场的销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
按理说,折叠屏作为一款均价在 6000 元以上的高端产品,会很自然地将 iPhone 作为折叠屏产品的主要对手;但 vivo 选择了一条 " 曲线救国 " 的路线,不仅没有将 iPhone 作为对手,还敞开怀抱、对整个苹果生态进行全面兼容,成了苹果的 " 好搭子 "。
特别是到了 vivo X Fold5 这代, vivo 对苹果生态的兼容已达大成。
vivo X Fold5 上拥有的众多特性均是为了 iPhone + vivo X Fold5 的双持用户而设计,比如可以通过「便捷热点」功能帮助 iPhone 增强蜂窝网络信号、利用「反向充电」功能在关键时刻给 iPhone 救场……
再加上 217g 的轻量化机身本来就有减轻双机负担的考量,vivo X Fold5 在交互上还配置了快捷操作按键,贴近 iPhone 的操作逻辑。
但苹果生态最厉害的一环是拥有超多优质的配件,比如智能手表领域依然一骑绝尘的 Apple Watch、真无线蓝牙耳机领域的 " 真神 "AirPods Pro,不少苹果用户不愿意换到安卓手机,就是因为它们对这两款保有量超高的配件「零兼容」。
而 vivo X Fold5 这次对苹果生态兼容的真正杀招,是打通了安卓配对 Apple Watch、AirPods 的生态壁垒,首次在安卓系统上实现对它们的「跨生态」无缝连接。
比如 vivo X Fold5 可以做到配对 Apple Watch 后手表表盘显示连接状态,正常接收手机的短信、电话和应用通知,甚至手表上的健身数据、心率、血氧、睡眠等信息都能同步到手机中,堪称安卓手机与苹果手表结合的历史一刻。
连接 AirPods 时,vivo X Fold5 的原子岛可以通过动态效果展示耳机状态;在连接中心查看耳机功能,甚至能开启苹果手机 +AirPods 专属的空间音频功能;vivo X Fold5 似乎也成了一款巨型的 " 苹果配件 ", iPhone 上的电话、短信、通知都可流转至 X Fold5 上。
" 好搭子 " 背后,一个无法否认的理由是,苹果用户迁移安卓产品的最大顾虑通常是生态切换成本太高。当 vivo X Fold5 以这样无痕的姿态接入苹果生态后,就能用实际行动告诉苹果的用户们:你看,从苹果到安卓,就这么简单。
对苹果配件的强势兼容,只是 vivo「跨生态」布局的第一步。
大屏优势的极致
vivo 连续多代在 X 系列直板旗舰、折叠旗舰上布局「生态破壁」,做到苹果多端可以连、苹果电脑可以用、苹果文件可以看、苹果手机可以换。
vivo X Fold5 更是堪称 iPhone 之外最了解苹果生态的产品,其背后的野心是要借助生态破壁和苹果生态的声量,奠定 vivo X Fold5「大屏生产力」的地位。
这一切的基础是,vivo X Fold5 不仅拥有 8.03 英寸 120Hz 高刷的大尺寸内屏,还具备最多 5 个应用同屏运行的惊人多任务能力。每个应用之间都可以随时互相拖拽发送文件或改变大小,这让 vivo X Fold5 拥有了完全超越常规直屏手机的生产力底色。
当这样的底色和苹果生态结合,将会爆发出更巨大的能量。
vivo X Fold5 可以直接通过「文件管理」App 调用 Mac 里的文件,然后在手机中进行便捷处理,让手机成为介于手机和电脑 / 平板之间的应急生产力工具。
甚至 vivo X Fold5 行业首发了安卓 iCloud 云端直通,手机可以直接查看 iCloud 中文档、图片、备忘录等,实现了产品和苹果云端生态的连接打通,这才让 vivo X Fold5 真正意义上成为苹果生态的一份子,更是 vivo「跨生态」战略的精髓。
这不仅让 vivo 折叠屏能够有效触达苹果生态的庞大高端用户群体,尤其是 iPhone 用户和 Mac 用户;在苹果没有推出折叠屏产品之前,vivo 折叠屏能以大屏优势成为苹果生态中介于手机和平板的补充环节,形成一个独特的新应用场景。
除此之外,vivo X Fold5 还带来了一些独特的花样玩法,比如可以成为 Mac 的镜像拓展屏,并可以使用同一套键鼠在 vivo X Fold5 与 Mac 之间实现跨设备文件传输和图文复制粘贴。
这下外出时不再需要带平板电脑和便携屏,就能让 Mac 电脑多出一块同时查看文档、数据和网页的屏幕,更将 vivo X Fold5 的大屏优势发挥到极致。
同时, vivo X Fold5 还拥有全场景智能体验的优势,比如外出旅游时 X Fold5 不仅能智能生成高度个性化、贴心的出行攻略,甚至还能一键填写繁琐的签证申请表,结合强大的跨生态能力成为苹果用户的 " 最强搭子 "。
于是,对 vivo X Fold5 上「跨生态」战略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则是:以 iPhone 为代表的传统直屏手机和折叠屏手机之间,不是 " 二选一 " 的关系。
它说明了安卓和苹果并非天然竞争关系," 零和博弈 " 的观念早已过时,产品之间的融合、互联,才能真正实现用户数字生活的全面提升。这种生态 " 破壁 " 的实践,不仅给用户带来实用的体验升级,更为整个折叠屏产业链展示了一个极为珍贵的样板。
它为国产厂商联动本土产业链提供可行的路径,以自主创新与开放协作的方式,全面实现系统性升级,完全可以推动国产手机品牌更自信地参与全球高端市场竞争。这不仅是 vivo 关于折叠屏全面普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可能是未来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的一条重要范式。
折叠屏进入「vivo 时刻」
很多年之前,折叠屏就被认为将成为智能手机的下一种形态,但回顾过去几年,折叠屏更多是一个技术炫耀的 " 秀场 ",真正被广泛认可的日常主力机却寥寥无几。
幸好我们能看到当前的折叠屏市场在改变,并真正进入了成熟轨道。而最新的 vivo X Fold5,则越来越接近我们最初对折叠屏手机的理想期望:不只是酷炫的造型,更是从实际的用户需求出发,满身都是解决痛点的黑科技,真正发挥出大屏独特的价值优势。
从重量控制到突破 " 三防 " 技术难关,从影像、通信的全面升级到苹果生态的深度融合,vivo X Fold5 每一步创新都踩准了用户体验的关键点,让折叠屏不再只是少数用户的 " 尝鲜品 ",而成为真正可广泛普及的产品形态。
要让折叠屏真正走向全面普及,未来市场还需要更多像 vivo X Fold5 一样能够真正读懂用户、敢于极致创新的产品出现。当这一切逐步成为现实之时,也正是折叠屏手机真正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奇点时刻。
出品人 :卢桦
主编 : 袁明武 责编 :角爷
版式 :伊妍
商务合作 | 加微信:JinjiaoB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