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 06-28
青科创联副秘书长薛健:打通产学研“双向奔赴”新路径 破解科研转化鸿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科创板日报》6 月 28 日讯(记者 张洋洋)在 " 具赋新能 智驱未来 " 青年科学家成果转化暨具身智能高质量发展研修会上,如何有效弥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之间的鸿沟成为核心议题。

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青年科学家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副秘书长薛健在接受《科创板日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面临两大主要鸿沟:一是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鸿沟,二是新兴技术与传统行业应用之间的鸿沟。

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发起成立的 " 青年科学家产学研创新联合体 ",正是致力于打造一个让掌握尖端技术的科学家(尤其是青年科学家)与上市公司企业家代表实现 " 双向奔赴 " 的科创生态平台。

" 双向奔赴了,彼此就知道对方在做什么事,自然就会牵手。" 薛健表示,在这一模式下,科学家能够便捷地触达应用场景、产业资本与合作伙伴;而企业家则能高效链接科学家资源、前沿科研成果以及所需的上下游产业资源,从而实现 " 双向赋能 "。

薛健特别强调了对青年科学家的聚焦。" 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浪潮下,青年科学家正成为科技创业的核心力量,他们是兼具顶尖高校科研背景与创业精神的新型‘科技型创业者’。" 他指出,这标志着从过去的 " 工程师红利 " 向 " 科研红利 " 的关键转变。

谈及 " 双向奔赴 " 模式对整个科技创新大环境的优势,薛健表示,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需内生科创动力的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这是大势所趋。

" 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两个创新深度融合找路径。" 薛健指出,虽然各方已有诸多探索,但多为 " 点上 " 实践。中国科协及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依托其掌握的全国顶尖科学家资源,并联合百余家上市公司企业家资源,有能力将资源 " 由点集线再成面 ",以 " 有组织、成体系 " 的方式系统性地推动深度融合,最大化释放 " 科研红利 " 的价值。

" 只有将科学家与企业家汇聚在一个强大的平台上,才能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真正驱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形成。" 薛健总结道。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科研 科技创新 上市公司 科创板 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