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汽车 19小时前
雷军推荐用户购买特斯拉Model Y,背后藏着怎样的机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7 月 2 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直播中主动推荐两款竞品:" 如果大家着急用车,可以关注明天发布的小鹏 G7,还有月底的理想 i8。Model Y 也不错,特斯拉昨天刚出优惠政策。" 面对小米汽车订单量激增导致的交付压力,他不仅坦诚回应消费者的等待焦虑,更主动推荐竞争对手的产品,这种超越商业竞争的姿态,在汽车行业实属罕见。

被推荐的 " 对手 " 实力几何?

从技术角度看,雷军的推荐具有明确的市场指向性。小鹏 G7将于今天(7 月 3 日)正式上市,其核心卖点直指技术颠覆:2200TOPS 的狂暴算力(特斯拉 HW4.0 的三倍以上)、702 公里 CLTC 续航、纯视觉智驾方案,预售价 23.58 万起 。恰好填补了小米 SU7 与 YU7 在家庭用户市场的空白。更值得玩味的是,何小鹏与雷军近期互动频繁——在小米 YU7 发布当晚,何小鹏高调晒出订单 ,雷军此次 " 回礼 " 推荐 G7,展现了两家企业掌门的默契。

理想 i8作为理想汽车首款纯电 SUV,定位中大型六座家庭用车,预计 7 月底亮相。其采用 800V 平台与 5C 超充技术(12 分钟补能 500 公里),对标特斯拉 Model X 。与小米 YU7 的五座定位形成差异化竞争,共同构建起国产高端纯电 SUV 的产品矩阵。6 月理想交付量达 36279 辆 ,纯电车型的加入将进一步拓宽其市场覆盖面。

特斯拉 Model Y则于 7 月 1 日完成产品升级:长续航版续航增至 750 公里(加量不加价),Model 3 长续航版虽涨价 1 万但标配加速包,实际性价比提升。配合 8000 元保险补贴、5 年 0 息政策 ,特斯拉正以 " 价值营销 " 策略应对中国品牌围攻。

雷军的 " 格局推荐 " 成色几何?

值得注意的是,雷军对特斯拉 Model Y 的肯定并非简单的商业互吹:Model Y 在 7 月推出的政策确实构成对国产车型的直接竞争压力。但仔细看来,这一推荐看似反常,实则蕴含深层次战略逻辑。面对小米 YU7 产能爬坡期的交付压力(6 月交付超 2.5 万辆 ),雷军将用户体验置于短期利益之上,主动引导持币待购用户转向可即时交付的优质产品,既缓解自身压力,又博得一个大方的好形象。

同时,这种推荐行为背后隐含本土品牌的默契。细想一下,雷军的 " 格局推荐 ",实则是联合友商构建对抗特斯拉的统一战线,共同扩大智能电动车市场基本盘。中国新能源车企正形成 " 对抗特斯拉 " 的统一战线。雷军多次公开将 Model Y 定义为 " 史诗级对手 ",而小鹏 G7、理想 i8 同样瞄准该市场。小米 YU7 以性能配置正面硬刚 Model Y(百公里加速 3.23 秒对标 3.8 秒 ),小鹏 G7 则以本土化体验包抄(AR-HUD 导航画路、纯视觉方案 ),理想 i8 用家庭场景迂回。多维度围攻下,特斯拉被迫以加配、金融政策应战,中国品牌的集体攻势已见成效。

此外,通过 " 定义谁值得推荐 ",雷军悄然树立起行业标杆制定者的形象。其推荐的三款车——小鹏 G7(科技)、理想 i8(家用)、Model Y(国际品牌)——恰好覆盖 25-35 万元主流区间,暗示小米 YU7 的定位已与这些产品形成差异化协同 。

竞争新范式正在形成

雷军的 " 格局推荐 " 固然展现企业家胸怀,却也暗含机锋。当市场增速放缓,头部玩家开始寻求共生模式。何小鹏下单 YU7、雷军推荐 G7,印证了新势力从零和博弈转向技术互补与用户共享。

当前新能源市场已进入 " 差异化生存 " 阶段,当技术配置趋同,精准场景定位成为突围关键。雷军的举动看似非常规,实则是新竞争环境下车企掌舵者的理性选择——与其困守交付瓶颈,不如主动引导用户流向友商差异化产品,共同做大市场蛋糕。从积极的方面考量,这种竞合思维的普及,或许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雷军 特斯拉 小米 特斯拉model y 小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