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独立军事评论员,IT 业观察者
本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宣布,9 月 3 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
近来世界风云突变的速度似乎超出人们的预想,我国从 2019 年的国庆 70 周年阅兵至今已有 6 年未举办阅兵活动,因此这次阅兵无疑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所有人都想知道,中国会如何在 2025 年再次给朋友和对手留下深刻的印象。
无疑,猜测此次阅兵中我军展示的装备阵容势必成为逃不过的话题。国防部已表示,此次阅兵上展示的武器装备均为我军现役装备,也就意味着一些尚处于原型、测试阶段的武器装备,可能将不会参加此次阅兵。或许,它们将在 2029 年国庆 80 周年阅兵式上亮相——当然,如果形势比人强,任何秘密武器一旦参加实战,大家也就不在乎它到底何时 " 首次亮相 " 了。
东风 -17 导弹在 2019 年亮相时堪称 " 技术奇袭 " 的效果,今天我们能否重现呢?
本文将简单罗列一下此次阅兵有可能亮相的新装备,纯属个人猜测,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只能说是美好期望吧。
个人认为此次阅兵可能亮相的新装备包括:新型四代坦克及其同底盘车族、新型轮式装甲车族、99A 式坦克的新改型、新型履带式步兵战车、05 式自行火炮的新改型、红旗 -19 导弹发射车及雷达、新型短程防空导弹系统、625 弹炮防空系统改进型、新型陆基中远程高超声速导弹、新型舰载反舰高超声速导弹、具备分导式多弹头能力的东风 -31 改进型洲际导弹。
放弃甲弹对抗,拥抱信火一体
关于空中受阅方队,目前网上已出现了市民拍摄的可能是排练的机队画面。从这些视频来看,此次阅兵中空中方队第五代战斗机的规模空前,可能会是世界上第一次以第五代战斗机为主的空中受阅,包括歼 -35、空警 -600 等大家关注的新型战机也将首次飞越天安门上空。
此外,一些已在过去的阅兵活动中受阅的 " 老朋友 " 也可能会以新的姿态接受检阅,比如轰 -6N 战略轰炸机有望在腹部携带大型载荷受阅。
歼 -35 很可能首次参加阅兵
当然,目前我们也只是猜测,很可能阅兵式上展示的新装备将大大超出我们的猜想。比如,2019 年国庆 70 周年阅兵首次看到东风 -17 导弹时的震撼感受,至今记忆犹新,笔者万分期待此次阅兵式也能有类似的震撼时刻。
在此可以提几个个人期望的 " 意外惊喜 ",或者说本次阅兵不太好说是否会展示的 " 四大悬念 "。
第一,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包括廉价低空雷达网,价格低廉到陆军每辆装甲车辆上都可以安装至少一个阵面;在专业防空指挥车辆上可以安装稍稍昂贵、但功率探测距离大大提高的四面阵系统。
这些多用途阵面具备通信、探测一体功能,通过组网,在战场上构成绵密无死角的精确反无人机搜索跟踪体系——类似系统的简化民用版已即将在我国低空经济试点区域落地部署,它的军用版本毫无疑问也会出现。
这不仅可以用于防御敌方无人机,更可以为我方无人机的飞行作战提供更好的指挥控制能力,使得我方可以通过大模型系统将我方的各种无人机融入统一的自动指挥控制之下,真正发挥蜂群的威力。
我军近年来陆续采购装备了一批巡飞弹、无人机装备,但应该说距离真正重塑作战方式级别的装备还有距离
当然,由于此次阅兵展示的是现役装备,上述的无人机指挥控制系统恐怕很难通过具体装备在阅兵中展示,所以更可能的情况是展示一些具体装备,比如激光、微波、廉价导弹、反无人机无人机发射车以及电子对抗系统等。此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巡飞弹和无人机武器。我军的新型坦克、新型步兵战车等装备将可能展示射程远超常规反坦克导弹的巡飞弹武器系统。
其实从我们与一些相关行业朋友的谈话中了解到,我军对于未来巡飞弹的期望类似于一种飞行速度更慢、但射程很远的多用途精确打击导弹,说的直白点就是,给陆军所有作战系统都配备一种类似 " 红箭 -10" 的远程间接瞄准精确打击手段。
这将彻底改变陆军作战方式,与目前俄乌战场上的 FPV 这类武器相比,解放军对于巡飞弹的使用概念意味着未来我陆军作战部队将以 " 非接触 " 方式与敌人进行对抗。换言之,所有地面作战平台,包括坦克、步兵战车都可以使用自己的远程间瞄精确打击武器,在没有与敌人建立直接视线接触的情况下,首先对敌人发起攻击。至于坦克炮、机关炮、传统反坦克导弹等直射武器,基本只是作为消灭敌方残存目标的 " 补充手段 "。
这基本就是美国当年 FCS 计划的现实落地版。
因此,我们的新型坦克可以做的很轻,具备空运部署的战略机动性,主要依靠主动防御系统,传统装甲只在正面一定区域内具备较高防护力,以远程间瞄精确打击武器,或者说某种高性能巡飞弹为主要火力,105 毫米坦克炮作为辅助火力。
当然,这只是个人看着此前在我国北方 " 坦克城 " 街头惊鸿一现的四代坦克的 " 看图说话 " 而已。
这样的作战方式意味着陆军可以单方面对敌进行大规模非接触式精确打击,在没有交火之前就将其击溃。而我们此前也提过,已经在俄乌战场上得到部分检验的诸如蜂群无人机智能火力压制之类的新战法,相比当年美军设计 FCS 系统时的设想具备更高的作战效能,可以说未来也将成为我军作战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这次阅兵式上,如果能看到我军制式的巡飞弹系统,实属正常;当然如果出于种种考虑,放在以后再作展示也有可能,这是目前阅兵式上装备展示的悬念之一。
第二,比红旗 -19 更大、射程更远的中段反导拦截弹,是否可能参加此次阅兵?这种导弹的地位可能类似美国 GBI 拦截弹,具备在远离我方关键目标的位置上击落敌方来袭弹道导弹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一定反卫作战能力。
外媒用 AI 制作的 " 红旗 -29" 导弹发射车,看起来更像是某种双联装洲际导弹
我国早在多年前就已展示过直接上升攻击静止轨道卫星的先进空间防御技术,所以如果要展示的话,这种导弹早就可以展示了,此次阅兵是否会有它亮相,也有一定悬念。
第三,就是国内外关注度很高的 " 风力发电厂 " 系统配用的新型井射重型洲际导弹。可以推测,该型导弹应该采用固体燃料,性能将可能比现役东风 -41 更强,具备携带多个分导式核弹头达到 14000-16000 公里以上的射程,或者在携带单个弹头的情况下具备越过南极上空攻击敌方目标的能力,实现当年东风 -6 计划中设想过的 " 环球导弹 " 方案。
当然,这种导弹的展示可能引发国内外较多关注,究竟是否展示,有较大悬念。
第四,以飞行姿态展示的空军无人机。2019 年阅兵式上,攻击 -11、无侦 -8 无人机都采用拖车地面受阅的方式参加检阅,当时攻击 -11 无人机尚未首飞,而无侦 -8 因为飞行速度过高也确实不适合以飞行姿态接受检阅。
但目前来说,作为未来空军对地打击的重要装备,攻击 -11 等无人机的重要性已经很高,而且这些新型无人机的飞行速度等方面的性能指标已达到可以和其他喷气式飞机共同参加空中受阅的水平——毕竟之前如果说攻击 -1、攻击 -2 这类的低速无人机很难和喷气式飞机编队飞行,那么至少攻击 -11 的飞行性能肯定是没问题的。
按照攻击 -11 未来在我军装备序列中的地位来说,以飞行姿态参加阅兵是迟早的事
所以如果此次阅兵式空中梯队中出现无人机与有人机编队共同飞越天安门广场,那将是世界军事史上具有象征性的一个事件,也足以充分展示我国在无人机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不过毕竟目前我们尚未看到任何可能进行此种飞行展示的迹象,虽然笔者个人十分期待,但可能性恐怕真的不大,毕竟阅兵还是一个非常严谨、追求万无一失的场合。但本文还是将其列为第四项悬念,万一呢?
其实随着近期印巴冲突、伊朗以色列冲突等国际热点事件," 体系作战 " 这个从二十年前就开始在解放军一轮轮技术变迁过程中萦绕不散的重要词汇,开始 " 出圈 ";半懂不懂也好,完全 " 水洗煤 " 也罢,反正网络上所有人只要一开口就要说 " 体系的力量 "。
之前,台湾岛的 " 名嘴 " 们经常说 " 现在是资讯战争年代啦,你们老共人多,坦克多,大炮多,没用的啦!‘国军’已经是资讯战争,智能武器啦,不怕啦。"
但问题是,他们似乎只把 " 资讯战争 " 当做一个 " 咒语 " 来使用,似乎在这些人的想象当中,只要几个戴眼镜的台军士官坐在几台电脑前,噼里啪啦键盘一顿按,解放军的坦克、战机、战舰就会自己乒铃乓啷爆炸了。
台军的通信系统之老旧,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程度,但人家却觉得,这种照片就能说明 " 国军 " 已经实现了 " 资讯作战 "
同样,今天很多人在说 " 体系 " 的时候,什么 " 歼 -10CE 性能不见得比阵风好啦,关键是它体系厉害啦 " 这类 " 水洗煤 " 言论,其实也是把 " 体系 " 当做咒语了。
前面也说过了," 体系 " 说到底也是由平台构成的,理论上要最大程度发挥 " 体系的力量 ",最好的做法是研制全新一代的作战平台,从研制之初就充分考虑作战平台在体系内的角色定位并对其作战性能进行取舍,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但对于美军来说,他们的全新平台,也就是当年的 FCS 系统,步子迈太大,研制失败了。
于是从 2010 年至今,美军虽然几次三番希望摆脱陆军现役作战平台,开发新一代作战平台,组建新系统,包括特朗普第一任期推动实施但最后陆续竞标流产的 " 陆军新七大件 " 计划,比如最近被砍掉的 M10" 布克 " 轻型坦克。当然不止陆军,美国空军和海军也几经折腾,最后不得不接受用老平台设法组建新体系的概念。
台军的 " 体系作战 " 就是穿着迷彩服背着枪去操作一堆民众看不懂的设备——但定睛一看,就会发现,这里面属于 21 世纪产品的大概只有两台电视机
而没有新平台,就意味着体系需要为老平台 " 削足适履 ";加上近年来美国日益严重的去工业化现状,使得美军的作战体系至今仍不完整。
从陆军角度来说,就是美军各种旅级战斗队都不具备全般作战能力,要么缺火力,要么缺突击力量,要么缺防空,要么什么都缺。
同样,美国海空军在老平台基础上组合新体系,其实 " 花样 " 也很有限。由于受到老平台、老武器、老数据链的各种限制,与我军全新一代的海空战体系相比也存在很多缺门短板。
所谓的 " 体系作战 " 不是咒语,而是实打实的一行行代码、一件件武器、一个个高素质的人员,一场场演习训练……这些工作不去做,光靠喊 " 体系作战 ",那这辈子也是体系不起来的。
当然话是这么说,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美军目前仍是和我们能相提并论的、具备体系作战能力的对等对手。虽然他们有很多问题,但基础深、底子厚,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像虽然俄军目前和乌克兰掐的有来有回,但美军也不会轻视俄军的总体实力,我们也远不能轻视美军。
真正喜欢把 " 资讯作战 "" 体系作战 " 当 " 咒语 " 的,往往是那些不具备信息化、体系化作战能力的对手,他们的问题无非是不敢面对现实,要寻求一些 " 心理优势 " 罢了。
哪怕是印巴一场小小的空战,对很多人来说都是 " 破防 " 时刻,以色列对伊朗的 " 斩首行动 ",更是让 " 台独 " 首脑也感到胆战心惊,毕竟台湾的 " 防谍保密 " 能力能比伊朗强到哪里去?这实在也是一个很难说的问题嘛。
如今的世界正开始逐步加速,过去一个月发生的重大军事新闻可能比更早时候一年发生的都要多;世界是否将进入新的 " 大争之世 " 或许还不能定论,但对于讲底线思维的国防安全来说,做好准备,以待时机,或许是我们现在最佳的策略。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展示一下自己的最新面貌,给世界增加一点 " 确定性 " 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