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和岛 06-27
贾少谦:AI时代,海信做对了什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6 月 26 日," 正和岛 2025 案例共学年会暨 AI+ 先行者创新大集 " 在合肥举办,本次大会以 " 向新力 " 为主题,千余位企业家共同探讨 AI 时代下的组织变革与商业格局。

大会现场,海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少谦带来了《向新而行,有 AI,科技也动情》的主题演讲。

在分享中,贾少谦讲述了海信在激光显示产业的实践以及海信在 AI 的战略布局,贾少谦还强调," 向新 " 将是企业永久的命题。

" 阳光之下,力战者未必能胜,快跑者未必先达,企业向新,比拼的是持久力和组织的系统能力。"

以下是贾少谦在正和岛案例共学年会上的分享。

口 述:贾少谦   海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大家好!很高兴再次与大家相聚正和岛案例共学会。

" 向新 " 两个字,看似简单,却藏着企业永续经营的密码。过去的 56 年,海信以全球视野重构产业边界,在夯实家电主航道的战略锚点上,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向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发力:

一方面,以 AI 和数字化技术为引擎,升级产业基因,推动传统家电产业向智能制造进化、向智慧家居进化;

另一方面,布局半导体、智慧能源、汽车电子等战略赛道,培育面向未来的增长引擎。

海信的产业向新之路,本质上是一场以十年为单位的 " 技术苦行 "。

无论是激光显示产业,还是半导体产业,海信在每一次革命性技术迭代和产业爆发前,都有着至少十年的前瞻洞察与技术储备,要忍受 " 板凳甘坐十年冷 " 的孤独和寂寞。

我们深刻感受到:技术突破必须与用户场景深度绑定,才能实现产业级创新,才能实现商品到货币的 " 惊险一跃 "。

下面,我重点围绕海信重点布局的激光显示产业为例,讲讲海信的实践和体会。

海信以显示技术起家,激光显示技术是海信在显示技术上持续向高端跃升的例证。2024 年海信激光电视全球出货量份额达到 65.8%,连续 6 年全球第一。

相当于全球每卖出三台激光电视,就有两台来自海信。在海外,海信激光电视进入到 3 千至 5 千美元的高端市场,成为中国高端出海的新名片。受此拉动,Omdia 数据显示,2023 年 -2025 年第一季度,海信 100 吋电视销量稳居世界第一。今年以来,全球每卖出两台 100 吋电视,就有一台是海信。

激光显示是中国在显示技术上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具备健康护眼、低碳节能等与生俱来的优势,海信 2007 年布局激光电视时,从技术储备到确定技术路线,从实验室技术模型到样机,从可量产的产品到真正实现产业化,整整 7 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2014 年全球首款 100 英寸激光电视发布,海信研发团队在镜片、镀膜、光转换材料、屏幕膜片、解码方案等所有子系统上,都经历了不计其数的讨论实验、数据分析、推倒重来,仅试验样机就使用了一百多台,实现中国企业第一次在显示技术上的领跑。举步维艰的时候,我们的研发人员给自己打气—— " 研发人员要有自己的体面 "。

近年来,激光显示产品在性能、效率和形态上的创新速度,超越了其他任何一项显示技术。从客厅到卧室,从汽车的 " 第三空间’到文博旅游无尽的想象空间,激光显示展现出超强的场景适配力和空间想象力。

海信作为激光电视品类开创者与市场普及者,先后推出了全球首款 8K 激光电视、全球首款可折叠激光电视等多项全球首发性技术,技术专利稳居全球最前列。

在海信的带动下,激光产业相关企业从 2015 年的 50 家左右增长到 2024 年的 200 余家,在激光光源、显示芯片方案、光学引擎、超短焦镜头、光学屏幕等方向取得重大进展。

未来的激光显示将向光场全息显示发展,是从平面显示向空间显示的一次重大机遇,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海信也将在激光技术上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从一个产品带动一个产业更破局一个领域,抢占时代先机。

AI是我们重点布局的另一个技术落点。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产业格局,重塑企业竞争的层次和维度。海信在内部提出,坚定不移推动 AI 战略,持续引领行业。

在显示领域,我们洞察到 AI 时代的电视应该具有四大新价值:

视听越来越真实,交互越来越简单,运行越来越流畅,服务越来越多样。

为此,我们围绕 "AI+ 显示 ","AI+ 体验 ","AI+ 场景 " 重构 AI 作为以用户为尺度的科技,从而带来实实在在的应用体验。2024 年海信自研的星海大模型在 C-Eval 榜单上排名第一,基于此海信在行业首发超自然人机交互智能体,打造行业领先的 AI 交互和音画效果,实现了全场景深度思考能力,不仅能解析用户语音指令,更能结合环境光线、用户位置、使用场景等多维数据进行意图推理。

同时,海信电视还联合国际足联打造了行业唯一的 AI 全景世俱杯体验。今年 4 月,海信与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等联合发布《AI 电视白皮书》,为行业指明全新智能时代下电视的发展方向。

AI 技术在生产制造上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在先进制造领域,海信日立黄岛工厂已成为全球首座多联机 " 灯塔工厂 ",累计完成 43 项先进自动化导入,其中 40% 是行业首创。比如,中央空调制造环节有一个插管工序,现在行业里大都是人工插管,铜管轻薄如纸、铝箔厚度仅 0.1 毫米(头发丝的直径),对操作的力度、角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以前,光是插管这一环节就要配 6 名经验老到的工人。我们的研发团队让视觉系统与 AI 算法深度融合,通过视觉微调把精度控制到 0.01 毫米,以机器人柔性生产结合 " 子弹头 " 机械引导,实现全工序自动化,而在此之前行业里没有成功的先例。

再比如,针对晶圆芯粒表面缺陷,行业内基本沿用传统 AOI 设备 + 人工检测方式去保障产品外观质量检测,工人们要使用显微镜通过人工目检复查识别缺陷保障出库质量,但一片晶圆上有几十万颗晶粒,单个芯片面积不到 1 平方毫米,细如发丝接近肉眼可识别的极限,单片晶圆需要约 10 分钟才能完成目检,对工人的专业度、视力精力都是严峻的挑战。我们自主研发的 AI 视觉质检系统在乾照光电应用后,以 AI 赋能质检,实现了单颗芯粒检测时间小于 0.2 毫秒,缺陷检出率提升 10 倍,产品良率大幅提升,实现质效双升。

目前海信也在加快机器人等 AI 相关产业布局,为未来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

2024 年,海信获批筹建山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同时海信也是国家《人形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的主要参编单位,联合上海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成功获批国家 " 智能机器人 " 重点专项《面向柔性装配的类人形智能装配机器人》项目。

AI重构的不仅是技术,更是模式、流程与组织基因的进化。

中国企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 " 人的数字化转型 "。谁率先完成这场蜕变,谁就能抢占加速度,构筑不可替代的竞争力。目前海信内部掀起新一轮变革,全面、系统开展数字化转型。我们相信,当 AI 技术从顶层设计渗透到每个毛细血管、渗透到更多的一线场景,让每个 " 细胞 " 迸发创新活力,企业就能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

阳光之下,力战者未必能胜,快跑者未必先达,企业向新,比拼的是持久力和组织的系统能力。今天只是一个开始,只要在发展," 向新 " 将是企业永久的命题。

期待大家走进海信、了解海信,期待与各位同仁一道在相关领域互促交流、沟通合作。

谢谢大家!

排版  | 小元

编辑  | 微澜   主编  | 孙允广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海信 ai 激光电视 ai时代 半导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