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 公安部网安局 "7 月 2 日消息,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工作,及时发现查处借热点舆情事件进行造谣传谣线索,重拳打击编造传播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违法犯罪活动。近日,公安部公布 8 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
孙某自导自演 " 百万粉丝网红谎称本人遭勒索后自杀 " 网络谣言案。近日,四川公安网安部门查明,孙某(女,18 岁)自导自演 " 在成都自杀去世,生前疑遭勒索 " 等虚假信息,并在评论区发布虚假跟评,误导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案例二
陈某编造传播 " 在工商银行购买的金条剪开发现杂质 " 网络谣言案。近日,上海公安网安部门查明,陈某(男,46 岁)为博取关注、吸粉引流,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内容为 " 工行假金条,官方发通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的谣言信息,误导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对相关单位正常经营产生影响。
案例三
孔某芳编造传播 " 河南博物馆买讲解保进馆 " 网络谣言案。近日,河南公安网安部门查明,孔某芳(女,38 岁)为售卖讲解服务,囤积博物馆预约票,称其有能力为购买讲解服务的客户预约河南博物馆,实际并无能力保证客户进馆参观,造成 " 河南博物院买讲解保进馆 " 网络谣言在互联网平台传播。5 月 1 日,河南博物馆发现部分观众因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门票及讲解服务无法入馆,影响大量观众正常参观,导致现场参观秩序混乱。
案例四
祁某伟编造传播 " 大同的黄花地被大面积毁掉,相关人员套取现金 " 网络谣言案。近日,山西公安网安部门查明,祁某伟(男,34 岁)为博取眼球、吸粉引流,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内容为 " 大同云州区下渝涧村黄花地被大面积损毁,相关人员中饱私囊,每亩地套取 2000 元资金,什么分红都没见到 ",误导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经核,该村不存在大面积损毁黄花地情况,且不涉及村社一体,不存在分红情况。
案例五
王某建编造传播 " 山西档案馆高薪急聘档案录入员 " 网络谣言案。近日,山西公安网安部门查明,王某建(男,31 岁)在某社交平台发布内容为 " 山西省档案馆招聘档案管理员 " 的谣言信息,对求职者造成误导,对相关单位正常开展工作造成影响。
案例六
朱某编造传播 " 安徽含山一河道将泄洪 " 网络谣言案。近日,安徽公安网安部门查明,朱某(女,35 岁)为博取眼球、吸粉引流,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内容为 " 马上要泄洪了 " 谣言信息,并在评论区跟评 " 大闸水满了,要放水 "" 马上又要抗洪了 ",误导网民关注,造成沿河居民恐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案例七
肖某福等人编造传播 " 河南一地大批人员聚集河流摸金摸铜钱 " 网络谣言案。近日,河南公安网安部门查明,肖某福(男,63 岁)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内容为 "5 月 9 日,鹤壁市浚县新镇卫河大批人下河淘金,摸铜钱,每人都好几斤了,听说好多人都提了一大桶回来。这可不是去摸鱼哦,这是古代河道,摸了一桶桶铜钱回来,后来有人再去就被封锁了 " 的谣言信息,误导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此外,在辟谣信息发布后,焦某玉(女,42 岁)、梁某红(女,48 岁)继续发布 " 都在捡金子 "" 捡二条 " 等谣言信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案例八
狄某奇编造传播 " 山东一女子向丈夫索要 5 元买早餐遭拒后轻生 " 网络谣言案。近日,山东公安网安部门查明,狄某奇(男,22 岁)为博取眼球、吸粉引流,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内容为 " 山东一女子向丈夫索要 5 元买早餐遭拒后轻生 " 的谣言信息,误导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以上人员均已被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编辑|何小桃 杜恒峰
校对 | 陈柯名
本文转载自公安部网安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