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扬清 LeptonAI 之后,又一家华人 AI 创业公司卖身英伟达。
黄仁勋亲自出马招募了 Nexusflow 的几位联合创始人:
焦剑涛,前 Nexusflow CEO,UC 伯克利副教授,斯坦福博士毕业,清华 2011 年本科特奖得主。加入英伟达任研究总监及杰出科学家(Distinguished Scientist)
朱邦华,前 Nexusflow 联创,将加入华盛顿大学任助理教授,UC 伯克利毕业,本科也来自清华。加入英伟达任 Principal Research Scientist
△左:焦剑涛,右:朱邦华
与此同时,Nexusflow 的 CTO Jian Zhang(同样是清华校友)也成为英伟达应用研究总监。
但 Nexusflow 这家公司到底何去何从还没有正式消息。
后续 Nexusflow 的早期投资者证实,公司已被英伟达收购。
Nexusflow 如何搭上英伟达这条线或许有迹可循。
另一位联创 UC 伯克利教授 Kurt Keutzer 在 2025 年参与了英伟达与学术界合作的项目 Efficient AI ,致力于开发和优化 GPU 加速的高效 AI 计算。
Kurt Keutzer 参与的成果 Sparse VideoGen 刚刚入选 ICML 2025。
Efficient AI 项目最早由英伟达和 MIT 联合发起,负责人为 MIT EECS 副教授韩松。
后来韩松创办的专注边缘设备机器学习优化的 OmniML,在 2023 年 7 月也被英伟达收购,韩松加入英伟达成为杰出科学家。
OmniML 的 CEO 吴迪和 CTO 毛慧子同样也入职英伟达,吴迪成为深度学习算法与软件总监,毛慧子成为深度学习算法与软件团队的技术主管兼高级工程师。
有没有感觉历史惊人的相似?韩松、吴迪、毛慧子三人本科也都是在清华度过。
贾扬清虽然成名已久,但别忘了他本科也是清华自动化系出身。
按年龄算,这几人也可分为三批,贾扬清是 2002 年考入清华,吴迪、韩松、焦剑涛在 2007-2008,朱邦华、毛慧子在 2012-2014 年。
至此,几波清华学子先后 AI 创业,如今在英伟达再聚首。
英伟达为何看中 Nexusflow
这一次英伟达看中了 Nexusflow 这个公司还是几位创始人本身,或许都有。
整个故事还要从 CEO 焦剑涛说起。
焦剑涛的履历堪称 " 学霸模板 "。2012 年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在校期间就拿下了清华本科生最高荣誉特等奖学金。整个清华本科几千人中每年只有 10 人左右能拿到这个奖,含金量不言而喻。
本科期间,焦剑涛就已经开始在信息论领域崭露头角,作为第一作者向顶级期刊投稿论文,本科毕业后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加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为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及统计系的助理教授。
在伯克利,焦剑涛不仅是伯克利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BAIR Lab)的核心成员,还共同指导 CLIMB 中心。
2023 年,焦剑涛与同为清华校友的朱邦华、Jian Zhang,以及伯克利同事 Kurt Keutzer 教授四人共同创立了 Nexusflow。
这家公司最初定位于专注于用生成式 AI 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目标是让 AI 来帮忙,通过自然语言命令就能控制安全软件,获取指标和洞察。
创业仅仅几个月,Nexusflow 就在 2023 年 9 月完成了包括 Fusion Fund 在内的 106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 Point72 Ventures 领投,投后估值达到 5300 万美元。
但后来随着 Agent 成为趋势,重新定位于企业生成式 AI Agents。
虽然 Nexusflow 成立时间不长,但在开源社区已经小有名气。
公司推出的 NexusRaven-V2 是一个 130 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软件工具使用和函数调用方面的能力超越了 GPT-4。
随后发布的 Athene 系列模型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Athene-V2-Chat 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可与 GPT-4o 和 Claude 3.5 匹敌,而 Athene-V2-Agent 在函数调用和 Agent 应用上则超越了 GPT-4o 的专用模型。
基于 Meta Llama-3-70B 微调的 Athene-70B,在 Arena-Hard 评测中取得了接近顶级专有模型的成绩。这些成果充分证明了团队在大模型优化和应用方面的技术实力。
Nexusflow 还是 AI 云平台 Together AI 的主要客户之一,利用其 GPU 集群进行模型训练和开发。英伟达也参与了 Together AI 的 A 轮和 B 轮融资,这种生态系统内的联系,或许也为这次收购埋下了伏笔。
焦剑涛在社交媒体上强调,即使加入英伟达,他也会继续推动开源研究成果," 旨在共同构建一个更强大、更开放的 AI 社区 "。
英伟达的收购狂潮
2024 年开始,英伟达在 AI 领域的投资和收购活动异常活跃,收购的公司数量超过了过去四年的总和。据统计,英伟达 2024 年参与了 50 轮融资,投资总额达 10 亿美元,显著高于 2023 年的 8.72 亿美元和 39 轮融资。
英伟达的收购策略也很有章法。
对于与自身业务相关性强的公司,他们倾向于直接收购;对其他 AI 生态相关企业则偏向于参与投资。最近几个月,英伟达接连收购了 GPU 运算资源管理工具 Run:ai、端到端深度学习平台 Deci,AI 模型性能优化平台 OctoAI,贾扬清创办的云原生 AI 平台 Lepton AI 等等。
收购 Nexusflow 的同时,英伟达同时还收购了一家加拿大公司 CentML,获得高效神经网络推理优化、低功耗硬件加速算法上的核心技术。
被英伟达收购的公司,其原本积累的技术大多会被整合到英伟达产品中。
如 Lepton AI 就成了 NVIDIA DGX Cloud Lepton,同时提供发现和利用 GPU 资源的统一体验,简化跨多个云的部署生命周期。
这次朱邦华透露,他将加入英伟达的 Star Nemotron 团队。Nemotron 正是英伟达旗下的企业级 Agent 模型,与 Nexusflow 转型后的业务方向高度一致。
看来英伟达这次不仅要人,也要把整个团队的技术积累都整合进自己的体系。
参考链接:
[ 1 ] https://www.linkedin.com/posts/prof-jiantao-jiao_excited-to-share-that-im-joining-nvidia-activity-7344428827202228225-3dAh
[ 2 ] https://x.com/BanghuaZ/status/1938636243602198998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 完 —
点亮星标
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