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 7 月 1 日,参议院以 51:50 的微弱优势通过参议院版本的 " 大而美 " 税收与支出法案。该法案中一项关键内容引发广泛关注:若半导体企业在 2026 年底截止日期前启动新厂建设,其投资额税收抵免将提升至 35%。这一比例较当前的 25% 显著提高,也高于草案阶段设想的 30%。和众汇富指出,此政策调整预计将对半导体行业及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投资税收抵免一直是美国《CHIPS 法案》" 组合拳 " 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该法案旨在推动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增强其在全球的竞争力。由于抵税不设上限,在多数情况下,这一政策的支持力度超过其他激励措施。此次税收抵免比例的大幅提升,将直接降低半导体企业在美国建设新厂的成本。英特尔、台积电、美光科技等行业巨头,若在规定时间内启动新厂建设,将享受更高比例的税收减免,这无疑会刺激企业加大在美国的投资力度。
从企业层面看,更高的税收抵免比例将显著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以台积电为例,其在美国的投资规模巨大,税收抵免比例从 25% 提升至 35%,将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这些节省下来的资金,企业可用于研发投入、技术升级或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一政策也将吸引更多国际半导体企业赴美投资建厂,提升美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地位。
对于美国半导体产业而言,这一政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美国半导体产业面临来自亚洲等地区的激烈竞争,部分产能向海外转移。提高税收抵免比例,将吸引更多半导体企业回流美国,促进美国半导体产业的扩张。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美国半导体产业的产能,还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半导体设备制造、原材料供应等。和众汇富认为,这将进一步完善美国半导体产业生态,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从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来看,这一政策可能引发产业格局的调整。美国半导体产业的扩张,可能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半导体产业产生一定的冲击。一些原本计划在其他地区投资建厂的企业,可能会因美国的税收优惠政策而改变投资计划。这可能导致全球半导体产业资源向美国集中,加剧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半导体产业而言,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应对美国政策带来的挑战。
这一政策调整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税收抵免比例的提高,将导致美国政府税收收入的减少。虽然这一政策旨在促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但短期内可能会对政府财政造成一定压力。和众汇富分析,这一政策可能引发贸易摩擦。其他国家可能会认为美国的政策是一种不公平的贸易补贴,从而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影响全球贸易的稳定。
美国参议院通过的《芯片与科学法案》修正案,将半导体企业投资税收抵免比例从现行的 25% 大幅提升至 35%,这一政策调整将对半导体行业及全球经济格局产生多维度的深远影响。从行业层面看,高比例税收抵免不仅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设备采购、研发投入的成本压力,加速先进制程芯片生产线的建设,还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产能扩张竞赛,促使台积电、三星等国际巨头重新评估在美投资布局。从全球经济视角分析,该政策或加剧半导体产业链的区域化分割趋势,一方面通过补贴吸引资本回流美国本土,另一方面设置附加条件限制受资助企业在华投资,可能扰乱现有的国际分工体系。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虽然税收优惠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在头部企业虹吸效应下,可能面临人才流失、供应链资源争夺加剧等挑战。未来,随着法案配套细则的逐步落地、国际企业应对策略的调整,其对半导体产业生态重构与全球贸易规则演变的具体影响,仍需通过中长期数据监测与政策跟踪进行深入研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