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昨天
以诗兴旅,文艺志愿者为蓟州乡村振兴“献良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天津市蓟州区文联、区作家协会邀请 11 位京津知名作家、诗人,齐聚小穿芳峪村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旨在探索实践 " 强基工程 " 文艺下基层志愿服务活动蓟州样板,依托村庄浓厚的诗歌文化底蕴,打造 " 以诗兴旅 "、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板。

座谈会上,作家、诗人与镇村干部、民宿经营者、诗歌爱好者和基层群众代表共聚一堂,就如何打造 " 诗歌 + 文旅 "IP 项目、探索诗歌旅游新路径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交流。

" 小穿芳峪村拥有悠久‘隐逸’文化,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录。近几年,我们以李江、王晋之、李树屏‘穿芳三隐’为主线,已深度挖掘 900 万字的文献资料,如何用好小穿的诗词魅力与文化底蕴,将诗歌打造成小穿全新文化名片,以文旅热带动经济火,是目前困扰村庄发展的难点问题。" 党支部书记孟凡全首先向大家介绍道。

北京著名诗人、《诗刊》编辑蓝野表示:" 现代游客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更追求情感共鸣与精神沉浸。可以将诗歌旅游设计成众多新场景、新业态及新产品,从东巷背诵诗词挑战,到西巷即兴对诗;从经典诗歌化身农家院通行密码,再到融入诗歌元素的食宿体验,可以让游客沉浸式的体验诗旅场景,实现文旅产业从‘资源依赖’向‘价值创造’跃迁。"

电视节目导演、诗人宋前进谈到,诗意通常以一种润物无声的姿态影响游客,通过 " 诗意设计理念 " 打造随处可见的诗词长廊、家训墙、石碑篆刻、充满诗歌文化的乡野公园等,实现一步一景,景景有诗。在这种环境中,组织作家、诗人采风、写生,举办诗歌主题研学游、市集、艺术展、诗歌分享会等活动,形成 " 诗歌 +" 的复合型文化体验,为山村旅游培育多元看点。

天津诗人王彦明则表示,用好新质生产力打造 " 诗歌 + 文旅 "IP 项目也很关键,将诗歌典籍、历史名人 " 穿芳三隐 " 等诗歌数据和二维码技术结合,尝试运用 AR、VR 技术建立虚拟诗人导览系统,实时解析游客行为并生成个性化诗歌点评,将静态的诗歌资源转化为动态的互动体验,实现 " 古今对话 ",拉近游客与小穿的文化距离,逐步培养游客诗歌文化 IP 认同感。

本土诗人蔡学军讲到,小穿所具有的独特乡愁,唤醒了文人墨客渴望奔赴山水田园的隐士梦想,诗歌村的打造,可以吸引游客到小穿芳峪圆一回 " 速成 " 隐士的梦想。而以诗歌为题材,融入蓟州本土泥人、皮影、独乐寺、特色农品等文创产品,通过诗歌的跨界碰撞,让他们找到乡愁、留住乡愁。

《诗刊》社中国诗歌网编辑王夫刚、青年诗人王二冬、著名诗人海玉、中华民工、孟海英、于建文等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本次座谈会把脉精准,为山村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路。下一步要紧紧围绕诗歌文化这个核心要素,以诗歌为纽带,将千年文脉转化为农文旅发展新动能。

本次活动,是实现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服务群众的生动写照,蓟州区文联将以此为契机,继续组织高水平的文艺志愿服务下基层活动,推动更多特色文艺村打造,为蓟州全面乡村振兴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津云新闻记者 白思婕 通讯员 高宏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乡愁 志愿服务 天津 村干部 写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